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fall申请总结 EE转CS 小姐姐碎碎念

avatar 175627
xiaofengshan
6872
23
我的相关背景请看定位贴啦,自知是一个还挺懂感恩的人,申请季结束来总结一波~先报结果吧。

ad: Columbia cs(从了), UCSD cs, UT-Austin ece-ses, Umich ece, Northwestern ce, Purdue ece
rej: UCLA cs, UCB eecs master, uiuc mcs, cmu几个, gatech cs, UCSD ece ce, upenn cis
pending: USC cs(给老哥跪了), CMU ece

看完我的结果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水平了吼吼,先谈谈转专业吧:

首先,越早决定越好。我最终决定转cs是在大三下学期期末,暑假开始之前。在此之前我犹豫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做的事情有:把gre托福基本搞定,做了一个一年的科研项目,参加了几个水水的cs相关的比赛刷经历,把大三gpa刷的比较高(虽然整体依旧渣),问清了美国的就业情况。这里要提醒大家,即使是没做好决定的时候,也要不断地把能做的事情做完。我大三一年里其实花在转专业上边的精力不多,因为这些事情即使我申ee地项目,也是可以充数地。最终决定转cs是大三期末时三个人的建议:fdu的一个外籍老师,我们班一个大神,美帝ucla的一位学长。经过三个不同方向,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我突然惊醒,现在不能再犹豫了,是时候做最终的判断了。于是暑假专心做了cs方面的科研,查了选校,拟定了文书初稿。其实如果早一年做决定,我或许可以签个中介,做做海外暑研,找个实习之类的。。但这都是后话。总之,我决定的有点晚了。

其次,对自己要狠一点。狠在这里有几点:

1. 转专业的话,cs学习的任务量要加上去,为了挽救自己的拖延症,我在大四上学期选了8学分的cs课程,外带微电子坑爹大四选课方案,我还要上本专业有点难的几门专业课(模集数集,上过的大概都懂。。)那个学期还要写paper,申学校,过的是挺惨的。。连给我上课的cs助教都说,没见过这样的大四学生。。这里要感谢学长的鼓励。。当时怂怂地想退课,被劝阻了下来。然后算法虽然学得也不算精,还是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

2. 选校要狠一点。。想去的学校都申cs,不太想去的申ee保底。选校也找w大咨询了一波,他表示我的背景还不错,ee top30是稳的,但转cs还是不好说,所以给我的建议是:想去的学校申ee,差一点的学校申cs。但我后来是反着做的,要么就去最想去的,要么就找工作不出国。所以申请的时候大多想去的学校都申了cs,然后也做好了找工作的准备。不过后来还是加了几个保底校。

3. 把自己的短板迅速补起来,比如我gre一开始考了个159+165+3.0,本来想着偷懒不想再考了,后来被一众学姐学长指出:数学和作文太差,要吃亏的。于是乖乖在大三暑假又考了一次gre,刷到了153+170+3.5,虽然总分还降了一分。。但我自己是挺满意的,这个成绩也算没拖后腿。顺便,那时候我还在做暑期科研,目标是要发一个水会paper,所以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能就不考了。但事实证明:想做的事情永远都有时间做,不想做的事情,即使暑假每天闲着,也不会抓紧去做。所以逼自己一下吧!

然后来说下申请阶段要做的事吧,首先所有事情要亲历亲为,不要道听途说,自己去查网站,看要求,写文书。想让别人代劳是要付出代价的。找中介可能要省点事,但我当时想了很久决定diy,也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吧。其次,做一个会思考的提问者:一定要想好要问什么,再去请教他人。要有去勾搭的勇气,也要明白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学长学姐在国外那么忙,总不可能24小时为你免费指导。所以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总结好问题去请教他们,比如文书、简历、选校这些。有时候他们很忙不想理我,或者因为隐私不想透露个人信息,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一定要放平心态,以虔诚的态度去沟通,以免让学长学姐感到不舒服。在申请季帮过我的人,我都印象非常深刻,虽然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举手之劳,对我最终的申请结果影响是很大的。还有一点就是要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多看看地里的帖子,google一些信息。

至于申请的具体细节,比如哪些学校如何如何,这些都是有主观色彩的,大家自行调查吧。上学和工作本就是小马过河,全听大牛的说法,可能会在出国留学的大河里淹死;过于悲观,也可能选了一堆没用的保底校,错失大好时机。大概我方法论的东西说的太多。。有点说教意味了,不赞同的笑笑就好。

最后叨叨一段没用的。。

在fdu的这几年也算是饱经风霜,在微电子这个拼死绩点不偿命的系,撞得是头破血流。搞笑的是,当年怀揣热情进入硬件行业,最终还是投向cs怀抱,不知前路如何,但总之坚信自己的选择,生而为人,吃点苦也很正常。作为一个喜爱被虐,热衷抱大腿的学酥,时常为自己感到庆幸。好像从高中以来自己的路线就是:首先进入一个强手如云的班级,感受一下大神风度,然后自惭形秽哭哭啼啼度过一学期,接着发奋图强混个还算能看的成绩,感慨一下时光飞逝,结束。。

这里感慨选校对一个人的影响,中考时目标是一所以严格著称的竞赛强校,然而因为时间冲突没能参加那所学校的外地生考试。。于是进入了另一所以自由著称的高中。。后来抱着一定要去一个纯工科院校的决心,阴差阳错进入fdu。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纯粹的工科妹子渴望进入纯工科环境稳扎稳打,然而总是与梦校失之交臂,投奔一个和自己画风完全不符的地方。这种偶然性也延续到了现在。。我以ucla为目标拼死挣扎了两年,,,最后去了Columbia。。。即使是知道哥大种种缺点,被各种安利ucsd的时候,我都没有太过纠结。这是高中和本科的经历带给我的一些改变吧:对于直奔终点的渴求没有那么强烈了,更希望能在这些过程中多收获一些。
  • 27
2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