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申请总结】 - 关于米的套磁经历

avatar 32620
洁小米
10882
41
为了感恩,小米想把这些经验留给后来的人,还有很多不确定,米真诚的希望一切能顺利。去年,真的是背到了家。关于其他点点滴滴,小米会慢慢的一点点回忆总结,最近忙着把手头的课题和项目做好扫尾工作,并没有过多的压力,那么我就能慢慢的来发一些经验贴。只能说,从铁了心开始要去US,到最后拿到offer letter,大约经历了八个月时间,但是之前也走了不少弯路,我想把经验分部分写下来,可能有强迫症,习惯了分门别类。这次在回家挨的高铁上,敲下这些文字。

好吧,把自己的背景先报一下,小米实在是没有脸面把自己的背景报出来,本科是一个连211都不是小学校,研在一所一般般的985。雅思7,拼了老命,考了三次才到了学校的单科要求,G,悲催的碰上了2010的10G,几乎裸考,1100+(这个加号各位其实可以忽略的)AW3.0,(作孽了,偶就准备了10天不到)。从小英语就烂的可以。文科专业,肯定没有牛推的,发的文章最高等级的也就是CSSCI了,跟理工科的没法比(如果偶有SSCI的文,估计在国内已经能混下去了)。国际会议打过三次酱油。GPA,本科木有想过要出国,大约在3.46/4.00,研究生,各位知道有多水了,major的倒是4.0/4.0。不过GPA这个东西,美国的学校有自己的算法,可以忽略不计。没有任何荣誉称号。


米会在自己博上陆续的写一些关于申请的文字。各位也可以去围观一下:blog.sina.com.cn

关于米的套磁



米一直觉得这个offer是套磁来的,Linda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之前每次我都发一两封就再也发不下去了。Linda告诉我要慢慢来,一步一步去申请。我现在想想,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转化,我也不知道,怎么的,自己就坚持下来了。其实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


在回复帖子的时候发现有些话还是写在前面的好,于是话痨米又在前面加了这些啰嗦的文字,套磁这个事,其实就是摆在那儿,你套或不套,教授就在哪儿,你不套,其他人也会套。有的童鞋觉得教授没有回复就白套了,你怎么知道涅??反正发个邮件,repo一下自己的研究,也不会占用你一整天的时间,你就当是练习英语写作,提高语言能力呗。再则也可以督促自己多看专业的东西。无论教授是否回复或者互动,都是你多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不是吗?(小米的个人见解,有点阿Q精神,嘻嘻~~)



  1. 准备工作


米觉得套磁的是一定要有基础的,这个准备工作是说作为candidate,你对自己申请的领域了解多少,你研究了多少,你有什么可说的,或者说你对于你今后想研究想从事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认知、感知或者到了什么程度的深入了解。当然,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都是要自己准备的。


怎么准备?很好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你的CVPSFR是你套磁的基础。在你决定要套磁之前,你必须自己有料。


套磁的第一封信,米就用了CV里面的相关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的研究经历的review,当然,转专业的要使劲的把自己的经历跟你的目标match到一起,如果实在不行,那么你就说如何结合。以为过去的研究和经历是一种能力的象征,说明你以后能研究目标领域的东西,并且能结合自己以前的专业,有新的视角(我觉得老外喜欢新的想法,但是不喜欢在写paper的时候用新的model)。


小米改了大概有十五版的PS,每一次改都会写一些关于自己对学科领域的认识以及自己做过哪些研究,说明自己的能力以及新的想法。这些是很好的资源,字长久的套磁过程中是要用到的,尤其是没有夸专业太多的孩子们,这些段落千万不要删除,把他们保留在一个文档里,搭配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请教的问题,每次套磁用一个




  1. 对象


其实无论是phd还是ms都会想我要找谁去套?怎么找?


这个问题也是各位candidate关心的,因为这需要花教授的钱,教授没有钱,没有项目,那么你再套,也许最多是一个推荐信,就是对你的申请也许帮助没有那么显著。米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是否适合,还看个人情况。


首先去目标的院系找faculty你去看那些faculty的介绍和简历,尤其是简历,对于这个教授,你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般会列出研究兴趣,研究成就,你会看到他研究领域的转变,他承接的项目多少,现在是否有项目和课题。这些信息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你会知道你和他是否match,对他研究的东西你是否敢兴趣。同时,你也知道他写过那些文章和书,方便你去找来并且研究。另一方面,就是我说的项目。很多介绍中,是会涉及到目前教授本人在做的项目的。例如他们现在在做一个什么项目跟谁谁一起,主要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信号,你可以找他,说不定他缺人。而且,正在做的项目和课题,很可能就是他关注的,那么就更加容易套上。另外,你可以看他以往项目的时间长短,和funding的多少,说明了他承接项目的层次,去判断他是否有钱,或者他在系里面说话是否有影响力。(关于选校,小米会另行码字)


比如,小米就用类似于统计学里面的滚雪球法来找学校和找教授,小米是在一个四流学校的faculty里面发现了其中有一位教授是从UIUC毕业的,于是就去找UIUC相关院系的faculty的资料。进去看是否有match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的教授的时候,发现他做的项目正好缺人,并且他的领域是我喜欢的也可以和自己之前的专业有联系的。于是就毫不犹豫的给教授去了第一封邮件。很开心的是,教授出差回来后立即回复我,并且问我要了writing sampleCV。其实WS在申请的时候是不要求,而教授为什么要呢?因为要看你是否有能力,水平够不够。



  1. 套磁的内容和频率


小米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套磁是为什么。米个人认为,套磁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有你的存在,混个脸熟。试想,如果你是导师或者小蜜,如果有个人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在审核材料的时候是不是会特别关注他?没错,这是套磁最最最基本的目的。


那么接下来,小米觉得更加深层次的,必须要给自己洗脑的是,你要告诉自己,你套磁,是为了学术的交流,为了improve自己的专业知识,是为了告诉教授,你是一个有能力并且有潜力的人,否则他凭什么要你呢?而不要急于求成的要到什么结果,米到后来就没有想过offer(原因也有很多啦)。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多同学就会说,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很基础的,他们是那么牛的人,我做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发过去了,教授会觉得很幼稚吧。对于你的前半句话,米觉得你认识到这一点是必须的。你要是那么牛,做的研究是现在该领域都没有的,并且你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一套体系,那么你就可以直接去做professor了,何必去申请呢?但是,你不说你懂得了什么,教授怎么会知道你懂了这些。


所以套磁的内容是什么?小米认为,应该是你的看法。在介绍你对你将要研究的内容在专业领域内处于什么研究程度,地位如何,说明你对整个学科有把握。更进一步的是,要慢慢展示你的ideas,各种ideas,并且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ideas。跨专业的就更加容易去操作,因为你是一张白纸,可能更加容易去认识和吸收这些知识。


具体的内容来说,就是要specifics。除了第一份邮件可以一样之外,其他的邮件必须要具体,但是并不是说每个小细节都写,而是把重点突出。例如在我的PS中,Linda就指出要强调的内容,也许是强调你会用这种方法,也许是强调结果,也许是强调整个过程,但是不要用模板。


因为中国人就是一直讲概括的话,一些套话,就是换了任何专业都能用的那些话。那如果你是教授,千篇一律的邮件,是不是等于你没有套磁过?所以,米觉得,套磁很重要的是要让教授看到你在努力,你在进步,并且你在积极的朝这个专业迈进。这一点点的改变和交流,绝对是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努力的,并且你有很强烈的去他那里继续研究的愿望。


小米在这大半年中几乎保持每周一封邮件,最后我自己都跟教授说给他repo已经是一种习惯了。习惯于去学习一些跨专业的经济学的知识,以及跟教授的研究领域相关的知识,然后每周一封repo,这是必须的。无论是否与老师的研究有关,到后期他基本都会回复我,对于米的一些ideas,他会评价good thoughts等等,并且对于某些ideas提出他的看法,跟我交流。在发邮件的过程中,小米发现纯粹的学习读书报告的是必要的,因为我是要转专业的,也就是说我要让教授知道我在努力学习这些专业知识。但是,小米发现,当我跟教授比较了中西方的差异的时候,介绍了更多当前SH的一些宏观经济背景,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教授的回复更加的positive,或者说我们之间的互动更加的active了。这也许是经济学或者一些文科类专业特有的拿来套磁的思路,至少,国外的学者对中国的市场是很感兴趣的。


其实不用担心太多,如果认准了教授,就放心大胆的一直发吧。例如圣诞节、感恩节发个邮件什么的,这些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维系你们之间的长久联系,让教授看到你整个变化的过程。当然你也可以周期跟米不同,关键是有周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补充自己的新知识,自学。不懂就问,然后懂得的就记下笔记,留着到repo的时候整理用。





  1. 最后,就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关于套磁,Linda也给米发了不少fightingtips,至少有一些模板,可以直接那拿来用。这些模板,在网上也能搜到。但是米觉得关键在于个人的做法,正如小米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也害怕,也不知道要发什么,其实现在看来,他们更加注重态度,更加注重你的成长过程,从一个过程中对你有一个评价,适合或者不适合。这也是套磁的目的。如果教授没有回复,没关系,你继续发,Wfaculty的文章里面写着教授们都很忙,忙于申请各种funding,没有时间回复你的邮件是理所当然的。你不能因为教授没有回复你就不发了,我承认我一开始事这样的,处于海套阶段的时候,但是你总有几个重点的套磁的吧?那些就必须是坚持的。你想当他们审阅材料的时候,面对一大堆材料无所适从,也许都是千篇一律的时候,(很可能你的材料也差不多,甚至比其他candidates的还要逊色,但是教授对你的了解远远大于那些没有套磁,没有长期套磁的人,那么如果你是教授,你会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去要一个看起来都不错,但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吗?感觉这个道理似乎跟恋爱一养)。无论什么事情,我依旧相信,坚持一下,结果就会不一样。




  • 16
4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