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能力的几个层次(转自瀚海星云BBS)

avatar 38937
loujian1989
3981
10
(PS:我的研究生老板的一篇文章,我承认要求有些过高,按照这种要求,我是别想毕业了)
偶然读到从个别本科生同学撰写的留学申请总结引申出的关于如何锻炼培养自身学术能力的讨论,感到高兴。意识是行动的前提;有了追求卓越的意念,才会有成就卓越的结果。高兴之余,很乐意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心得与大家交流。只要通过探讨,能对大家明确适合自己的方法道路有所借鉴,就是好的。谁说的对还是不对,并不重要。

对于学术感兴趣的学生,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某某人发表了多少多少某某级别的论文了,尤其还是第一作者的。无论如何,崇尚学术的心情都是值得大加赞赏的。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此类表象并不会过于在意。首先,论文发表在好的地方(即使拿奖)也并不代表研究内容好,因为影响评审意见和结果的因素太多太多了。其次,就算研究内容也好,怎知道作为第一作者的学生究竟做了多大贡献、具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与能力?这就涉及到研究能力的几个层次了。

第一层次的能力是,学生只不过是动手实现了指导者的意图,指导者已经近乎给出了伪代码级的具体算法(可能是口头说明)。尽管,学生往往还是会被列为第一作者(甚至著作颇丰),但实际上没有表现出创新能力,不应被授予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更不用说博士学位。实际上,即使用科大本科毕业生应有的能力标准来衡量,这样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是合格的。(令人忧虑的是,这样的人甚至有被科大直接聘为教授的现实危险。)

第二层次的能力是,学生根据指导者给出的基本算法框架,自行设计了伪代码级具体算法(以及上述后续工作)。这样的学生比上一种略强一些,但仍然未能表现出创新能力,不应被授予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即使用科大本科毕业生应有的能力标准来衡量,也只能算是最低限度的合格。

第三层次的能力是,学生根据指导者给出的大致方法思路,自行完成了算法框架设计(以及上述后续工作)。这样的学生比上一种又要强一些。但这样的学生自身仍然没有表现出实质性的创新能力,不应被授予学术型研究生学位。用科大本科毕业生应有的能力标准来衡量,也只能算还可以。

第四层次的能力是,学生根据指导者要求解决方案应满足的性质和约束(也就是指导者给出了详细具体的问题定义),自行确定了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以及上述后续工作)。若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性,那么授予这样的学生学术型硕士学位可能不会有多大争议。若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好的创新性,个人对于授予其学术型博士学位可能不会激烈反对,但认为尚不能证明其确实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如果有心观察我校研究生落在上述四类的占多大百分比,从这个百分比,就不难认知我们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当前所处的实际水平。)

第五层次的能力是,学生根据指导者给出的大致问题,自行分析确定了解决方案应该满足的性质和约束,即独立给出了详细具体的问题定义,并完成了解决问题的上述后续工作。如果学生提出的方法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创新性,那么其获得博士学位基本没有争议,也基本具备了作为研究助手独立工作的能力,但还未能证明其完全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第六层次的能力是,学生根据指导者给出的大致研究方向,独立发掘了若干具有可研究性的科研问题,并完成了分析解决问题的上述后续工作。这样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可算名副其实,并大致具备了作为博士后等科研团队成员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授予其博士学位基本没有争议。但其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尚未得到充分证明。

第七层次的能力是,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独立遴选、预见研究方向,发掘科研课题,指导他人完成解决问题的上述后续工作。这样的学生完全具备了博士毕业后作为教师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具备经过各方面经验的积累和锤炼成长为合格的科研团队带头人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基本能力。

第八层次的能力是,具有良好的科学鉴赏力,能够独立鉴别、预见真正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发掘真正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具有把科研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或产业)的严肃科学精神,以及坚持操守所必备的不浮躁、非功利的勇气;其学术工作中具有超乎大多数同行的智慧火花与创新灵感,令读者感受到心灵上的惊喜;能够指导他人完成解决问题的上述后续工作。这样的学生具备了成长为真正第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潜质。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单凭某某人有多少篇某某级别的论文(哪怕是第一作者的),实在没法准确判断其学术水平与能力。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目标。实际上,学术不是一个适合用机械量化指标去衡量好与不好的事物。开个计算机专业式的玩笑说,计算理论中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结论是,即便对于很多“是”与“不是”这种黑白分明的简单形式的问题,理论上也根本不存在任何能够解答它们的计算机程序。试问,比这相对模糊得多的“好”与“不好”、哪个比哪个好多少这种学术评价问题,又如何能够依靠机械的指标化程序去判别呢?如果说,发表多少某某好级别的论文尚且不足以作为衡量学术水平与能力的依据,SCI/EI之类的衡量标准如今被众人“鄙视”则实属正常了。

对于科大计算机学院而言,无论从科研工作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只有切实提高我们自己培养的研究生的学术创新素质才是真正的发展、真正的进步。把学生送到外面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工作,在别人的指导下发表论文,有其值得提倡的积极作用的一面,但如果学生自身的学术素质没有实质性提高到相应的水平,那么这样的论文丰收只不过是虚假繁荣。不仅在学生教育上明显缺乏意义,依赖外力的科研成绩显然也缺乏独立自主的根基与可持续性。

同时,在研究生导师被教学、申请项目以及诸多繁琐事务消耗了相当大一部分精力的现实情况下,如果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高,不具备较好的独立研究能力,那就意味着日常科研工作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部分仍将不得不由指导教师本人来亲自完成,导师个人的有限精力将成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瓶颈。因此,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不仅是科大作为教育机构的直接要求,亦是实现科研工作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

不过,出于对学生的“前途”负责,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逻辑仅在科研被当成事业的时候才适用;在科研被当成职业和产业的时候,一些前面被否定的相反的逻辑反而可能更接近“合理”。如何取舍,在于个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都必须思考决定,究竟什么才是对它真正的浪费。

拿到名校offer,总比拿不到是好事。不过,这还远远不足以作为在学术上肯定过去思路和做法的依据。君不见,MIT/Stanford这类顶尖名校的中国学生里,学术成绩和学术能力平平者比比皆是?至少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问题不是导师和运气。

限于篇幅和时间等因素,不多写,以后有机会有时间再谈。
  • 8
1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