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你的优秀与我无关 活的自由胜过成功------彭怡平

avatar 40136
nernst乱舞
2551
2
你的优秀与我无关 活的自由胜过成功------彭怡平

大爱这句话,你的优秀与我无关。很多时候,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他人的优秀哲学,从他人自己口中,或从父母友人的口中,“他人”总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标杆,这杆已下那杆又起,仿佛永远都有一个他人在我们眼前立着,很多人为此苦恼不已,其实,何必自扰呢,如果自己心中的价值标杆与他人的优秀哲学本是南辕北辙,那么再华丽的说辞恐怕也只会左耳进右耳出罢了,生活不是给自己贴上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再好的Label不合自己的心意最终都只是白纸一张,何况还是别人的,何必为其自扰。一直找不到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意,终于在偶然间看到这句话,便如获至宝般的将其收藏,你的优秀与我无关,竟有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豁达,既然我们的心有能力决定画什么,像梵高无视于夜空漆黑的现实,反过来说,外物对于我们的冲击,也可以随心境画出不同的画,脑是用来思考的,心当往无重状态飞,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活的更为轻松就在于能够时时清醒的从一堆繁杂中剔除那些无必要的压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种种,如林夕所言“谁都想很富有,谁都不必富有”,真正幸福的人是遵循自己心意生活的人

“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不会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再去做。年轻就是力量,年岁越大,越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有人计划60岁后去旅行,因为到那时有时间游山玩水了,但到了山脚下却发现自己爬不上去了。”

“用同样的生命长度,活出别人两三辈子的宽度和厚度,这样的人生才尽兴!”

一个周末午后,在北京一家著名书店,许多人济济一堂正聚精会神地听一位女子动情地演说。她留着齐耳短发,白衬衫配一件暗蓝色丝绒西装,穿一条款式普通的牛仔裤,脚旁摆着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双肩背包——平凡得像曾跟你擦肩而过的路人。
就是这位“路人”,十多年来一直对这个世界冷静旁观,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下一幅幅世间众生相——她被粉丝称呼为“女版蔡澜(香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因为彭怡平不仅是女性主义观察家,还是生活艺术家、作家、行者、摄影师……你根本无法用一个头衔来定义她!
彭怡平已经到过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由,不受羁绊”对她来说比什么都可贵。她说:“小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渴望找到一个能活出自己的目标,自然而然的,开始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她喜欢走出去,喜欢跟不同国籍、肤色、年龄、职业的人接触,讨厌用狭隘、固定的眼光看世界。为了活出梦想的人生,她必须独自承担旅途中所有未知的风险,忍受当“穷艺术家”的现实,甚至和亲爱的丈夫常年分隔两地,所有这一切,跟“自由”比起来,都不再是难题!在她看来,用同样的生命长度,活出别人两三辈子的宽度和厚度,这样的人生才尽兴!
当掌声响起,演讲完毕,彭怡平向我们款款走来。没想到,连续演讲了两个多小时,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有力:“嗨,你们好!抱歉让你们久等!”不带半点寒暄,远远就主动先伸出手,和我们一一握手。她的手非常有力,眼神像看到多年老友一样温暖。
话题就从她带来内地的新书《她的故事》聊开。这是她历时十年,用镜头和文字如实呈现出三大洲,十二国女子各不相同的生活面貌,还有她们共同的希望和梦想。彭怡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中国女人烦恼的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人也会遇到吗?

“为什么历史是‘history’,不是‘herstory’?”
时光倒回到1990年,当时正值台湾地区股市泡沫破灭,大街小巷的电视里循环播报的都是股市消息,没人注意到那些快乐的年轻人正哼着罗大佑的《恋曲1990》结伴走过。他们一路高歌,满怀梦想,毫不犹豫地踏入属于他们的时代。
就在这一年,自小有主见、有点叛逆的彭怡平顺利考入了台湾大学历史系。新生报到那天,她照例套上运动服,踩着旧球鞋,挎着大书包踏进教室。一进门,她差点以为自己考上的是女校——只有最后一排坐着几个一脸愁苦的男生,其他一律是头扎蝴蝶结身穿洋装的女生!“嘿,今天新生报到,你们几个男生怎么看上去不高兴啊?”她开门见山跟男同学打招呼。可男同学一脸沮丧地答道:“我们怎么高兴得起来啊!历史系都是女生。男生读历史系多没出息!成绩好的男生都去读金融了,最起码也念个工科!”
这么让男生“不待见”的历史系,教书先生却全是男人,翻开课本,里面讲的也全是男人,就连编历史书的还是男人,甚至英文单词历史(history)也透着讲男人故事的意思(his story他的故事)。“为什么历史不是‘herstory’(她的故事)呢?”彭怡平一下子被自己的念头迷住了。“‘Herstory’加上‘history’才是一部完整历史啊!女人被太多观念束缚住,活得不自由,我要写一部‘女人历史’,让全世界听听女人的声音!”
从台大毕业后,对电影产生浓厚兴趣的彭怡平选择赴法留学,念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她期望在这所国际化大学中接触不同国家的女性,听到她们的故事。
“见到世界各地的女同学后,我才了解,不同国家的女人竟然有着非常相似的困局!”彭怡平吃惊地发现,“有些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女人,身体依然被束缚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符号里。这些女生很想成就一番事业,但自小被教育成一个家庭型女人,在她们的价值观里只有婚姻好、老公孩子好,才是全部的幸福。”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现在内地很多非常优秀的女生,因为大龄未婚,不断受到家人和社会的压力。类似的情况俄罗斯也有,二十一岁未婚的女孩,竟然被叫做‘过期蛋糕’!”
“这些都是社会给女性的捆绑!”彭怡平决定,要自己写一部“女人历史”,揭秘女人所处的困境,让更多女人从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帮女人头脑松绑!

“想做什么就要马上开始,一等就晚了!”
“当你为某个目标不断准备时,总会发生那么一件事,像个信号,告诉你,必须马上开始行动!”但是,对彭怡平来说,这个信号实在来得太突然、太剧烈了。
那是三年前的大年初二,巴黎公寓的电话响起。彭怡平接起电话,突然听到向来冷静的父亲在另一端发出绝望的哭嚎:“小平,你妈妈自杀了!”彭怡平眼前一片迷茫,仿佛全身的血都冷了下来。
迅速查询航班。直航没有座位,就选别的航线,只要离台湾近一点都好。她火速搭上巴黎飞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在阿姆斯特丹机场三天两夜等待回台航班。在漫长的等待中,她不断回想接妈妈来巴黎生活时的一幕一幕。
“七个月前,妈妈来巴黎与我同住。我教她坐公交车,去市场买菜,每晚带她去听歌剧或去看芭蕾舞。妈妈每天笑得都好像年轻了二十岁!渐渐的,她学会用简单的法语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还会去图书馆借中文书回来看,连做菜也变得有滋味起来。”记忆中,那是妈妈最开心的日子。“我曾见过她年轻时的照片,美到不行,笑得好灿烂!她总说自己喜欢艺术,喜欢读小说,喜欢看文艺电影。但自我有记忆以来,从没见她读过一本小说,看过一部文艺片。到了巴黎,妈妈年轻时想做的都做到了,她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她曾对我说,‘小平,谢谢你,我的心终于安静了。’可没想到,回台湾后,她又退化成不愿出门,没有快乐能力的女人,更没想到,两个月后,她竟选择结束生命!”
彭怡平回到台湾时,妈妈虽已被抢救过来,但却成了植物人。每天守在妈妈身旁,她想起妈妈这一生从未追求过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把幸福全部寄托在丈夫和女儿身上,当年纪渐老,才突然发现自己的价值没了。原来,失去自我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
“从妈妈不快乐的一生里,我发现,她从来没有机会实践自己。家人与父亲对她的爱,也无法带给她全然的满足与内心的快乐!”彭怡平知道自己再也不能等下去了,“以前做一件事之前,总想等时机再成熟些。妈妈的经历让我看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活出自我,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不能像妈妈那样耽搁自己的梦想。人活一世就这么几十年,想做什么必须马上去做,等等就晚了!”

“我只知道做每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
彭怡平背上莱卡M6和尼康FM2两部相机,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几本书和一把刀、一只哨子,向着梦想的旅程,出发了。
她来到荷兰,想看看在这个由女人执掌王室的国家里,女人的境况跟其他国家到底有什么不同。她出入酒吧和红灯区,探访女性养老院后发现,虽然荷兰女人心里有自由的冲动和勇气,但因为缺少托儿所,让很多女性当了母亲后,都不得不回到家庭带孩子,自己的梦想只能暂时放一边。
她来到俄罗斯,发现俄罗斯女人普遍认为,“婚姻才是通往幸福的保证。”所以,对她们来说,结两次婚是很平常的事。就连当地的婚姻登记处,也在每周五专门对第二次结婚的人服务。在俄罗斯,她看到有很多女人当警察、铁路局服务员、屠夫,但薪水却只有男人的三分之一。
在泰国夜丰颂小镇,她骑摩托车翻山越岭九个小时,到达几乎与世隔绝的长颈族村落,采访了泰国少数民族唯一的母系社会——克伦族,用镜头记录下克伦族女人乐观知足的天性,以及她们辛苦持家的艰难。
去埃及,她见识了这个女人“隐身”的国度,白天在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女人的身影,为了访问到故事,她想尽办法,还差点遭遇到恐怖分子袭击……
在别人眼里的“冒险”,在她看来很“正常”,因为她告诉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成功,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达成梦想。”
勇敢逐梦的彭怡平,也遭遇过迷茫的瓶颈。遇到障碍时,她也曾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答案:人是不是只有随波逐流,生活才能过得顺利?
父亲听后,突然站起身,拿出一张《垂死的天鹅》的唱片,放进唱机。音乐响起,父亲光着脚站在地板上,跳起舞来。他从没跳过舞,只会笨拙地旋转着,一圈又一圈。一曲结束,累得满头大汗的父亲微笑着对彭怡平说:“如果你做艺术能像我跳舞那样,不计较好或不好,只是全心投入,就会快乐。这就是意义。”沉默片刻,父亲接着说:“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成功,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达成梦想。自由远比成功重要!”
那一刻,彭怡平恍然大悟——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梦想,在别人眼中成不成功,根本不重要。从此,她更坚持自得其乐地往前走。
对待爱情,她也有自己的坚持:“十几年前我就明白,我不要‘零缺点’的男人,只要‘能见度百分百’的男人——我能看见他的全部缺点,他能看见我的全部缺点,这样相处才简单。”
彭怡平和她的先生相识已经十三年了,依然恩爱如初。她笑着告诉我们其中的秘诀:“婚姻就是全然做自己。我在婚前婚后都没有改变过自己。其实,在家里,女人才是灵魂,一个女人的眼界和见识,决定了她男人的成就——如果你要的是80平方米房子,你的男人就会去争取80平方米房子;如果你要的是环游世界,你的男人就会去争取环游世界。女人决定一个家庭的走向,往大了说,甚至还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进步!”
“做女人,最重要是心中有一个‘勇’字。与其瞻前顾后,担心改变,不如洒脱做自己。不要让别人给你套上‘枷锁’,更不要把自己框在一个框框里。”这么多年,彭怡平想去旅行就去旅行,想玩摄影就玩摄影,只谈与自己合拍的恋爱,只爱适合自己的人,“爽快活一世,尽心尽意,又何妨?”

彭怡平小档案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
已出版个人著作:
《隐藏的美味》、《名厨的画像》、《开麦拉美味幻想曲》、《我爱拉面》、《红色列车》、《巴黎;夜;爵士》、《巴黎电影院》、《她的故事:世界女性群像之一》、《安格尔的小提琴》
  • 2
2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