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申请总结】PhD.Offer [CS@Berkeley,CMU,Princeton] + 一些感想

avatar 24821
frozen7
112365
130
GPA: 3.65/4.0 GRE: 1240+3.5
TOEFL: 104;
Paper: 水文若干
推荐信:无牛推

Offer: Berkeley(accepted), CMU, Princeton, Cornell, UIUC, U of Washington
Reject: MIT, Stanford, Caltech, Harvard, Yale

在Berkeley和Princeton之间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位置:Berkeley>Princeton,声誉、环境、奖学金:Princeton>Berkeley。Princeton一直是我的Dream School,但出于未来发展的考虑最后还是选了Berkeley。至于CMU,由于各方面(除了奖学金数量)都比Berkeley差一点所以直接排除。

对申请TOP CS Program的几个tip:
1. GPA不能太差
2. Paper有用
3. 牛推非常有用
4. GRE/TOEFL对申请几乎没有影响
详细的背景和申请经历就不说了,我想大家都知道申牛校没有固定的套路,经验也完全没法模仿。但是上述4条是根据我身边的很多案例总结出来的,也是唯一值得分享的经验。至于怎么积累GPA,怎么搞Paper,怎么拿牛推,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年CS有很多人的申请结果比我好,只是大部分人没在论坛上报出来罢了,所以我认为大家的眼界也可以更开阔一点。另外据Facebook的学长说,硅谷的第二次泡沫经济现在刚刚起来,这次的主题是社交网络和手机服务,规模直逼当年的.com泡沫。美国学生很多都跑去找工作或者创业了,选择继续读书的人数锐减。所以说,这几年是赴美留学的好机会,同时也是EECS们发展事业的好机会。

顺便也写点感想:

在选校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价值观的碰撞。比如名校ms vs 非名校phd、专业排名 vs 综合排名 等等。很多中国人对名校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并不是误区或者错误。虽然我们从小就听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在国内知识往往就是个屁,就是个笑话。人们在乎的只是知识带来的一个身份,无论是硕士博士,还是哈佛斯坦福,没人在乎你做过什么或正在做什么,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国去做哪些研究、学哪些知识真的无所谓,因为这些东西已经被抽象为了一个文凭、一块砝码。一些很优秀的人一辈子忙忙碌碌就是在收集着更多更好的砝码,从一所名校到另一所名校然后再到硅谷华尔街。这种经历很牛很好,但它并不是人生的定义,反而促使人在不断的优秀中走向平庸。人生的目的更应该是它的过程本身,而PhD的生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点上美国人的心态普遍比较好,所以他们的PhD往往更容易做出非常出色的成果。所以,从申请开始,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

P.S. 非常感谢大家的回复,也感谢W大捧场。我发这个贴的本意只是想赚点积分,现在看来这个目的达到了 :-)。以上内容都是真实的,欢迎批判。
  • 16
13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