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关于海外PhD走咨询之路的几点想法

avatar 39067
Dream
33100
25
关于海外PhD走咨询之路的几点想法
Disclaimer:
1. 这不是一篇经验介绍帖,没有介绍如何准备case面试。我虽然炮灰了,但是希望有更多的同胞踊跃进军咨询界。本文的目的在于分享一下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一些我和朋友们的关于咨询道路的讨论所得,希望对大家下决心探索咨询这一出路有所推动作用。
2. 本文只针对博士以后直接去咨询公司的情形进行讨论,尤其是在读博前没有工作经验的理科博士。
3. 本文的咨询公司仅指狭义上的管理咨询(management consulting)。

关注consulting有一段时间了,也面了不少公司,最近和几个同学和朋友聊了很多,有一些想法暂且贴出来,供有咨询意向的同学参考,也算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

先说说PhD申请咨询公司的好处和优势。首先咨询公司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这点是博士生们相对MBA们和小本们的优势,因为博士五六年都是在解决问题。其次咨询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通向各行各业的窗口,如果你不知道你做什么,做咨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咨询的exit option比较宽泛,这点比做金融做quant风险要小一些。再次,咨询的薪水很高,一线咨询公司的fresh都基本可以拿到10w左右,起薪可能仅次于quant。

综上所述,对于厌倦了学术界的PhD来说,咨询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起码看上去如此。

再说说我申请咨询公司的经历。2011年无心插柳地申请了McKinsey的Insight Program,可能因为我是中国人的原因被分派到了Insight Asia Program。通过这个项目对管理咨询和麦肯锡的工作流程大体有了一个了解。麦肯锡在招聘PhD方面可以说是业界第一人,规模最大,人事方面也配备极为齐全。去年又参加了BCG的Bridge to BCG,从头到尾感觉是在模仿Insight,不过有些细节还是不错的。通过这俩项目自动拿到了McKinsey和BCG的第一面。去年十月份去了boston career forum,又狂轰乱炸面了五六家其他的咨询公司,顺带面了一些其他的实业公司。

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准备,断断续续面了N家咨询公司:McKinsey,BCG,Bain,Booz,LEK,以及PWC,KPMG的咨询分部,还有家非传统意义上的boutique技术+管理咨询公司OperaSolutions。可以说把第一第二梯队里面收PhD的咨询公司面了个遍。结果是拒信收了个遍。

; McKinsey:底特律一面笔试轻松通过,芝加哥二面挂。做了俩case,第一个面试官是个三哥,个人经历问了半小时,case只做了十分钟。第二个平平。结果挂掉。
; BCG:芝加哥一面做了俩case,第一个perfect,第二个case是一个三姐,从一开始打招呼就对我皱眉头,挂掉。
; Bain:在Boston career forum面的,Bain的东京分部。一面三面英文,二面四面日文,case很简单,三面后去参加了Bain的晚餐会,感觉都是social能力极强的人。最后第二天四面日本director,问了问个人经历,没大有chemistry,说我的日文不够handle senior client,挂掉。他们说今年可以帮我refer美国分部,暂且按下不表。
; Booz:也是Boston career forum,东京分部,一面竟然是奇葩的双语笔试,20分钟20道题,10道英文阅读理解,10道日文数学题。二面三面感觉不错,半年了到目前都没有消息,估计是挂了。
; LEK:地点同上。一面秒过,二面就直接面LEK的日本director,全程英文,case还好,但感觉一般。挂掉。
; PWC:地点同上。原PRTM,普华永道新并购的咨询分部。一面是跟一个原来也是学物理的人面,非常有默契,二面三面日文面,三面也是最终面,是日本director,没有chemistry,挂掉。
; KPMG:地点同上。感觉他们就压根不想要PhD,连tmd case都没做。不过面试我的日本小哥那一口标准的伦敦音真是漂亮。
; OperaSolutions:唯一的campus面试,一面面试官一个三哥跟一个三姐,挂掉。

简单总结一下的话,
1)consulting的面试,要想case做的好,七成跟语言表达能力相关,三成才看你的逻辑思维。对外国学生来说语言能力尤其重要,去career forum用日文裸奔了几个case之后更是感觉如此。设身处地地想,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别人的公司话花几百万美元雇你们公司,如果presentation的时候发现竟然是一个连话都说不流利的人,他们怎么想?即便是对外语流利的同学来讲,做回国做consulting是有极为重大的优势。fresh phd在国外做consulting还有一点不利的地方,下面会提到。

2)consulting行业,解决问题是一方面,把问题的解决方案提成给客户是另一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大部分的理科PhD对前者轻车熟路,但是跟客户打交道需要极强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光是干巴巴地做ppt是不行的。对不太喜欢社交,或者不太喜欢跟别人拉关系的人来说,做consulting要三思。

3)三哥三姐简直就是面试杀手。


在经历了这么多面试以后,我也见到了很多那些拿到offer和没有拿到offer的人,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我的经历,我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咨询这一行。有些人极其聪明但是没有那种“气场”能压得住场子,有些人反应能力稍逊一筹但是气场强大,能hold住各种情形,往往后者是咨询公司所青睐的,也是最有可能爬到partner级别的人。至于“气场”,一般来言是随年龄增长的。年轻而气场强大的真的比较少见。

博士,尤其是理科博士毕业后直接去咨询公司的人近年来也不在少数,但问题出在离开咨询业界的选择。除非能做到junior partner级别的人exit option将会美好无比,但是由于业界up or out的不成文规定,大概有6/7会在向上爬的时候被踢出公司,也就是只有不到15%的人会做到partner级别。对大部分PhD来说,两三年后退出咨询界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跳槽去其他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薪水肯定也是大大的有。但是这正是问题的所在。fresh PhD只有两三年在咨询公司的工作经验,而且没有对业界的知识储备,做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可能会比较吃力。当然天无绝人之路,我不是说不可能,而是说这样的career path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会比较坎坷,一不小心就会变炮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咨询公司招那么多的MBA是有道理的。从实业公司转咨询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实业公司发展遭遇瓶颈需要新机会->MBA->咨询公司。我在career forum的时候跟Konica Minolta的两位日本的中年大叔聊了很多,也给了我很多很实用的建议。后来我去参加他们的晚餐会,说来说去也说到职业发展这个问题,从实业转咨询比反过来更加自然,成功率也要高很多。对于在国外找咨询的同学,这点更应该考虑。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CXO,你会雇佣一个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外国人当你们公司高管么?所以如果你想在国外发展直接去咨询公司不是很理想。话说回来如果你打算用OPT这段时间做点有趣的事情,OPT结束就回国,consulting真的是一个很好体验国外公司文化的途径。

另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是咨询的life style。对大部分人来言,咨询life style之差,口碑估计仅次于投行。如果你是单身而且喜爱旅游,这反而估计是一个plus。这点在很多咨询公司的宣讲会上宣传的力度还是不够的。我在insight认识的一些人进了咨询公司基本就人间蒸发了。可以想见咨询的工作时间之长。

我考虑了很长时间,觉得咨询这条道路并不适合我。起码不适合现在的我。原因有三:首先,我还是很介意life style的,我喜欢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是有了妹子以后。其次,我相信面试是双方选择,经过这么多场面试我没有拿到一个offer说明他们也都觉得我确实不适合这一行。第三,我并没有觉得做咨询太激动,也没有觉得它对社会创造太多的价值。要有一个长期的career,必须爱这一行而且能感受到这一行社会意义才行,这也是career和job的区别。我希望我的第一份工作能为我的career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简单的养家糊口的朝九晚五。将来我对咨询的看法也许会改变,也许那是我再一次重新考虑进入咨询界的时候。


最后一句话,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还是强烈建议所有对咨询有好奇心的PhD去申请咨询公司。当你见识到这些人精里的人精之后会对其他场合的networking有居高临下的心态,而且你的面试技巧会在跟这些对面试最挑剔的公司打交道之后变得圆滑熟练起来。这些技能不论你找什么工作都会用得到。在准备面试个人经历(behavioral question)的过程中也会对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个问题思量很多,我觉得这对找工作乃至自己的career是必须的一环。在也是我跟咨询公司的面试里面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哪怕炮灰了也许这是你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次炮灰。

-------------------------

下面是广告时间。首先强烈推荐McKinsey的Insight和BCG的Bridge项目。两者都是专门为PhD打造的(insight也会邀请master学生,bridge是PhD only),而且参加Insight能自动拿到McKinsey的一面,Bridge能拿到BCG的一面,不用再过简历关。项目期间会给你发一张Amex Corporate信用卡随你刷,一切吃喝玩乐票据都报销。别人给你钱让你去了解他们公司何乐而不为?

其次推荐会说日语的同学去参加boston career forum,全美最大的日英双语工作论坛,有很多日本人专程飞来Boston面试。去年有200家企业参展,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内地等地的工作,所以不会日语的同学在美帝这般严酷的就业环境下也不妨去试一试,很多公司面试全程英文,有的指明要会中文。还有一个好处是效率高,如果公司喜欢你可以在career fair的三天内就给你内定。我发现实业公司和科技公司对我的兴趣比咨询公司对我的兴趣大的多,给内定的也都是是实业公司。我果然还是一个工程师的命。
  • 61
2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