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转商科申请的方向选择

10579
5
我本科是读材料的,很多读理工科的同学跟我有类似的想法,比如读物理、化学、化工、生物这类专业的同学,有的读了一两年之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做实验,不喜欢大量的计算和推理,或者不喜欢科研体制等等,希望转专业申请,而广义上的“商科”是热门的转专业方向。我想对大家说,转专业申请且申到好的学校确实是可能的,但是要行动足够早,有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并对自己申请的方向有足够的了解。我就把我研究过的转专业方向列出来,供想申请的同学参考。

常开在商学院下的项目
MBA
需要说明的一个常识是,商学院最主要开的项目都是MBA,有很多商学院只开MBA,不提供本科毕业就可以读的MS项目。这个要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竞争激烈。
但有一些商学院的MBA允许本科毕业就读,比如Yale Silver Scholar(好像是叫这个名字,既不太清了),我也偶有听说本科毕业但之前有创业经历的前辈伸到了名校MBA的例子。有足够强的背景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我显然没有考虑这一类。

金融
美国有学校开但是不多(很多商学院是把金融开在MBA下面而不是MS下面),竞争压力也很激烈。“商科”和“金融”不能画等号,想申请金融的,我觉得需要对“金融”有更多了解,才能决定要不要申请。
常见项目:MIT金融,罗切斯特金融,John Hopkins金融,WUSTL好像也有类似的,好像叫国际金融。听说MIT金融不是一般的难申请。

管理
课程类似于MBA,商科各个专业课都开,有杜克大学的Master of Management Studies,西北大学也有类似专业(MSMS),还有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Master of Commerce,印象中还有圣母大学也开类似的项目,必须要提一下的还有英国的一个比较有名的项目:伦敦商学院的MiM(Master in Management),没听过伦敦商学院的自行百度,是一个欧洲很top的商学院。这类项目大多不要求工作经验(但实际的申请者有不少有工作经验),竞争也会很激烈,毕竟是商学院的项目对于想要追求商学院教育、又不想读MBA、或毕业就想申请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记得本版的版主写过关于类似项目的帖子,非常推荐大家看一下,看到的时候申请季已经结束了,当时特别想补申请伦敦商学院的MiM,但懒了就没有申成……
强烈建议,申请前做好extensive research,确定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学校清单。申请的时候一鼓作气,把所有学校都申完,申了一波休息一段再申一波的话,那一波的申请质量就不保证了哈哈。

市场营销
传统的marketing项目开设课程比较“文”,让我会有些担心能不能学到足够的hard skills;但有些项目开设课程跟现实结合比较紧密,也会有一些量化的课程,比如数据分析,我觉得未来marketing会越来越量化,越来越基于数据,所以我自己没有申请很多传统的marketing项目。不过感觉marketing比金融的申请门槛低一些,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确实可以试一下。
当时申请了西北的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挂了。哥大商学院有个Marketing的Master项目,但据说录取难度很大。

会计
这个就比较专了,而且一般会要你的先修课程有会计相关的。我当时没有,就没考虑。

商业分析
算是一个比较火的项目类型,主要讲怎么用data来解决商业问题,会讲不少data analytics的知识,这个在美国很火,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一般叫商业分析的,多开在商学院下,但整体项目数量并不是很多。
不过有一点,真正能做data science的,更多的还是学统计、cs的这些hard science科目的,business analytics感觉还是做不了特别深入的data工作。另外,也不是说data火大家就都要做data的,我来这边上了data的课之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这种大职业方向问题,还是要自己想清楚,不要人云亦云。
我记得版主推荐过WUSTL的customer analytics,另外我自己还看过南加州大学的business analytics。但自己并没有申请这类项目。另外,这类项目跟下面的“管理科学类”有点像,也可以考虑一下管理科学类。

常开在工学院下的项目
金融工程/金融数学
我对这个专业简单的理解是,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的方法解决金融问题,这是一个很偏数学的项目,工程、数学、编程类的学习要重于金融知识的学习,这个专业出来比较对口的工作常常是Quant(quantitative research,量化金融分析师),但印象中这种工作更偏好phD。感觉这个方向也是一个比较专的方向,不建议冲着“名字好听”、“好像比较好找工作”这样的原因就去申请金融工程,而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规划之后再选这个专业,否则你学到的东西可能跟你想象的差别很大。
我当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金融相关的经历,也不喜欢做量化的东西,直接没考虑。

管理科学类
也就是我主要申请的专业方向。这类专业往往开在工学院下(少数开在商学院下),有很多类似的专业,我也把它们归在此类,比如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等。这类专业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学和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商业或管理问题(比如Operations Research可以解决好多问题而不止是管理问题,但一般这类专业会分跟商业或金融相关的方向)。这类专业个人觉得申请难度没有商学院的难度大,而且本科学过工科的人,数学相关课程的要求可以满足,所以对我来说会容易一些。这些专业开设的课程也很不相同,有的选课很自由,可以选到很多量化课,也可以选商科课,我比较喜欢这种;而有的课表比较固定且全都是数学、量化相关的课,我就不是很喜欢。所以需要仔细阅读开设的课程来决定要不要申请这个项目。注意,管理科学相关的项目有可能会有金融相关的攻读方向,对于想做金融又觉得冲击不上纯金融的,可以考虑这类项目。
常见项目:Stanford M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哥大MS&E,哥大OR/IE,Cornell ORIE等等。

工程管理
原本是为有engineering工作经验、但想转入管理类工作的人开设的专业,会学一些工程的课,也会学一些管理类、商科的课,我觉得更像是一个“拼起来”的专业。申请难度没有那么大,很多人申请这个会用来冲击名校。注意,我一直认为工程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不是一个概念,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核心课更多的是数学课,如概率统计、数据分析相关的课,而工程管理的核心课往往是商科课,比如公司金融,市场营销等。不过由于这两类专业都有可能有丰富的选修课,所以最后上完了之后可能大家觉得差不多。
我知道的一个大神去了达特茅斯学院的工程管理,反馈好像不错。我申过的还有:Duke MEM,南加州工程管理,Cornell工程管理等等。

其他
未来想做商科,也未必上来就学商科。学统计,甚至学数学也是一个选择,如果你喜欢量化的东西的话,而且反而是这种专业在竞争一些技术性强的岗位上更吃香啊,比如data science。斯坦福有一个很神奇的专业叫iCME,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engineering,很多本科学数学的申过来,里面也有做金融工程和做data的track。
学生物的,当然可以看一下生物统计了。很多人用这个做跳板转商科。
来美国也不能忘了转cs啊……虽然跨专业申cs不是很容易。

开在其他学院下的项目/不一定开在哪儿的项目
经济
很多学校开在人文学院下。个人觉得读经济和读金融差别还是挺大的,不要等同来看;我眼中的经济学会更偏理论、研究一些,商科应用性强一些。但是我也没有仔细研究过,不敢多评论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有的开在商学院下,有的开在工学院下,有的还开在信息学院下。一般要计算机先修课,课程涉及一部分商科,一部分计算机。

供应链管理
有的开在工学院有的开在商学院,也是一个比较专的方向,未来工作的领域一般会在生产制造相关的公司,去做供应链优化。

对申请者的建议
多查学校官网
官网上的信息往往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只是它是英文的,所以很多大陆的同学不愿意看。我强烈建议在申请之前先把你想申请的学校官网都仔细看一遍,详细阅读每个项目的课程开设情况、培养方向以及就业去向,有的时候你就比一些中介懂得还要多了……这样也可以防止中介坑你。我印象中我查了一到两个周,每天什么也不干就是查官网,总结异同,想办法深入理解专业的内容,对后面写ps很有帮助。

学院差别
在国内,尤其是国内非顶级高校,商学院和工学院似乎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美国学校,差别很大,比如在斯坦福上GSB(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和上工学院是完全两个概念,也是完全两个录取难度。上GSB能接触到各种MBA,他们都已经是各自行业里的精英,人脉层次很不一样;而且一般商学院有自己的career resources,很多活动和课程也只只针对自己学院的学生。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LBS的MiM,大家可以去看CD里讲这个项目的帖子详细了解。个人觉得,工学院一般比商学院容易申请,如果你想去好学校又对自己的竞争力不是很有自信,那么可以尝试工学院;如果读书的目的是结识人脉,或者是找工作、接受更“商学院”式的教育,那还是建议申请商学院。

地域差异
行业属性和地域有关。比湾区是科技公司大行其道的地方,所以显然是读计算机、电子这些跟tech直接相关的人更吃香;而这里的“金融氛围”也不是很浓厚,所以如果要到美国读金融,建议去纽约或者芝加哥这样的城市,工作会好找一些。

一年还是一年半
我觉得一年的项目和一年半/两年的项目有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你打算来美国找工作的话。
先解释一下,美国一些学校是semester制,另外一些是quarter制,semester制跟国内比较像,一年不算暑假的话有两个学期,而quarter制则是1年4个学期,春夏秋冬。很多一年制项目是9个月3个quarter,而且有的开学比较早,本科刚毕业,没有过暑假直接就去上学了。quarter制节奏会比semester快很多,因为一个学期时间变短了很多,但似乎一学期里学的内容并没有减少……所以会很累。
一年制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找暑期实习啊,一上来就要找全职工作,这时你刚到美国,很多人还没熟悉美国找工作的游戏规则,各种招聘会什么的就已经结束了;更何况,还要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这种重压之下,找到工作的人会减少很多;如果是1年半就完全不同。一年半是常常是5个学期,如果你暑期找到实习了,那那个学期就不上了出去实习,这样就变成6个学期了。这样的好处是,你一来先找实习,就算找不到也不太要紧,在美国找不到可以回国内找,国内也找不到也可以利用那段时间缓冲一下,了解美国找工作的套路和规则,第二年找全职工作的时候显然会有经验的多。
所以,我强烈建议上一年半或者两年及以上的项目,不要觉得一年半和一年只差半年,实际在找工作上差别很大。宁可选择排名稍微靠后的学校,也建议选择一年半的。我当时申请的时候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申了一大堆发现全都是一年的,后悔莫及。还好最后录了个能上1年半的,也是万幸。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幸运。
不过以上是针对想在美国找工作的同学来说的,如果想在国内找工作的话,我就说不好了。

利用好自己的工科优势
工科学生数学底子往往好些,修过不少数学课,有的还修过不少计算机课,这些都是优势,如果你还搞过数学建模类似的活动,那么申请一些量化的项目,比如金融工程,管理科学都会有一定优势。写文书时要学着挖掘这些。对于本科读数学或者计算机这两个专业的人来说,我觉得优势会更大,这两种背景属于打基础类型的背景,很受这些硕士项目的欢迎。

储备经历
对于工转商的同学,商科经历无非从以下几个地方获得:双学位/辅修、名校的暑期学校、实习、商赛、其他商科项目。这里面优先推荐大家去刷相关的实习,因为这能让你的职业规划更清晰,做完几份实习之后,你会更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未来想做什么(起码可以更清楚未来不想做什么)。这里要注意,提前看各校官网,有没有先修课程的要求,比如有的学校要求修过经济学/数学/会计/编程等等,如果有的话,提前解决掉,可以通过辅修、双学位、选修课、暑期学校解决,网课一般不算数哦。

语言考试
一定要看好是考GRE还是GMAT还是都不需要;对美国学校来说,一般开在工学院下的都要GRE,GMAT则不行;开在商学院下的,越来越多的是两种都接受,所以我果断考了GRE。提早准备,提早考完语言考试,如果快到申请deadline的时候,你还没考出GT,那会非常煎熬。

祝大家能申请到理想的学校!有申请问题可以发邮件,jeremy.baoty # gmail.com,现在放冬假,有时间我会回复,开学了就不一定了哈。大家加油!
  • 34
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