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业的申请经验总结(船舶海工)

avatar 97124
Emily觉觉
4269
22
这篇总结同时发在了SJTU水源上的NAOCE版,我是懒人就直接贴过来了,某些基于SJTU NAOCE的句子可以忽略,以及提到的人名被我XX掉了。关于一些选校方面的观点和最后的话唠感受,我姑且自恋的认为对类似于船舶海洋,power,AE等之类的小专业和这些小专业里面尤其女生什么的还是有一点点参考价值的吧~

-----------------以下是正文-----------------------------------------------------------------------------------------------------------------------------

凌晨4点多醒了一次,看了一眼邮件,申请路上最后一个X因素,关于拿到的学位是Master of Engineering的隐患也算消除了,至此,申请季算是彻底结束了。作为一个在NAOCE, SJTU 7年,从最初对专业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懵懂时光,到现在坚定的走在phd的路上,以此作为以后career开端的NAOCER(并且性别女),大概在结尾离开的时候,还是想写点什么,作为对学弟学妹的一点参考,以及对自己的一点纪念。
------------------------------------------干货分割线----------------------------------------------------------------------------------------------------
版内精华区里留学申请的总结贴我也都看过,去年13fall申请的几个本科小朋友写的总结帖还是挺全面的,我这里就相当于基于XX等几个人的总结再补充点我了解的情况,供包括本科和硕士的学弟学妹们参考。
还是按传统分区域介绍吧
1. 美国
* MIT,在我们本科毕业那届(2011),还流传着他家只要gpa top1的传言(XX同学的offer算证明么,哈哈),13,14这两年的申请结果看来他家对SJTU越来越友好了。去年3个本科生的offer,今年两个硕士的offer,也说明他家对申请前学历没有什么偏好。我的总结大概就是,拿他家offer,需要各方面无硬伤才是,本科gpa(即使是硕士申请phd,重要的依然是本科gpa,参考我灰常弱的研究生成绩),GT,research experience,然后再加上那么许多的rp。。。
MIT的组更具体的信息,现在问已经去了的几个同学,肯定比我知道的详细,这里简单说说我了解的,首先是我未来老板,Paul Sclavounous,主要做nonlinear hydrodynamics+offshore方向(主要基于势流),最近几年有offshore floating wind turbine相关项目,和美国国家能源实验室(NREL)有合作。
XX同学在的组Dick Yue,大牛的大组,方向应该挺多,包括rogue wave等,因为跟我的兴趣和了解的东西相差较远,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具体信息可以自行google或咨询组内同学。
今年XX同学过去跟的Stefano Brizzolara,应该是最近新去MIT的,也给我发邮件问有没有兴趣去他那组,他发给我的方向是CFD methods in general and in particular design by optimization using CFD methods,对CFD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
MIT做riser和VIV的组应该也很强,不过听说Vandiver应该是退休不招人了,组里其他人不了解。除了这些,MIT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组或者其他老师,受自己关注点的限制,我就不大了解了。。。

*UCB, 首先今年申请情况,据我了解应该无一人收他家offer,硕士申请里应该已经全部收到rej,本科里好像还有没有被aoe到的,不知道学妹最后能不能拿到。最开始申请的时候,Berkeley和MIT都属于我申请来完整人生的,所以也没提前陶瓷,后来又是最先收到了MIT offer,所以就没费劲再查Berkeley, 所以具体faculty信息了解很粗浅。只根据我申请的方向hydrodynamics相关,当时查到了两个老师可以申请,大牛Ronald W. Yeung,和年轻AP M.Reza Alam.

*Umich, 美国唯一一个完整的naval architecture & marine engineering系了,faculty数量和研究方向都多,PhD超级难申。我同学去韩国开会和两个Umich的老师聊过,他们说倾向于招他们熟悉的学生。另外之前在Umich读MS的同学也说过,Umich本校申请PhD都要很早就找老师套磁抢的。所以申Umich PhD的话,除非有牛推还是挺难拿的。但是申自费MS还是比较容易的,并且申PhD的人很容易给降MS录取。缺点就是作为公立学校学费贵的跟私立一样,对有米的同学来说,Umich是个灰常不错的选择。

*TAMU, 大家都评为性价比超高的学校,海工实力也没得说。翻大家从前的总结帖,感觉可能受本科更多接触船舶方面的影响,本科生对TAMU的了解和兴趣一般般。其实现在美国做船相关的东西(学术和工业界)应该比较少了,军工除外(我们也接触不到)。TAMU临近Houston世界海洋中心,与工业界联系紧密,一众油公司,Technip等工程公司等全部都在这里,包括各种小的海工设计公司,有志于在工业界发展的同学,从TAMU毕业之后直接去Houston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过作为申请的选择,TAMU这两年主要是funding不足,快要变成ad狂了,今年我申请的一票同学全拿了PhD ad.但是人家也价格便宜不是。。。TAMU海工相关faculty都在civil下面,没分类(还是我太笨没找到分类T.T),申请的时候几十个老师里一个一个翻过去的,hydrodynamics, structure, reliability等相关方向都有老师,想去的同学可以多下点功夫查资料。

*UT Austin,我主要知道两个老师,一个是大牛Kinnas,做computational hydrodynamics,手里应该还是一直有funding的,今年据我了解,交大里面硕士我有一个同学拿了他的RA,大连海事有一个硕士可能是自费过去,并且他说Kinnas那里今年应该去了两个funded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个印度人Manuel,最近做floating wind turbine相关,方向偏reliability,去年本科13 fall有个学弟过去跟他。

*VT,这两年去了两个中国AP,Heng Xiao和Kevin Wang,都做偏CFD相关,招人积极。今年看到的情况是他们感兴趣的同学都会联系安排面试,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后面申请的时候可以套磁积极一点。

这6所学校都是比较传统的有船舶或海工相关专业的学校,也基本属于每年船工系申请时候扎堆必申的学校。另外,还有Delaware, Iowa, GT, UFlorida等可以找到流体,coastal等相关方向的学校,由于我没申请,所以对这些学校了解的不多,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翻翻他们ME或Civil相关的系里faculty情况。

关于申请,这里插一句,对我们船舶海工这种小专业来说,学校少,竞争的人也少,我的观点就是,除非你有很强的目标性,比如非MIT,UCB不去,或者一定要做某个具体方向比如riser或水下机器人这种,那么建议大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学校和方向底线内尽量海申,因为学校和申请人数的样本量都太少,受某年运气或一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很大,比如某个dream校今年funding很足多录了两个,比如这届大家都申的很保守,全都挤到主申或者保底校去了,结果被保底校给拒了,这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不知道自己会被馅饼砸中还是悲剧的掉到坑里。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多申一点。

2. NTNU,每年交大都会去几个,可能硕士对NTNU比本科生更了解,本科只能申MS,有统一申请的时间和要求,在学校网站上可以查到,无学费,我们本科毕业那届申请的时候有奖,现在可能没了,但只负担生活费的话怎么也比美国花费少。
MS申请PHD是position制度,全年可申请,但是要等vacancy. 这里首先要插一句,学校外面的各种出国论坛上流行着一种观点,说欧洲position制度的学校大部分公开挂vacancies的时候,都是已经内定了人选,走个流程。至少NTNU我们专业的申请,基本没这种情况,想要申全奖PhD,就是要耐心刷职位。两个知道的比较多的大牛Faltinsen和Moan已基本退休不招人了,现在跟我们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Amudahl做结构和碰撞相关,Greco做流体相关。今年我们届硕士去了3个NTNU,Amudahl和Greco各一个,另外一个申请的不是船舶海工系,做结构相关。都是通过公开position申请拿到的offer。AMOS做水下机器人control相关的方向挺多的,但一方面是船工专业跟control match的人比较少,另外是control方向有的会有身份上的限制。
NTNU PhD全奖工资丰厚,毕业去工业界工作也非常不错,校友很多,一度是我的dream(去挪威看极光T.T).

3. 欧洲其他学校(申请PhD均需已有MS),DTU,因为我硕士课题做海上风机相关,所以对它关注比较多,有一个很大的wind energy系,主要做叶片,控制,上部结构,风力气象等一切与海上风能相关的方向,只有floating structure做的比较少,曾经一度天天刷他家的职位,都没刷到很match的方向。DTU也有船舶海工相关方向,刷到过船舶方向的职位,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了解一下。

Delft, 不知道是不是我了解的比较少,感觉他们学校做的主要是船舶相关,海工基本没什么方向,也刷了很长时间没刷到什么相关职位。我有同学套到过老师,要求走CSC,后来没去。

4. 英国,英国相关学校还是有好几所的,大家通常知道的有New Castle(陶龙宾老师在的学校),Strathclyde(这两年感觉很活跃,船舶海工方向不少,与工业界联系紧密,也有funding给学生),UCL,还有我申请了的曼彻斯特大学。英国我只申了曼大,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这里就稍微讲一下曼大。找到一个老师Peter Stansby,做offshore,coastal相关的hydrodyanmics,这两年wave energy项目比较多,水动力相关的同学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英国PhD大部分没奖大家都比较了解,曼大比较好的是有一个校长奖可以申请,cover所有国际生学费+每年14000+英镑的生活费。对于交大同学,感觉拿奖比较有优势(我和我同学两个人都拿到了,结果都没去>,<)

5. 其它,新加坡NUS, NTU,加拿大Memorial, 日本东大横滨,这些学校每年都有人申请,也都有人拿offer,我只最开始申请的时候初步了解了一下,只申了Memorial保底,因此对这些学校具体faculty的情况了解的不多。
另外,可以帮师兄打个广告了,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壳牌公司刚刚和他们有一个比较大的FLNG合作项目,有个师兄刚刚过去faculty,今年已经招人了,明年如果项目继续招人,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关注一下。

------------------------------------------------下面是话唠分割线----------------------------------------------------------------------------------
开头的时候说了,我最初对本专业报的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交大男的著名宣言借用一下)。本科的时候就想出国,只是基于一种要出去看世界的想法,对可以去哪些学校,出去之后学什么,学完了能做什么,都完全不了解。本科的时候没想过多了解些行业内的情况,也没想过找个实验室做项目,大概除了比较认真的上课拿了还算不错的gpa之外,就跑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沉浸在自己文艺的气氛里伤风悲秋了。也正因为这样,出国的决心在大三考G期间背单词背到崩溃的时候就轻易地放弃了。

后来大三下大四上专业课开始有project做,开始接触到真正专业内的东西,即使只是皮毛,却让我开始感受到了这个专业的乐趣。也刚好那年Mr.Hu代替夏老师给我们上船体振动课给我们讲了很多海工方面的科普知识,让我觉得很有趣,后来又恰好在我们直研的时候他评到了副教授让我能跟着他读研,从本科毕设的时候开始一步一步引导我感受到了research的乐趣。

从那个时候开始,出国看世界的想法才真正变成了有目标有动力能够让我enjoy的过程。也因此,才能够带来行动力,一步一步看文献做课题发文章,重新考G,考雅思,写文书查学校做申请。也因此,虽然我也偶尔吐槽(在研三写毕业论文那段时间变成经常T.T)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氛围,但从我个人来说,我真的很感谢交大硕士的这三年,让我遇到一个能够引导我的好导师,更重要的是,让我在这三年里逐渐的理清了自己,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

3月初的时候,本科的小朋友过来做毕业生采访,大概是问我为什么会想要出国想要读phd吧,我说可能我还不能够宣称自己是真正的热爱这个行业,因为在我的定义里,热爱什么是很重很严肃的一个词,大概像梵高爱画画sheldon爱物理这种程度才能算吧,但是至少我很喜欢很享受在这个专业内做research并想象以后或在学术界或在工业界工作的场景。

而这大概是我大二选专业的时候从未想过的事情。所以也算有感于这两天版上的讨论,下面这段话主要是想给刚到这个专业还在犹豫迷茫的大二大三学弟学妹们以供参考,那就是不要下定论太早,不要总遥望自己够不到的生活以为那才是真爱,要给自己的当下一个机会,不认真的尝试其实你不会知道你到底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当前的选择和生活。在真正用心投入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是属于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这些又文艺又高大上的名词的,结果呢,我发现工科踏踏实实的逻辑和答案给我带来了确实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让我觉得它不只是生存的职业和手段还有乐趣和幸福。
当然,这大概也和逐渐的生活经历和性格变化有关。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工科适合phd,但也不是在你已选择了这个专业但还没真正了解和尝试之前就已经先在心里放弃和鄙视它了。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喜欢和热爱的是什么,那就早点去追寻自己热爱的东西。如果你只是习惯用放弃和鄙视当下来逃避现实的话,那大概不论给你什么样的生活,你都不会喜欢和满意。不judge,不欣羡,只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也努力喜欢自己正在做的。

以上。
  • 12
22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