从了UW!第二批清仓+最终选校理由

avatar 172706
leafsherry
27151
54
最终决定已做,所有其他offer都已经清了,不过录我的这些拒了好像也帮不上大家什么忙@@之前选校非常纠结所以答应过一旦做决定会写一下自己的选校理由供后面人参考,长文慎入……
以下信息大部分都是我在visit day得到的,非常推荐有条件的小伙伴去参与visit day!

之前求比较的帖子:1point3acres.com
下面非常多同学建议我去MIT/harvard,也有小伙伴说umich和uw就是打酱油的哈哈哈……但是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我想要的除了名气UW都能给我,反之MIT和harvard除了光环以外有太多的风险。

MIT Media Lab:
简单来讲可能就是我更倾向于接受比较传统的PhD培养,打好基础,以后可能还有天高任鸟飞的机会。

1. 这种钱全靠demo给企业来拿+完全不和学术界交流的风格不是很适合我,我比较喜欢能和很多人在一个领域里一起奋斗、有机会的话和大家多多合作,甚至也可以多多神侃八卦的那种感觉。Media Lab出来普遍印象还是去创业了。我没有一定要去教职或者去工业界,但是不想这么早走得太偏把其中一条路堵死。
2. 我觉得MIT的mission对我而言为时尚早,那边的PI跟我说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现在还不存在的field的leader”(因为他们组刚成立不久没有学生去向可以看,我问他期待自己学生去哪儿的时候对方给的回答),我觉得这个非常酷,但我感觉我这个人风格比较稳扎稳打。我觉得现在连对一个已有领域都不精通就去谈开展一个新的领域对我个人而言太飘了。
3. 因为做的东西和社会联系非常紧密,他们组现在都还没有cs出身的小伙伴,都是ee/mech/civil/phys这样背景的小伙伴在coding,我觉得这个阶段我自己的风格都没有稳定下来,加入太diverse的组会hold不住,容易被带跑。
4. 老板不喜欢play conference的游戏,喜欢“做两三年直接投nature/science”。我绝对相信他们组将来有做出来的实力,但是任何一个高远的mission都需要人力去铺路。换句话说,这是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尽管我觉得它听起来非常高级,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The PhD Grind,下面这段话曾经让我印象很深刻:
The professor might need to go through several rounds of studentfailures and dropouts before one set of students eventually succeeds.Sometimes that might take two years, sometimes five years, or sometimeseven ten years to achieve. Many projects last longer than individualPh.D. student “lifetimes.” But as long as the original vision isrealized and published, then the project is considered a success. Theprofessor is happy, t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is happy, the grant fundingagency is happy, and the final surviving set of students is happy.But what about the student casualties along the way? A tenuredprofessor can survive several years’ worth of failures, but a Ph.D. student’sfledgling career—and psychological health—will likely be ruinedby such a chain of disappointments.
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觉得从这个组的成熟程度(i.e.,刚成立)和我个人的能力来讲,我应该会是铺路的那个,于是认为这个可能是我不能承担的一个风险> <同时我还认为一个人真正很强的话,并不需要加入这样的组来强制自己work on sth big,他们可以掌控自己的project,在发paper的同时做出real impact。我觉得UW录我的老板,还有很多researcher,其实他们的工作都有现实意义,与paper并没有绝对冲突。同时有publication和impact是我想象中最理想的中庸平衡之道,所以我觉得去media lab不是必须的,虽然这个平衡我觉得我可能不太能实现哈哈哈哈哈XDDD

Harvard:
1. 老板组里多年来几乎没有phd学生,都是postdoc,于是老板就非常期待学生自己非常independent,明确告诉我他非常handsoff。我觉得五年时间如果能稍微多得到一点导师的指导我会比较开心。虽然我现在的导师和我msra的老板都说愿意继续带我,但是那样就好像远程读了我校和msra的联培,感觉很诡异……
2. 我主申是visualization方向,将来希望往hci走。这位老板也主做visualization,但是他附向在graphics和vision,而且做bio的东西很多(很可能是funding原因),which都恰好踩在我不太想做东西上。当然这个老板很自由,其实可以我自己做自己的,但是again不想远程读联培感觉好没意义……另外就是还有一个教授跟我说过,尽量找最能match你的老板。虽然很多老板都会说“你有全方位做自己事情的自由”,但实际上只有真正match上老板的兴趣,他才会以最大的热情去support你,你也才能和组里融合好。他们组有一个韩国小哥做的恰好是我想走的路,但我跟他们吃饭的时候,harvard组里的人就跟我说觉得那小哥好奇怪喔和整组做的都不一样。我不太想变成组里的outlier。
3. 我自己的老板非常推荐他的原因是他非常会和人打交道,将来可以帮我简历connection(“harvard的老板是政客,uw的老板是学者”——我老板)。但是我和做hci的小伙伴聊,一个直观感受就是大家都知道且认可我uw的老板,但却未必知道harvard这位;反而是做graphics的人一听我提他会说“他好像发了很多siggraph”。这确实和领域有关系。如果我真的想要混hci圈,他帮我建立graphics和vision的connection意义不是很大;我觉得跟uw的教授更像是站对了位置。
4. Harvard的cs/工科在学校内部地位不是很高。这个不是说它水平不行,这个level的学校并没有哪个专业水平不行,这位老板也很大牛。但问题是相对而言学校风气会比较偏文法政。我觉得我是个很容易被校风带动的人,在一个大家更认可cs、喜欢cs、读cs phd的环境里,我会更加容易finish我自己的phd life。

UMich:
1. 我去交换过,并且真的不想在ann arbor呆五年,这个纯粹是个人喜好的问题。
2. UM的hci是ischool好,cs里做得好的其实只有一位(是录我的AP),一颗冉冉升起的super super star,跟着他publication list要爆棚。但是首先他作为AP很有可能很push(从他给我发邮件我就快疯了),其次我去UW visit的时候,一个在UMich呆了一年就去了UW(因为丈夫工作原因)的AP跟我说“不要为了一个教授选一个学校”,因为what if最终你发现你不喜欢跟他做?what if你发现你的interest转了?what if他走了?押宝在一个人身上的风险比较大。
3. 我对AP的research比较感兴趣但也不是非做不可的那种involve。
4. publication基本就是直奔教职去了(和MIT正相反),again不想往一个方向就扎下去了。

最后说说UW:
1. 之前说过我是想做HCI。在学术界两个最大的做hci的学校是cmu和uw,两者学术能力上几乎不相上下吧(gatech也很好不过因为那边录我的老板纯做viz挡了我进hci的路!然后cmu拒了我2333)。UW做hci research的环境真的好得出名,非常collaborative,很多学生都得到了cosupervise或者和学校里非常多hci researcher合作,自带进hci领域+建立connection buff,所以我觉得方向上来讲这是一个好去处。(和领域里人讲起来也会有那种“哇很棒呢”的感觉算吗哈哈)
2. 录我的老板在visualization和hci都很有名,做的东西很好,全世界做viz的人几乎都在用他和他学生开发的东西。我和mit师兄说这事儿以后他说“那你去UW吧我现在知道你老板多牛了”。在UW跟很多学生聊他们也都说我老板很赞哒。他非常年轻但已经很功成名就但还在自己写code,我觉得这样的老板跟着会学到一些东西。而且他们组真的做到research和impact结合,所有发了paper的工具最后几乎都deploy了,在Twitter上很多人艾特他们说觉得很好用什么的,我自己也是受益者,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环境。
3. 哪怕老板不认真带,那边也有做viz的AP和做hci的AP和大牛,大不了找cosupervisor,再大不了凭借地理位置好去msr啥的实习,进可攻退可守,比较稳。我就喜欢比较稳的地儿,这个和我性格有关系,哈哈哈
4. 这样凑凑connection和实习将来应该学术界和工业界两边都有希望走通啦。

大家都觉得从篇幅而言UW好像打酱油了,其实是因为我真的没找到很多它的不好又不想在比较贴里夸得太明显所以23333

我不否认名校光环就是玉做的敲门砖,也承认学校名字是跟你一辈子的东西,甚至这种综排上的差距可能是无法靠个人努力去弥补的。但是最终权衡这么多利弊,我觉得名气始终不是我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我作出决定的那天,我家亲戚炮轰了我两个小时让我“冷静再考虑一下”,“不要光看导师/方向这都不重要”,“学校名才是一辈子的backup”,但我和朋友讨论了很久,综排到底是给谁看的呢?就是家里人?如果留在美国,我觉得UW CS专排很高呀,还是挺受认可的;如果回国,学校名气确实起到很大作用,UW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简直野鸡,如果我想去银行、我想去创业,哈佛/MIT女孩buff加到满。但是只要我还留在我的领域里,UW的CS难道HR/学校就真的完全不认识吗?况且我读书期间顺利的话还会实习吧毕竟五年,还会有publication list,应该也不会读完phd立刻回国,如果我在那边找个research lab做一做,凑一凑profile,不认识UW的人难道真的会因为我出身他们眼中的野鸡大学而直接刷我简历?也可能是我年轻不懂事,但是最终我还是觉得UW是最match我的地方。

我觉得最终去哪不取决于大家认为哪里最好,而取决于你的性格适合哪里,以及想做什么。如果你不知道想做什么,就要给自己留足够多的可能性。我个人的情况就是,还是想做research,但是不一定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
那我觉得UW在我喜欢的城市,有导师可以带我去正确的门,在我喜欢的领域里牛,可以去工业界实习,可以在美国找faculty,真的几乎全方位达到了我的预期。这个才是对我最重要的地方吧,感觉会舒心一些。我师兄很想我去mit,我说感觉hold不住啊,他说不要stay in comfort zone。其实我私下不是很同意,本来读博就已经out of comfort zone了,为何要强行把读书变成障碍赛……万一真被我猜着了,最后因为和MIT、harvard性格不合把自己挡住了肿么办……
小伙伴给我打得比方是harvard和mit是人见人爱的高富帅备胎,UW是邻家男孩。高富帅虽好,还是要找个能过日子的。当然也有很多能过日子的高富帅,但是我没碰上T T

最最后附老板给我写的一句话:“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觉。如果你去了MIT/Harvard,最后感觉不好,你会讨厌自己。但去了UW,即使不好,你也会骄傲自己的勇气。

anyway祝还在等的小伙伴好运!

补充内容 (2016-3-25 19:50):
在地里认识了很多很多非常好的小伙伴,非常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照顾和指导!

补充内容 (2016-3-25 20:25):
还想说就是师兄跟我说过没有对或错的选择,因为所谓机遇是很难说的,但不要做uninformed的决定。也很难说我选了uw是不是就能达到我的理想位置,但有的时候人总要有个最好预期,然后按照这个去规划> <

补充内容 (2016-3-25 21:24):
请大家不要转载就在地里看,蟹蟹> <
  • 54
54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