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申请总结】适用于非传统出国名校筒子们的统计PhD申请攻略

avatar 40136
nernst乱舞
88891
128
感谢一亩三分地论坛,你们为我们申请者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交流平台。

感谢所有在论坛上为我解答问题的前辈和同僚,你们的回答解决了作为新手的我的很多困惑,让我对申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作为回馈给论坛的一份礼物,

请允许我呈上这篇姗姗来迟的总结

-----------------------------------------------------------------

我的2012Fall Statistics PhD申请总结


(本文适用于非传统出国名校的申请者)





2006年8月,首次萌生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的想法。
2010年1月23日,踏入北京新东方GRE强化班课堂,留学申请正式启程。
2010年8月17日,GRE机考作文。
2010年10月23日,GRE笔试。
2010年11月20日,不幸遭遇重考门,再次GRE笔试。
2011年4月23日,IBT一战。
2011年5月29日,IBT二战。
2011年11月12日,GRE Math Sub。
2011年12月8日,最后一封邮件寄出,申请工作基本结束。
2012年2月1日,第一场面试。
2012年2月8日,收到第一个Ad。
2012年2月25日,收到第一个Rej。
2012年3月6日,收到第一个Offer, 也是最憧憬的一个, 留学申请提前宣告结束。

回首留学申请以来走过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遂信手写下这篇随笔,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和总结,亦希望给予后来者些许帮助和启示。

我一直认为,在留学申请中,我们最宝贵的资料便是前辈们留下的申请总结。从这些总结里, 我们既可以窥视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接受精神的洗礼;亦可以体会到自己与他们的巨大差距,寻觅到前进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把留学申请当做一个RPG游戏,那么申请总结就是独家攻略,有了它的帮助,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

如果你想充分领略申请总结的前两点作用,我建议去读神牛们的大作,作者越牛越好,不必局限于同一个专业,任何一个专业皆可。读完那些文章之后,我保证你整个人的思想境界,世界观,价值观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比长辈们的谆谆教诲要管用很多)。你将深刻体会到科学那无穷无尽的魅力,浑身充满了投身于学术领域的激情。你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大学里虚度光阴,无所事事,而是会充分珍惜每一分钟,丰富自己,完美自己。

至于申请总结的最后一个作用,我认为,只有读同专业,同校的学长学姐们写的的总结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说专业,不同专业的申请策略差距很大,且不论理工科和文科的巨大鸿沟,但就理工科内部而言,各个专业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比方说,如果申请化学,生物,EE, CS等专业,那么很大程度上是由教授决定招生与否(因为这些学科的奖学金类型很有可能是RA,就是说教授出钱养你),因此你必须要好好套磁;但如果你申请统计或数学,那主要就是由招生委员会来决定你的命运,(因为奖学金类型往往是TA或者Fellowship,也就是说你的钱来自于学院或者学校),所以即使教授欣赏你,但若过不了招生委员会这一关,照样白搭。所以套磁在这些学科申请当中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大了。再说说本科毕业院校,不同大陆高校往往会有不同的美国友好学校,举个例子,大陆学校A,B,美国学校C,D,如果C青睐A的本科生,D青睐B的本科生,那么对A的毕业生而言,C比D好申,而对B的毕业生而言,D比C好申。如此一来,A学校同学的申请总结,如果被B学校的同学全盘接受的话,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因此在申请时,我们最好借鉴同校同水平前辈他们当年的选校名单。

很遗憾的是,适用于非传统出国名校小本们的统计PhD申请总结在各个论坛都寥寥无几。正因深受其苦,所以在通关之后,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把当时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也不奢望它能有什么太大作用,只求在未来的某个日子,我的这个总结能给某个读者,带来一点儿帮助或启示。

一 申请背景及结果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08级统计学专业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Publication: 三篇水论文,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作者。
Recommendation letter: 三篇都来自于我们学院的老师, 无牛腿

Statistics PhD共申请了13所学校(以下顺序按专排递减)
NCSU, TAMU,UMN, ISU, PSU ,Purdue, OSU,
Rutgers, UConn, Northwestern, UGA, UMizzou, UCSB

Offer: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Ad:
UConn(通过一个口语考试后就能拿Offer, 没参加)

Pending:
OSU(学院提名Fellowship, 但到现在还没给我回复,估计也是没被研究生院批下来)

Withdraw:
Purdue Rutgers UGA UCSB

Reject:
PSU ISU NCSU UMN

Statistics Ms 申请了4所学校(本文主要介绍PhD的申请,Ms只会稍微一提)
UChicago, UWM, UNC, UIUC

Ad:
UChicago UWM UIUC

Withdraw:
UNC

二 申请中的各个指标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谈谈在统计PhD申请中的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

1 本科毕业学校

在统计PhD申请中,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美国很多顶尖的PhD项目都只从大陆固定的几所大学里挑人,如果你不是那几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无论你多么优秀,都基本和这些项目无缘了。即使是那些不够顶尖但足以称得上优秀的项目,往往也更青睐于那些名校毕业生。这些都无可非议,毕竟名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高于咱们,咱们这些学校的顶尖学生放他们那儿可能也就是中游水准。

我们更想了解的是咱们这样的学校在国外高校中的地位,我们究竟能够申请到什么程度的项目。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通过参考我们前辈们的申请结果才能粗略得出。但由于在咱们这样的学校里,申请统计PhD的前人比较少,所以我和大家一样,在申请前基本上没什么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抱有比较悲观的态度,认为咱们申Top50的统计PhD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最终结果出来之后,我发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过于妄自菲薄,虽然想摘Top10的项目基本上是痴人说梦,但只要你足够优秀,便很有希望可以拿下几个Top50的Offer, 一小部分Top20的项目也可以争取下。这里插一句,我觉得要想提高大家学校在国外高校眼中的地位,一方面要靠你们学院教授们的努力,另一方面绝对要靠你们学生自己。你们应该积极走出去,通过在外取得优异的成绩来树立你们学校的好形象。

2 GPA and Rank

在统计PhD申请中,这个应该是第二重要的,也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在不考虑牛(内)推和极其优秀科研成果的情况下,前两个因素就基本决定了你最后所去学校的档次。我觉得,在委员会眼中,Rank比GPA更重要,因为它能最直观的体现出你的学习能力。所以,如果Rank足够高,我建议你去开个排名证明,很有用处。

下面谈谈GPA。专业课的GPA比副科的GPA更重要,就咱们统计专业而言,主要就是概率论,数理统计,实变函数(这门课在申统计PhD中的作用很大,一定要好好学!)等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GPA作为一个硬件指标,在留学申请中作用很大,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也没必要过分在意。毕竟,期末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你的真实能力。我们偶尔也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形:有时你努力学习了一学期,最终考试成绩还不如那些突击一个星期或者考试作弊的同学。这时候,心态一定要放平稳,不要因为这些小事而自暴自弃,对自己之前的努力产生怀疑。你要明白,以后真正决定你们命运的,不是卷子上的那个分数,而是你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肚子里有多少货。

3 科研经历and论文

与很多理工科不同,科研经历与论文这一因素在统计学PhD申请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太大,(牛科研和牛论文除外),远小于前两个因素。(换句话说,对大多数申请者而言,统计PhD申请主要还是拼硬件)这是由统计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统计学属于比较理论的学科,我们本科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不足以帮助我们应付比较前沿的科研领域。所以小本们做的科研项目往往偏水,发表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尽管如此,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能在本科阶段接触一下科研(即使是比较水的项目),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能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论文(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不用太在意,只要能发表就好)。下面具体谈下原因。

科研:我觉得咱们统计系的本科生做科研的目的,并非必须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而是
(1) 感受做科研的这个过程,切身体会到做科研和平时正常学习之间的异同点。
(2)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些我们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包含研究生阶段的一些课程,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一些统计软件和编程语言的使用等等。

我觉得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你的科研项目就没有白做,至于能不能出什么成果,那真的一点儿都不重要。

论文:鼓励大家做科研是希望大家能学点东西,鼓励大家发论文就完全出于功利目的了。申请之前,我一向认为,一篇比较水的论文对申请的帮助几乎等同于零。但申请过后,发现自己可能还是低估了论文的作用。在我拿的几个Offer里,有两所学校都明确表示出了对以我为第一作者的那篇论文很感兴趣。事实上,那篇论文很简单,就是统计在其他领域内的一个应用。他们感兴趣的原因,我觉得,一个在于我第一作者的身份,毕竟对我另外两篇论文他们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二就在于研究的课题看上去比较高端。举个例子,“对猪肉价格的统计预测”肯定就不如“对恒星运动规律的统计预测”看上去高端。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一篇统计学在某个看上去比较高端的领域内应用的论文。

4 GRE,IBT and Math Sub

这三个指标在申请中的作用也不是太大,但却是最容易通过短期努力提高的。

(1) GRE

备考GRE往往是大家走向留学申请的第一步(这里顺便提一句,我比较支持先G后T,毕竟考完G之后,IBT的reading和writing部分基本就不用准备了),但事实上,GRE在整个留学申请中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往往只是用来在第一阶段淘汰人的,只要能过线就好。我觉得,按老G的标准,一个500+800+3.0的分就够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很多GRE考了1300左右甚至不到1300的申请者也都拿到了很好的PhD Offer.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因为仅仅考砸了G就放弃了出国的打算,而不是鼓励大家不重视它。虽然它不是那么重要,我还是建议大家要非常认真地准备它,原因如下:

【1】 GRE是少数几个可以通过短期努力得以提高的硬件指标。而且你的最终成绩和你付出的努力非常成正比。这和IBT是不一样的,IBT考察的是英语能力,英语基础好的可能准备几天就能110+,而英语基础差的可能准备了半年也才90冒头。而GRE就是考察你刻苦程度的一门考试。所以一定要好好准备。本来还想顺便写写自己的复习经验,不过既然该考试已经改革,我的经验估计也过时了,这里就不提了。

【2】 在准备GRE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成长很多,这些往往都无法用文字来表述出来,必须靠你亲身来体会。还有,不要认为GRE的词汇是白背的。也许你在未来的生活中永远也不会用到,但你在做科研,读文献的时候,肯定会经常和那些词语打交道。

【3】 虽说大部分学校不看重这个东西,但个别学校却非常控GRE,一个好的GRE分数绝对能给你增光不少,比如OSU(Ohio State University)。大家往往戏称它为Only Score University,因为他家评fellowship的时候就主要参照GPA和GRE两个指标

(2) IBT

我对IBT的建议是,只要你不厌烦它,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那么能考多高就考多高。
它在申请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和GRE一样,用于在第一阶段刷人,好一点的学校设的线大概会是总分100分且四项都在20以上。第二个作用就是在评TA的时候,你的口语成绩会占一定的比例,这个也不用太担心。之前看过一些说法是,口语24才能拿TA,但就我今年的申请情况来看,一个22分的成绩就足够了,可以应付大多数学校了。只有少数几个学校对TA口语的要求在22以上。这个在后面选校的时候还会提及。那既然这样,为什么我还希望大家能考多高就考多高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IBT就是对你英语能力的考察。复习IBT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英语能力的过程。显然,你考的越高,你的英语能力就越强,以后在国外就可以更快适应那里的环境。

【2】 今年申请者的IBT成绩普遍非常高,各大论坛里T上110的大有人在。水涨船高,没人能保证以后刷人的线不会从100往上提,所以还是尽量考个高一点的分数吧。

说到怎么复习IBT,我简单提提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不建议大家报新东方,用处不大,在网上下载他们的录音听听就行了~其二,如果你是考完G后再考T,那你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听力和口语。先说听力部分,对于大部分听力基础一般的人,我推荐大家用听写的方法。听力材料推荐旧T段子和SSS,不要用太长的段子练听写,不然会疯掉的。听写方法也没必要完全照搬马骏的那一套,太冗杂了,根据自己的喜好稍微缩减点步骤就好。听写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用IPO套题进行模拟了。再说口语,我觉得托福口语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说的慢,说的清楚。我一战的时候是教室里第一个说口语的,感觉说的非常差,结果最后出分后居然还23,大概就是占了语速慢的光。其三,机经,我觉得口语1,2题的机经和独立写作机经还是挺管用的,不了解你们现在的情况,我们那时用的都是王京竹的机经(在机经网下载),比较准。最后,说句废话,关于IBT经验贴的态度。建议大家在看帖之前一定要了解好发帖人的英语水平,不同水平的人复习策略差别很大,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具体计划。

(3) Math Sub

这个考试在统计PhD申请中的地位大概是这样的:极少数学校要求,少数学校建议,大部分学校不需要。我的建议是,本科是数学院的申请者最好都去考。考试时间是每年的11月份,可以选择大三或者大四考。从今年的题目来看,数学院的同学们只要认真复习,95%肯定没问题,99%也不难。复习时间按照自己程度来定,如果没学近代和拓扑,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如果学了的话,三周估计就够了。这门考试考的题目比较基础,但涉及的内容较广。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统计,近世代数,数论,拓扑,复变函数以及其他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虽然课程多,但每门课涵盖的内容都很少,具体考纲参见Cracking the GRE Math Test,虽然不是官方给的,但还是比较准的。

下面简要介绍下复习策略。是针对没学拓扑和近代的同学来说的
前两周,自学近代,没必要用刘绍学那本,讲的太多了。看完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的前三章基本就够了。
第三周,自学拓扑,看完李元熹,张国梁的《拓扑学》第一章即可。
第四周,过一遍Cracking the GRE Math Test。数分,高代,常微分,解析几何,实变,概率统计,复变函数都是咱们学过的,顺一遍很快。没学过数论的把那本书上的五六页内容看完就足够了,拓扑的内容在之前推荐的那本书的第一章里都涉及了,近代有些内容在张禾瑞那本书里没提,自己再学学,其他杂七杂八的考点不看也罢。
第五周,复习上周学的+做回忆题
回忆题是重中之重,每年考试近一半的题都取自前几年的真题。建议大家把03年到现在的所有回忆题都做一遍。回忆题里重复的题很多,例如05年重复03年的,07年重复05年的,所以实际上需要做的题目并不是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题目回忆的不是很完整,还有很多题目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复习Sub的时候最好找几个战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里顺便提一句,准备G和T的时候,最好也要找几个战友。战友的作用一是用来讨论题,二是用来调节心情。比方说,你今天复习烦了,就可以和战友们一起骂骂ETS,或出去吃顿饭,看看电影,舒缓心情,宣泄烦恼。
第六周,做回忆题+做四套真题
完整的真题有四套,网上都有。前三套太简单,第四套比较符合真实考试的难度。

总结下,Sub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近代拓扑两本课本,Cracking,四套真题,全套回忆题。That’s all. 如果都做完了的话,可以再做做REA六套,但个人感觉没多大用。

5 PS,CV和RL

我觉得这三个因素的作用就非常小了。当然这里的RL不包括牛推和私推。如果二者有其一的话,那就所向披靡了。(从今年申请形势来看,传统出国名校里的一些硬件指标不是特别突出的申请者,都凭借着强有力的内推,成功实现了逆袭,拿到了各种Top级项目)所谓牛推,就是指你的推荐人在你所申请的领域里有很大的国际影响,注意,一是必须在你申请的领域;二是有国际影响。私推,是指你的推荐人和你所申请的学校里的教授有私交。这三个材料的具体准备工作在后文会专门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牛(私)推和牛科研(论文)的情况下,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是
本科毕业院校 > GPA and Rank > 科研和论文 > GT > PS.CV.RL

对统计Ms申请,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变化
GPA and Rank > 本科毕业院校 > GT > 科研和论文 > PS,CV,RL

首先GPA and Rank 是王道,几乎起决定性的作用。和PhD相比,在Ms申请中,本科毕业院校的作用不是特别大,每年都有非传统出国名校的牛人拿到各种顶尖项目的录取。所以如果大家主申统计Ms,而且硬件比较给力的话,建议可以冲击各种顶尖项目。GT作用适中,只要别低于人家要求的底线即可。科研论文的作用就不是特别大了,比较鸡肋。至于PS,CV,RL,仍然是鸡肋中的鸡肋。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各个重要申请指标的一个大体排名。以上没有包含的指标还有公司实习和海外交流等。公司实习经历,对PhD申请作用甚微,比PS,CV,RL的作用还低。对Ms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但估计也就和科研与论文作用等价。海外交流,由于我没参加过,不打算做过多的评论,但我觉得想通过短期的海外交流给自己的PhD申请添加砝码的话,单纯经历本身可能用处不大,主要还是要靠在此期间争取套到美国教授的推荐信和参与他们的科研项目。

最后我要着重强调一点,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不是和大家所想的那样,它不同于高考和考研,不是说数据最好的同学就一定去最好的项目,这里面充满了各种戏剧性和偶然性。经常发生的现象就是,两个学生A,B。两所学校X,Y。A被X拒,被Y录取。B被Y拒,被X录取。表面上看,这些现象貌似是由RP因素引起的,但其根本原因实则在于不同学校对各个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对申请者的评判标准不同。明白这点后,下文将提及的各种堪称奇葩的申请结果也就不会让你张目结舌了。另一方面,你自己以后在选校的时候,也一定要不竭余力地打探各种情报,认认真真地了解好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项目青睐什么样的申请者,这非常重要!

三 需要在申请前想好的几个问题



在出国留学前,我们往往会纠结于以下几个问题

1 出国PhD or 保研?

这是很多PhD申请者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毕竟,大部分敢于申请PhD的同学应该也都能拿到保研名额,甚至是外保名额。那么,问题就来了,我是放弃白送上门来的保研名额,在国内念所好大学, 还是放手一搏,尝试申请国外PhD?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career goal,我们应该依照自己的future plan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换句话说,你必须找到自己的世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如果以后还是打算回国找工作,那么即使你就读的美国大学很好,可能回国后仍然会因为缺少人脉及适应不了国内的环境,因而竞争不过国内名校的毕业生;如果以后想出国移民,那北大清华的名头可能还不如美国的一所普通大学;如果只是想赚大钱,那么呆在国内同样也可以实现,没必要跑到美国闯荡;如果不光想赚大钱还想拥有非常高的生活质量,与世界最前沿接轨,同时不惧各种排山倒海而来的压力,那就出去闯荡下吧。这里我再对暂时有志于学术的同学提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如果你未来想在统计学的学术界混,我还是建议你要去美国。因为现今美国在统计界的地位绝对是一家独大的,中国和美国在统计学术领域上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我国的统计学研究不是特别成熟,很多方向都没有太多的人在做。虽然这一两年我国已经开始大幅度重视统计学的发展,不过想真正达到成熟恐怕还需要等个十来年。

2 中介or DIY ?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DIY。
我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有必要考虑找中介:一种是初中生申高中或者高中生申请本科;一种是由于各种其他原因,导致大四上学期异常忙绿,没有充足时间DIY。除去这两种情形,我强烈建议DIY。如果练这点小事都办不了,出国也没啥必要了。中介能帮你做的,无非就是制定计划,定位选校,撰写文书,代你网申,套磁辅助,面试辅导,签证指导而已。现如今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留学论坛这个资源。论坛里全都是你的战友和一些非常无私的前辈前来亲自指导,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绝对能让你对出国留学的认识迅速上升一个层次,甚至在你所申的具体领域里,你知道的比中介还多。所以制定计划,定位选校,代你网申,套磁,面试,签证啥的都没啥用了。这么一来,中介能帮你干的就只剩撰写文书了,可你要明白的是,一,中介收费往往在4万上下,收这么多钱就给你写几篇破文书,非常不值。二,中介的写手们水平参差不齐,我也有幸拜读过一些,有的还真就和大家的托福作文不相上下。综上所述,我强烈不支持找中介。顺便说一句,润色文书的话可以考虑找个专门的文书机构,收费一般是一篇文章不到1000,质量也比中介的好多了。这个在后面讲文书的时候还会介绍。

3 本科毕业出国or 国内读完研究生再出国 ?

先说说大陆本科生申美国PhD的三种途径。1,小本--PhD 2,小本--海硕--PhD 3, 小本--大陆硕--PhD。如果第一条走不通或不好走通的话,后两种也是可行的。家里资金充足的话建议第二种,不想浪费家里钱财的话可以考虑最后一种。

第二条路也分两种情况,小本-海硕-本校PhD;小本-海硕-外校PhD. 前者往往不必读2+5年就能读完,后者PhD必须从头读,所以往往需要七年才能读出来。实际上,这也给大家提供了一条很实际的道路,如果你的本科背景不足以让你申请到一个满意的Offer, 那么这条路可以尝试下。要注意的是,如果打算走这条道,一定要申请那种比较适合于做PhD跳板的项目,后面选校部分里我也会做详细的介绍。

但接下来就要注意了,走第二条路的往往都是第一条路失败了之后才屈尊第二条路的。而走第三条路的根本就没有机会尝试第一条路!所以往往这时候你需要对自己做一个评估,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以本科背景申请到一个全奖Offer。大陆研究生申请比本科生申请的优势主要在于一,研究生阶段去所好学校的话可以弥补本科毕业学校上的劣势;二,更容易要到私推;三,科研方面,更容易做出一些成果。缺点则在于:其一,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外还得从头读PhD,所以往往总共需要2+5,或3+5年才能读完;其二,在国内呆久了,出国的动力还能不能保持也难说。所以,做出最终的选择还是相当tough的一个过程,我在此也只能简单介绍下利弊,具体的抉择还需你们依照自身情况认真考虑。

四 选校



接下来进入到了本文最重要的环节,选校。一般来说,传统出国名校的申请者们,由于往往可以借鉴他们学长学姐当年的选校策略,且对各个项目的质量,申请难度,对其学校的友好度等都有很好的了解,因而他们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一份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选校名单。而咱们非传统出国名校的同学,由于对各个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设计选校策略,而且即便如此,由于对一些项目的了解不够深入,最后设计出的选校名单常常还是会非常不合理(主要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低估了统计PhD项目的申请难度,导致申请的顶尖项目多的离谱。当然,也有部分人过于保守,导致保底校选的太多)鉴于此,我打算用比较多的笔墨来介绍选校,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方便大家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合理选校名单。(注:这一章节的内容一部分取自我自己申请的经验,一部分取自大量网友们的帖子和文章,所以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性,只是一家之言,有的内容可能还会引起争议,还望海涵)

先说说选校前必备的一些常识。以下所罗列的这些知识往往都是申请者在申请之前所不了解的,尤其是1,5,6条,它们可能会和你之前所想差别很大(至少对当时的我来说是的)

【1】 如果申PhD, 且以后想在学术圈内混,那就主要看专排,而不是综排。我觉得两者的重要程度比甚至可以达到9:1。一个专排10+,综排100+的学校应该比一个专排40+,综排10+的学校更值得你去读。

【2】 申请成功的难度和项目的专排不一定成正比。它与综排也有很大的关系,例如Cornell, Columbia, Yale, 虽然这几个项目的专排都在20开外,但申请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甚至可以比肩Top10的项目(结合1,2两点,不难得出结论,专排高,综排低的项目应该是我们的主攻对象)。还有个别的项目,对大陆申请者不是特别友好,例如CMU的PhD项目。总之,选校前一定要对每一个项目都做好充足的情报打探工作。

【3】 统计系研究生往往都是第一年一起上课,第二年开始选方向,选导师。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话,我建议你申请一个比较大的系。这样一来,在以后定方向的时候,你的选择会更多。如果你现在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方向,那么选校时除了要考虑项目的专排,还应该考虑这个学校在这个方向上的实力。

【4】 地理位置在选校时的影响,没有Ms那么大。毕竟PhD今后找工作不一定就在你就读学校的那个州。即使所处学校太热或者太冷,也别太在意,室内都有暖气和空调。再者说,我们去那儿是吃苦的,不是去享受的,所以没必要非气候适宜的地方不去。

【5】 统计全奖PhD与自费Ms申请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尤其是对于咱们非传统出国名校的同学而言。即使能砍下top10的Ms自费项目,也不一定能够拿下一个top30/40的全奖PhD项目。另外再强调一次,Ms申请和PhD不同,招生委员会对本科毕业学校往往不是特别看重,所以只要硬件足够好,咱们同学可以大胆地申请排名靠前的Ms项目。

【6】 和其他理工科相比,统计PhD比较容易读下来,学生一般都可以在五年内毕业,且毕业后就业率很高,收入也比较可观。但与之相对的是,许多非数学/统计专业的本科生也开始涌入到申请的队伍当中来,再加上大批海本,海硕的杀入,导致申请难度逐年增大。从近几年的情形来看,统计PhD的申请难度已经几乎跃居所有理工科之首。与其他理工科专业相比,统计学院往往比较小,所以每年发的Offer并不多。大部分学校给大陆小本的Offer可能也就是个位数而已,有的甚至只给两三个。但申请统计专业的人却着实不少。举个例子,今年PSU的PhD和Ms的申请者总和超过了480,(我猜测咱们同胞估计得占到其中的一半以上)而且,这些申请者的实力都非常强劲,除去传统出国名校的那些同学,剩下的PhD申请者往往也都有很出色的硬件条件(GPA>90,GRE>1400,IBT>105;事实上,GRE>1500和IBT>110的也大有人在),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所以,如果最后能顺利拿到一个top50的全奖PhD项目,就已经证明你相当优秀了。

【7】 专业排名主要代表PhD项目的排名,不代表Ms项目的排名。要想了解Ms项目的好坏,一方面可以参考其申请难度和招生人数,另一方面可以参考此项目毕业生的未来去处。

接下来说说我当时的选校方略,供大家参考。(我当时的选校名单从9月份的初版到10月底的最终版,已经记不得变了多少次了,毕竟当时对各个学校的申请难度缺乏充分的认识,经常是在某个帖子里看到这个学校好申请,就选上了,在另一个帖子里又发现这个学校很难申,便划掉了。总而言之,选校是个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也是申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一定要沉下心来慢慢来)

我的大体方略就是,主申PhD,拿Ms项目保底.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拿Ms保底而不是拿比较靠后的PhD项目保底?原因有二:1,排名靠后的学校往往也穷,拿不出钱给你发奖学金,所以保不了底;2,专排7,80+,综排100+开外的学校就算真给了我Offer, 我也很有可能不情愿去,记住保底校要选那种自己心甘情愿去的项目。

有了大体方略后,我的名单就逐渐定下来了

冲刺校5所 (Top20的PhD项目)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中档校(Top20-Top60的PhD项目外加几所非常好的Ms项目)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保底校(几所Ms项目)
Ms@Purdue Ms@Rutgers Ms@UIUC

值得注意的是,Purdue和Rutgers的PhD项目申请失败后,他们会自动把你放到Ms项目的候选名单里,如此一来,申一个项目就起到了申两个项目的作用,非常方便。

接下来我会将美国的一部分Top55的统计项目及申请难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供大家选校时参考。(注:专业排名取自US news 2010年统计专业研究生院排名,该排名是将统计PhD项目和生统PhD项目放在一起的排名,且最高学位授予Ms的与和隶属于其他学院下的统计项目不参加排名。也就是说有些学校的统计项目,并没有被包含进去,例如Princeton, Brown, Delaware, Maryland等。大家在申请PhD/Ms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他们。综合排名则取自于US news 2012美国大学排名)

如果你想了解每个项目更详细的信息,推荐你

1 去每个学校的官网仔细研究,有不懂的问小米。
2 很多在校学生都写过关于他们系的介绍,这些文章非常建议大家读读。如果有认识的学长或者学姐恰好在那个学校,那就更方便了,可以直接从他们那里打探消息。
3 在各大留学论坛发帖讨论,不过大家的回答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要理性看待。

Stat@Stanford(斯坦福大学)(专排1 综排5)
Stanford和UCB作为统计界公认的泰山北斗,其实力远远凌驾于其他所有学校。其PhD项目的申请难度属于逆天级别的。大陆小本背景被录取的的往往都是牛校里的神牛。

Stanford的Ms 项目要比其PhD项目好申很多(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每年能申上这个项目的也能算的上是牛人了)。如果你的硬件条件非常优秀的话,可以一试。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Stat@UC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排2 综排21)
同Stanford, 系里大牛云集,想申这家的PhD也是难于登天,他们家听说只青睐PKU的学生,非PKU的大陆毕业生鲜有人去。

今年之前,他家的硕士项目极其难申(不过有奖),每年只在全球招几个人,传闻申请难度不亚于PhD项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他们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时间缩减至了1年。从录取者的背景来看,申请难度好像比前几年有所降低。因而,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话,一定要好好了解下最新消息,千万别参考之前几年的信息了。

Biostat@Harvard(哈佛大学)(专排3 综排1)
Biostat@UW(华盛顿大学)(专排3 综排42)
Biostat@JH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专排3 综排13 )
Stat@Harvard(哈佛大学)(专排6 综排1)
他家的牛人也很多,比如Professor Meng和Professor Liu两个COPSS奖得主。PhD项目咱们就不要奢望了。关于他家的AM项目,我不是很了解,但有消息表明,他家的就业情况也是非常好的。今年已知有非传统出国名校的强人拿下了这个项目的录取。

Stat@UChicago(芝加哥大学)(专排6 综排5)

个人感觉他家统计系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Stat@UW(华盛顿大学)(专排6 综排42)
感觉他家生统的名气远大于统计。前几年的时候听说对大陆不是很友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当然了,这个也属于咱们不能染指的级别。他家今年也对Ms项目进行了改革。

Stat@CMU(卡内基梅隆大学)(专排9 综排23)
CMU是CS的老牌名校,所以他家的统计也比较偏计算机,做Machine Learning的教授比较多,也属于咱们不可染指级别的。而且,他家好像不大喜欢招中国人。硕士项目不了解。

Stat@Duke(杜克大学)(专排10 综排10)
他家Bayes方向超强,应该全美第一。与UNC, NCSU组成北卡铁三角,地理位置自然也没的说,而且还是NCAA老牌牛校。今年已知给了东南沿海某传统出国名校一个Offer(有内推)。也属于咱们不可染指级别的。

他家2011年开了一个新的Ms项目,是由经济学院和统计学院联合办的,叫Statistical and Economic Modeling,招的人不多,有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他家官网上了解下。

Biostat@UNC(北卡大学教堂山校区)(专排10 综排29)
Stat@NCSU(北卡州立大学)(专排12 综排101)
和Top10的顶尖项目相比,我感觉,这个学校稍微容易申请一点,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申请难度仍很大。今年我申了这个项目,不过被拒了。NCSU拥有全美第一大的统计系,方向非常全,与Duke, UNC组成北卡铁三角,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由于其与工业界联系紧密,还是SAS的大本营,所以他们家的很多PhD毕业生最后都去了Industry工作。他家统计系在他们学校的地位很高。举个例子,NCSU研究生院要求TA申请者的IBT口语必须达到23分,而NCSU统计系在F&Q里却告诉申请者,即使你的口语没达到23分,也可以申请TA,可以无视研究生院的规定。还有,他家申请是纯网申,不用邮寄申请材料。

虽然他们家系很大,但Ms项目招的大陆学生非常之少,不建议大家申。

Stat@TAMU(德州农工大学)(专排12 综排58)

下面介绍下我未来5年的母校Texas A&M University。

今年申请,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选了五所Top20的冲刺校,本来也没对他们抱什么希望,毕竟从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来看,非传统出国名校的申请者要想拿下Top20的Offer,希望非常渺茫。正因如此,所以最终能够拿到他家的Offer,我感到异常惊喜和满足。(另外四所冲刺校,有三所已然悲剧,另一所也凶多吉少)。通过这次申请,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选校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添加上几所希望渺茫但仍不为零的Dream级学校。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Biostat@Umich(密歇根安娜堡大学)(专排12 综排28 )
Stat@Upenn(宾夕法尼亚大学)(专排12 综排5)
统计PhD项目设在沃顿商学院下,每年貌似只在大陆招一个人。申请难度极大,应该可以算得上是Top10外最难申的项目。

Stat@UWM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专排12 综排42)
威斯康星的数学与统计都相当牛。统计系所做的研究比较偏理论,传闻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TA工作相当辛苦。前几年好像由于财政不大景气,发了不少PhD AD。不过今年听说给大陆一口气发了十多个Offer。申请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他家负责大陆方面招生的是Zhang zhenjun,以前的传统听说是每年都会给大陆神牛们送一批Offer,而那些神牛们往往最后又总是把他家拒掉。

下面介绍下他家的Ms项目。这个项目挺精致的,非常理论,很适合作为PhD跳板,不过想直接转他家PhD, 按他们招生委员会的说法,还是比较难的,概率不到10%。这个项目的申请难度在Ms里算是非常高的,每年给大陆的Ad不多, 今年我有幸拿到了一个。比较奇葩的是,今年有人都拿了Stanford的Ms录取,居然还被他家拒。这再次印证了我之前的观点,不同学校对申请者的评判标准不同。此项目出结果比较早,大概在2月初,因而也是我的第一个Ad。

Biostat@UC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排 17 综排21)

Stat@Umich(密歇根安娜堡大学)(专排17 综排28)
PhD项目申请难度相当大,会有面试。偏好大陆传统出国名校的本科生。

Stat@UMN(明尼苏达双子城大学)(专排17 综排68)
地处明尼苏达,气候非常寒冷。UMN也是统计传统牛校,研究方向比较偏理论。PhD和Ms今年招的人都不是很多,很多背景不错的强人都收到了拒信。他家还是比较偏好大陆那些传统出国名校的毕业生。他们2月份的时候发了一批Offer和WL,我是四月份的时候拿到的拒信。总之,这个项目申请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大家谨慎选择。他家也是纯网申,不必邮寄材料。

Stat@ISU(爱荷华州立大学)(专排20 综排97)
地域偏僻,系很大,方向非常全。前几年也曾是Top10的级别。我今年收到了他家的拒信,感觉这个项目应该还是比较偏好大陆传统出国名校的本科生。大家要申请的话,恐怕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Stat@PSU(宾州州立大学)(专排 20 综排45)
在州立大学里,PSU算是非常杰出的了。他们统计系做的东西偏理论。负责大陆方面招生的是Professor Li Runze。 除了学术套,其他类型的套磁信他大都会自动转给小米,我就享受到了这个待遇。他家也是偏好大陆传统出国名校的本科生,我今年以身试法,验证了这点。2月25日那天和一大批人一起收到了他家的firm rejection, 连WL的名单都没进。申请难度看来相当大。对了,他家的PhD项目和Ms项目是一起审核的,如果被拒的话,说明你两个项目都不够格。

Stat@Columbia(哥伦比亚大学)(专排 22 综排4)
PhD项目申请难度极大,不建议。他家的Ms项目申请难度较低,每年发的Ad很多,可以用来保底。不过今年好像他们家的录取标准也稍微提高了一些。

Stat@Cornell(康奈尔大学)(专排22 综排15)
PhD项目申请难度极大,不建议。

Stat@Purdue(普渡大学)(专排22 综排62)
普渡的统计系也相当大,方向非常全,是个传统牛系。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做Computational Finance,跟金融数学有一定的联系。我觉得,他家统计系的申请有两个优点,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Purdue的Ms项目不是太难申请,如果你的硬件指标比较优秀的话,应该可以拿下Ad。

Biostat@UMN(明尼苏达双子城大学)(专排22 综排68)
Stat@UNC(北卡大学教堂山校区)(专排22 综排29)
统计老牌牛校,与Duke,NCSU组成北卡铁三角。巅峰期时绝对有Top10的实力。但是近年来,由于大牛教授的调走,使得他们在统计方面的地位有所下滑(听那儿的统计系本科生亲口说的),不过他家的生统项目仍然非常出色。虽然统计系地位有所下滑,不过他们的审核标准仍然很高,在没有内推的情况下,大陆小本要想申他家PhD项目,难度极大。他们家负责大陆招生的老师是Ji chuanshu。UNC也是NCAA传统名校,是迈克尔乔丹的母校。

他们的Ms项目口碑还是比较好的,偏理论,可以作为转PhD的一个好跳板。三月中旬左右发了一批Ad,从录取者的背景来看,这个项目的申请难度不如UWM。

Stat@OSU(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校区)(专排27 综排55)
强烈推荐大家申请,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三月中旬左右,学校里的研究生院会对各个学院的提名者进行筛选,最后剩下来的才能拿到Fellowship。由于他家的Phd Ad听说发的不少, 所以大家也可以考虑先自费过去读一年,第二年争取奖学金。

他家负责招生的是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也可以提前和她先套套关系。OSU这个系挺大的,各个方向还是比较全的。OSU也是NCAA传统强队,是格雷格奥登的母校,整个学校非常大,里面有很多咱们中国同胞。

Stat@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专排27 综排25)
他家的统计比较偏计算机方向,挺喜欢招CS专业的本科生的。不过要提醒大家,这家的PhD项目申请难度极大,不建议大家申请。

Stat@UFL(福罗里达大学)(专排27 综排58)
地处福罗里达州。我不是特别熟悉此项目。不过据我了解,今年至少有两个非传统出国名校的硬件背景非常出色的申请者,砍下了他家的Offer,说明他家对本科毕业学校也不是特别重视。有一种说法是他家比较控GPA,不知道是否准确。大家如果感觉自己背景非常优秀的话,可以尝试下。他家的项目是Ms和PhD一起招的,都有奖学金,两年后不读PhD直接毕业,也是可以的。

Biostat@UWM(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专排 27 综排42)
Stat@UC 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专排 31 综排38)
加州系列学校之一,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都非常优越。这个项目也相当不错。不过由于加州系列学校近来普遍比较穷,所以给的Offer也不多,而且偏好大陆传统出国名校的毕业生。我觉得大家而言,这家的申请难度很大。而且他家网申时还要介绍下自己之前的TA经历。

Biostat@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专排31 综排25)
Biostat@Columbia(哥伦比亚大学)(专排33 综排4)
Stat@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专排33 综排45)

他家PhD项目的TA对口语要求比较高,官方规定IBT口语要达到24分以上,还要求三封推荐信里至少有一封必须提及你的英语口语水平,另外申请的时候,好像也需要介绍你之前的TA经历。如果你对自己的口语非常有自信,我觉得可以去试试。

他家的Ms项目近几年广发Ad,申请难度比较低,一向是广大申请者们的保底选择。

Stat@UIowa(爱荷华大学)(专排 33 综排71)
精算和统计放在一起的一个系。绝对的TOEFL控,他家的统计ms项目都要求申请者IBT成绩达到105分。想做PhD TA的话,IBT必须达到110,注意了,这个规定在他家官网上没有提到,是前几届失败者通过问小米问出来的。我也不清楚是真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还是小米敷衍他们的借口。印象中网申时好像也得填一张介绍自己TA经历的表,这个真记不大清了,反正最后没申。建议IBT没110的最好不要冒这个险。但如果你的IBT上了110,我建议你最好申请一下。毕竟他们学校通过IBT这一项刷下去不少牛人,所以你面对的竞争应该会小很多。

Stat@Yale(耶鲁大学)(专排33 综排3)
非常小而精致的一个系,虽然专排不是很靠前,但综排毕竟摆在那里。申请难度极大。不建议大家尝试。

Stat@Rutgers(罗格斯大学)(专排37 综排68)
Rutgers把统计和生统合在了一个系里面。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相当好,是药厂的聚集地,而且离金融中心NYC也近,所以毕业生(PhD和Ms项目)的就业情况都非常不错,尤其是生统方向的就业。他家的PhD项目比较青睐于大陆传统出国名校的毕业生,而且建议申请者有Math Sub成绩。对大家来说,申请难度还是很大的。不过即使申不上PhD的话,学院也会自动把你放在Ms项目的候选人名单里。

他家的Ms项目不是很难申请。虽然官方要求IBT口语需要达到23分,但好像并不是特别硬性的规定,之前也有口语不到23分却拿到Ad的先例。

Biostat@Emory(埃默里大学)(专排38 综排20)
Stat@Rice(莱斯大学)(专排38 综排17)
地处休斯顿,整个学校非常非常小,本科生加研究生还不到6000人。他们系的生统方向很厉害,不过重点是,他们很少招大陆背景的学生,所以直接忽略掉吧。

Stat@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专排40 综排128)
不是特别了解这一个项目。目测地理位置和综排都有点恶劣,不过这个系听说还是很不错的。官网上说TA申请者,IBT口语成绩需要达到23分,不知道是不是硬性的规定。如果有对这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别的渠道了解下。个人推测,申请难度应该不会太高。

Stat@FSU(福罗里达州立大学)(专排40 综排101)
地处福罗里达州。我也不是特别了解这个项目。据我所知,今年至少有两个非传统出国名校的强人砍下了PhD项目的Offer,如此看来似乎他们学院对申请者的本科毕业学校也不是特别看重,所以建议大家可以申请试试。

Stat@Uconn(康涅狄格大学)(专排40 综排58)
他家的统计系不是特别大,不过实力特强的。PhD项目的录取流程大概是这样的:2月底的时候他们学院会发一批Ad。所有拿到Ad的同学如果想要争取TA名额,必须参加3月16日的一个口语考试,如果口语考试成绩达到了规定的分数线,就可以拿到奖学金。也就是说,拿到Ad之后,再竞争奖学金主要就看申请者的口语功底了。所以,硬件背景不是特别突出但口语比较突出的同学,我建议可以申请他家试一试。

Biostat@UIowa(爱荷华大学)(专排40 综排71)
Stat@MSU(密歇根州立大学)(专排44 综排71)
他家的统计和应用概率是在一个系里面的,研究方向比较偏理论。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家比较喜欢招收有研究生背景的学生。换句话说,如果你以一个大陆小本的背景拿到了他家的Offer,那么你应该还能拿到比他家更好的项目的Offer, 所以不是很建议大家申请。从他们家学生的资料来看,似乎和北师比较友好。事实上,今年北师的本科毕业生也有人拿到了他们家的Offer。

Ms项目不是很了解,不过从今年各大论坛反馈的情况来看,发的Ad比较多,目测申请难度看来也比较低,可以作为保底的选择。

Biostat@Boston(波士顿大学)(专排45 综排53)
Stat@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专排45 综排58)
不是很了解这个项目。是个非常小的一个系,老师一共就六七个人。招的人也很少。但今年报的人超多,导致他们家直接忙不过来了。

Biostat@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专排45 综排58)
Stat@GWU(乔治华盛顿大学)(专排48 综排50)
同MSU,喜欢招有研究生背景的申请者,而且偏好程度比MSU还严重,强烈不建议大家申请。今年Ms项目发了大批的Ad,个人认为申请难度也挺低的,适合拿来保底。不过由于他家位处首府华盛顿,所以生活费比较高。

Stat@Northwestern(西北大学)(专排48 综排12)
成立时间不是很长的一个系,系不大,所有老师加起来刚十个。每年招的人都很少。由于综合排名很高,所以申请难度也不算小,今年有不少牛人都没能拿到这家的录取。今年我很有幸的拿到了他家的面试,最终也成功拿到了Fellowship(私立学校就是好,Fellowship直接由学院决定,不通过学校的研究生院)。顺便提一句,小系也有小系的好处,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faculty接触,而且系里的同志们关系非常近,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家纯网申,不用寄任何材料。毕业生就业情况很不错,大部分都去了工业界。

Stat@UGA(佐治亚大学)(专排48 综排62)
虽然申了这家,不过还真的不是特别了解。拿到TAMU的Offer之后就把他家Withdraw了。

Stat@Mizzou(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专排48 综排90)
第一家给我面试的学校,而且还给我提名了Fellowship,可惜的是最后没有被学校批下来。除了Fellowship,他家的奖学金形式还有grader position(减免学费加$8000/year),第一年后会有一个口语考试,如果通过的话可以升为TA,工资也会涨。在这里就顺便给她家做做广告吧。Mizzou是全美最轻松的大学,她家统计系在中国大陆的招生由Professor Chong He负责,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一个老师。面试是用QQ进行的,据她介绍,当年US News排名的时候,因为一些评估数据没有被考虑到,才导致他们家被排到了这个位置,事实上,他们家的排名应该高于48,而且最近几年她家进步很大。Mizzou比较厉害的方向是Bayes(有人称他们学校是“小杜克”)和Biostatistics, Bayes方向有Professor Sun Dongchu坐镇,Biostat方向上有Tony大牛。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家PhD项目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当上了faculty。

Stat@VT(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专排48 综排71)
VT的名气感觉主要来源于两次枪击事件。他家统计系每年都会发不少PhD的AD。大概是比较穷的原因,他家的Offer好像也不是很多,自然也不好拿。还有种说法是,今年根本就没发Offer, 录取不分Ms和PhD, 过了第一年qualify以后才有可能有funding。

Stat@Southern Methodist Univesity(南卫理公会大学)(专排53 综排62)
不是很了解这个项目。

Biostat@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专排53 综排NA)
Biostat@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专排55 综排NA)
Stat@UCSB(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专排55 综排42)
加州大学系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没的说。他们家是把统计和应用概率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比较精致的系。里面的老师很多都进行financial mathematics的研究。这个系每年在大陆招的人相当之少,而且还比较偏好中科大的学生。个人感觉申请难度很大。今年我申请了他们家,不过一直没给我来音,估计是被默拒了。后来拿到TAMU的Offer之后,便把他家Withdraw了。

最后再强调几点:

1 如果主申Ms的话,不必将自己的选校范围局限于这些有专排的学校,毕竟很多不在这个名单里的项目也非常好。这就需要你进行多方面的情报打听和搜寻工作。
2 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情报打探工作,每年学校的招生计划都会进行一些变化,项目本身可能也会发生改革,所以不要总依赖于前几年的数据和资料。
3 还是那句话,在真正申请的时候,很有可能你认为自己会被其录取的学校最终把你拒了,而你认为没有希望的学校却把你录了。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猜透招生委员会他们的心思,只能尽可能地通过录取者和淘汰者的背景,近似地推测他们的选人标准。这一点无论是PhD申请还是Ms申请,都适用。

五 申请攻略



在这一章里,我将介绍留学申请后期的基本流程(从选校结束开始)。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主要侧重于谈自己的一些经验。所以建议你在读以下内容的同时,最好再参考下北大的飞跃手册和交大最新版的留学申请手册,这两本书在网上都能下载到,包含的内容非常详尽,虽然部分已经过时,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1 文书撰写
统计PhD的申请者需要撰写的文书主要就是PS,CV,RL,不需要Writing Sample和Research Proposal。PS,CV和RL三者的关系是:CV是RL和PS的提纲;PS和RL互为补充,交相呼应,共同将CV里的条条框框用活灵活现的语言展现出来。因而,我建议大家先解决CV

(1)CV

要解决CV,首先需要回忆自己这三年来都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了帮助大家入手,我首先介绍下我CV里包含的内容,大家可以按照这些内容来回忆。
1.1 Research Interest: 研究兴趣,如果暂时没有的话就不用写
1.2 Education: 教育背景,这块里面主要介绍你本科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三年的Overall GPA和Major GPA(可选),如果Rank高的话,也可以写上。
1.3 Awards: 所获奖项,捡着最重要的写。这里提醒一下,有些奖项后面可以附带上一定的介绍,好让他们知道想拿这个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具体要写多少奖项,可以依你后面的内容而定。整个CV最好控制在一页纸内,如果后面内容多,这块就少写点,反之亦然。因此,建议大家最后完成这一部分内容。我当时就是通过删减奖项数目将CV控制在一页纸以内的。
1.4 Research Experience: 研究经历,这块千万别就写个几几年到几几年参加了某某项目就完事了,一定要写清楚你在这个项目中做了哪些事,起到了什么作用。但也不用太啰嗦,一个要点占一行即可。
1.5 Internship Experience: 实习经历,没有的就不用写了。实习经历在统计PhD申请中基本没什么用。
1.6 Publication: 发表论文。这里的格式可以仿照美国大学那些教授他们自己的CV
1.7 English Proficiency: GRE和IBT的分数
1.8 Computer Skills: 掌握的电脑软件和编程语言

这是我CV里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也可以添加一些你自己觉得比较有用的东西,比如海外交流经历,志愿者经历,学生会经历,爱好特长什么的。不过我觉得,PhD申请者们的CV,最好还是应该偏学术点。

基本内容回忆完毕后,就可以动工了。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用Tex而不是Word。原因并不在于美观(毕竟里面也没啥数学公式)而在于
【1】 看上去比较正规,学术,而且可以表明下你会用Tex
【2】 让教授产生一种亲切感。你可以去看看美国教授们的CV,清一色都是用Tex做的。为了让他感觉更亲切,你甚至可以和他用一样的模板,一样的字体。当然,我最后没有采用他们的模板,而是在网上选了一个比较符合我审美的模板。

(2) PS

比较正确的叫法是SOP(Statement of Purpose),it mainly describes your background, your reasons for wishing to pursue a graduate degree in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Rutgers University, and your career objectives upon graduation.(以上选自Rutgers的要求,其他学校也都大同小异),要求说的很明白,SOP里要包含三样东西1 Background 2 Reason 3 Future Plan, 因此我们的SOP也应该围绕这三样东西展开。下面我大体说一下我的SOP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强调下,我在这里介绍我SOP的结构,只是想给大家一点启示,大家切勿偷懒省事,大量借鉴!一定要自己亲自构思,写的有自己的特色。)

我的第一段首先讲了我在2011年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优秀大学生数学夏令营,期间有幸聆听了统计大师Professor Fan Jianqing的报告,这个报告使我对统计的兴趣达到了顶峰。

既然11年暑假达到了顶峰,那么兴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于是第二段我开始倒叙。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第六段就开始讲去你们家的原因了。我是这么说的:我发现啊,我们国内这两个领域做得不大给力,不如你们大美利坚,尤其不如你们学校,你们学校可真是太虎了!然后就开始blablabla吹捧他们家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适合我。

第七段就是Future plan. 在这一段里我又表现的很爱国,说,祖国统计界一日不兴,我便坐寝难安,所以毕业后一定要回国为我国的统计事业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最后还不忘再吹捧下这个学校,说,我坚信,你们学校优良的教育一定会帮我实现这个梦想!

最后的第八段就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我是非您家不去了。

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算大功告成了,大概900字左右。逻辑完整,条理清晰,而且把我想展现的优点都展现了出来。虽然每个学校都需要写一篇针对他们学校的SOP,但我觉得只要把第六段的内容稍微进行一些改动就可以了。注意一点,有几个学校会对字数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普渡要求300-500字。这时候就需要你删掉自己SOP里的一些废话,至于哪些话算得上是废话,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初稿完成之后一定要再改几遍。有的人改了十几遍,这我可受不了。我是自己先改了两遍,和同学互改了一遍,让一个美国搞统计的亲戚帮忙改了一遍(主要改了些用词,使之看上去更学术一点),最后找了家文书机构润色了下语言就Ok了。不过我感觉,和同学互相批改,完全没有必要。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太麻烦了,光研究自己的文章就已经够伤神的了,还要再研究别人的文章,岂不是累上加累?第二点更重要,在与同学互改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这么一种情况:你明明知道他这句话写的不地道,但你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改,才能使之地道。这就好比两个十级的新手再怎么努力也闯不过一个五十级的副本。我建议大家如果资金充足的话,可以考虑花钱找个文书机构帮你修改。这里我推荐shinewriter(咳咳,不是做广告),我感觉他们家改的质量挺好的,而且价格便宜,效率迅速,服务态度好。好像网上还有个优惠账号,可以便宜5%,你们可以找找。我用的是深度润色业务,按字数定价格的,我的文章大概是花了500多块钱,改的让我比较满意(注意,他们只给你修改语言和结构,不在内容上给你做任何修改)。他们改完后我拿来和自己的原文对比了下,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10级**和80级骨灰级玩家的差别。编辑们没有引入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进行了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些修改,但读起来味道立马就不一样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英文写作功底太差的缘故,所以彰显得他们修改后的文章非常出色)。另外,我不是很建议大家用原创写作和边交流边修改的业务,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而且价格还不菲。

有些学校除了让你完成一篇SOP以外,可能嫌你还不够忙,又要求了另外一种文书。这个文书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名字也不同。我申的学校里,UMN,UCSB,Northwestern都让写这篇文书了,下面我把他们三家的要求贴出来,大家可以看一看:

UCSB
Personal Achievements/Contributions Statement
UC Santa Barbara is interested in a diverse and inclusive graduate student population. Please describe any aspects of your personal background, accomplishments, or achievements that you feel are important in evaluating your application for graduate study. For example, please describe if you have experienced economic challenges in achieving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being financially responsible for family members or dependents, having to work significant hours during undergraduate schooling or coming from a family background of limited income. Please describe if you have any unusual or varied life experiences that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graduate group, such as fluency in other languages, experience living in bicultural communities, academic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ing on cultural, societal, or educational problems as they affect underserved segments of society, or evidence of an intention to use the graduate degree toward serving disadvantaged individuals or population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iversity Statement
The Graduate School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nsiders having a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 a key element to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its graduate students. Diversity presents itself in many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socio-economic status, race or ethnicity,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 nationality or place of origin, disability, unique work or life experience, etc. We invite you to use this space to tell us how you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your program an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he submission of this statement is optional for all applicants.(。。。刚发现原来不是强制的!)

UMN
Statement2
Enrolling and graduating a diverse student body is central to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s mission. Please write a statement that identifies the distinctive quali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 experiences you would contribute to your graduate program and to the education of fellow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You may wish to include examples that address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student body and illustrate your motivation to succeed by setting high standards for accomplishing intellectual and other goals, overcoming obstacles to achievement, and/or helping others to gain access to the resources necessary for success.
(please do not exceed one page in length unless your program has provided separate instructions)

鄙人是在写完SOP一个月以后的十一月初,开始正式网申的时候,才发现这些要求的。于是就随便应付了三篇上去,在此便不具体讲我的写作思路了,以免误导大家。不过,我的确觉得这东西在申请PhD上的用处不是很大。

(3) RL

正如前面所说,在拿不到牛腿或者私推的情况下,RL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申请材料,只要有即可。美国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一般也不会根据咱们大陆申请者的RL来筛选候选人。

先说说网申系统里的推荐信是怎么一回事。首先,你在自己的网申系统里填入推荐老师的邮箱,然后系统会让你选择是否放弃查看推荐信的权利,这里必须选放弃,不然就麻烦大了。确定之后,系统会自动往老师邮箱里发一封信,信里有一个网址,老师点击这个网址后,会进入评估系统,对你的各个指标做出相应的评价,给你打分,并提交推荐信。一般老师会将系统发的那封信转发到你自己的邮箱,然后你自己评估并提交推荐信,但有的老师会亲自对你进行评估并提交推荐信。如果遇到第二种老师,那么你就相对比较被动了,因为如果他比较忙碌的话,很有可能无法在截止日期前内给你提交推荐信。真碰到这种情况的话,你可以一方面有礼貌的提醒一下老师,另一方面给对方大学的小米解释下,大多数情形下,他们会给你多宽限几天。

这里再唠叨一句,推荐老师帮你提交推荐信完全是出于好心,不在他们的工作范畴内,有的时候你一个人申十几所学校,他们也得帮你提交十几封推荐信,是非常辛苦的,更何况老师们平时还肩负着很重的科研任务,所以一定要体谅和感激老师(当然了,大部分还是非常热情的,一般都会答应给你帮忙)建议大家最终拿到理想的结果之后最好当面告知并感谢老师。

最后说说推荐信的写法,一般情况下是你写初稿,老师帮你修改。我建议推荐信最好写在300字以内,内容就是以老师的口吻把你的优点描述一遍。我当时找了一个基础数学的老师和两个统计的老师。基础数学老师的推荐信强调我的数学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一个统计老师是我的项目导师,他的推荐信主要突出了我的科研能力;另一个统计老师的推荐信把我的其他优点都介绍了一番。推荐信就没有必要麻烦文书机构了,自己稍微修改修改就行,反正也不重要。

2 网申,寄送材料,GT送分

网申比较繁琐,往往第一家花的时间最多,之后便会越来越熟练。印象中Rutgers的网申系统好像是有点问题,有些内容填上去以后,再一刷新就没了,不必管它;Temple的PhD申请流程异常烦琐,强烈不建议大家申;OSU,PSU,UGA共享一个系统,所以共用一个账号;很多学校的申请系统都是用的Applyyourself模板,填了一个以后,后面的就都会填了;UCSB的网申系统简洁干净;TAMU纯纸申,无网申。

有的学校在完成网申后,还要寄送纸质材料。我建议用DHL,在我们那里的情况是,一个包裹大概是150元,三四天就送到。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在网上查询进度。如果几个人申同一所学校的话,可以考虑合寄,省钱。这里顺带提一句,在网申,GT送分和寄送材料的时候,你会充分体会到什么叫花钱如流水。之前成绩单盖章的时候你可能还会心痛那一份份盖章费,可当你真正开始申请的时候,你才发现,之前那些花费根本就提不上是花费。申请费平均大概80刀一所,邮寄材料就算75元一所的话(有的学校还会让你邮寄两份材料,一份给学校,一份给学院),再加上GT送分,每申请一所学校,大概的花费是将近1000元人民币,如果你申个15所的话,呵呵。

GT送分一定要提早,因为ETS的效率慢的惊人,往往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给你送到。还有,如果考Sub的话可以考虑将Sub成绩与General的成绩一起寄送,省钱。当然你也可以等Sub成绩出来后再考虑要不要寄,不过就得多花点冤枉钱了。

3 套磁

最有用的一定是面套。如果有美国统计系的教授来你们学校做报告的话,一定要抓住机会。另外,如果有美国统计系的教授去别的地方做报告的话,也可以选择专门跑过去面套。需要注意的是,面套的话,肚子里最好要有点货。

第二有用的是学术套。就是看看对方的论文,然后发封电子邮件和那位教授探讨交流下。但是大部分本科生估计都不具备这种学术能力,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个人感觉最没用的就是发没有营养的毛遂自荐的邮件了。我发了20多份模板套磁信,只有一封非模板回复(这已经出乎我意料了,如果我是那位教授的话,肯定就直接当垃圾邮件删了)。实在无聊的话也可以试试。

5 面试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统计PhD项目都需要面试。面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海面,一种是只给进入shortlist里的申请者面试。如果是后者的话,那拿到最后Offer的概率就相当大了。我总共参加了三个学校的面试,第一场表现的比较糟糕,第二场一般,第三场才真正找到感觉,但最后这三所学校我都拿到了Offer,所以说明成功率还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收到面试通知后,教授会给你指定时间或者给你几个时间段供你选择。准备时间往往是2到3天。当然也不排除有突击面试的可能。我觉得,如果有选择权的话,最好往后拖一下,这样可以留出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当然,如果你对自己很有自信的话也可以挑最靠前的那个时间。简单讲一下怎么准备面试。面试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见的问题,一种是教授随机问的。常见的问题在很多帖子里都有总结,例如为什么选我们学校,职业规划,简单讲讲你的项目,等等。这些问题一定要好好准备。尽量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面试前都准备好,然后不断地说,不断熟练,这样到面试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剩下的随机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你的CV来问的,所以要把CV上写的内容再顺一遍,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再想想面试官可能会就哪方面进行提问,并准备好自己的回答。最后剩下来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就没法准备了,只能凭临场发挥了。真正面试的时候,不必太紧张。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话,就大胆pardon。听懂问题以后,不要马上作答,边答边想,这样很有可能会卡壳;建议最好先在大脑里构思好大概思路,然后慢慢作答,把每句话都说清楚,让他们听明白,还要适当停顿,给教授们留下思考的时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在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教授会让你提问题,这些问题当然都要在面试前准备好,既不要太简单,显得你很没有水平,对他们系一点儿不了解;也不要太难,让教授很尴尬;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给教授留一个吹捧一下他们学院的机会。例如,你可以问,你们家和别的家相比,有什么优势啊?

最后说一点,千万别害怕对方学校来面试,来面试那是好事,一则说明了你被对方学校初步认可了,基本上可以确定一个Offer;二则免费给你提供了一个锻炼口语的机会。面试这种东西,绝对是参加的越多,表现的越好,越放松,越能收发自如,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六 杂想




前些日子,在怀旧心理的驱使下,我登录上了那荒弃已久的太傻账号。账号的注册时间,2006年8月19日,再一次将我的思绪拖回到了那个夏天,也是这个故事,开始的地方。

第一次接触那些抑或激昂抑或伤感但都精彩纷呈的留学故事的我,感觉那些人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如此的虚幻,如此的遥不可及;那时的我绝对不会想到,未来的某一天里,我居然真的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有了自己的故事,对后来者讲述。

可是他们的那些故事,却真的为我编织出了一个如雾般朦胧的梦,贯穿了我草长莺飞,呼朋引伴的六年青葱岁月。



六年里,沧海桑田,我和我们都变了很多。

六年前的我,还在化学那片沃土上徜徉,幻想着未来能在那个领域有所建树;而如今的我,却将马上奔赴大洋彼岸,在统计学的海洋里遨游。六年前的我,还坐在教室里接受着高中老师的谆谆教诲“要好好学习,不然你们以后就只能去山大了”;而如今的我,却已在山大这片校园里见证了整整四轮春夏秋冬,这里的一草一木,每间教室,每幢建筑,每张面孔,都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迹。六年前的我,还会因各种各样的挫折而难过很久;而如今的我已被打磨的更为成熟,可以更加淡然的看待人间之冷暖,世事之无常。

六年前的太傻寄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那里聚集了全中国最顶尖的一批本科精英,他们为留学这个梦想共同奋斗,携手前行;而如今太傻寄托已不复当年之兴,各种新兴留学论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这些论坛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留学资讯,帮助我们掌握到比前人多的多的留学信息,使我们对出国申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替我们将申请的道路铺的更加平坦。可是,我们却再也无法找到当初的那种美好。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论坛里或多或少的都充斥着浮躁之风,功利之心;那种对学术的纯粹,向往,却被慢慢掩盖。

可是,六年里,还是有很多的东西,一点儿都没变。

我仍然喜欢在万籁俱静的深夜里,打上一盏小台灯,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我仍然喜欢在每一次从自习室返回宿舍的路途上,细细品味今日所学的知识,内心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平静;我仍然继续在课堂上聆听教授对我们的期待,希望我们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仍然继续憧憬着能去更高的学府,与更多的强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仍然还是会因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感到微微不爽;我仍然还是会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掀起内心的阵阵涟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也依然有很多人还怀揣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没有在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当中仍然会有人选择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而不是在显示器前虚度光阴;我们当中仍然有会有人在每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选择与书本为伴而不是奔赴网吧歌厅电影院;我们当中仍然会有人选择数学仅仅是因为痴迷她的美,而不带一丝功利之心;我们当中仍然会有人一直都在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抵制低俗不堪的不良文化,远离拜金主义的不正之风;我们当中也仍然会有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净化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为了准备留学申请,我们可能放弃了很多。

我们可能放弃了很多回缤纷多彩的社团活动,我们可能放弃了很多次与战友们在DOTA中奋勇作战的机会,我们可能放弃了很多场与同学朋友出门踏青的旅程,我们甚至可能放弃了坚守了很长时间的一段爱情。

也许,没有出国这件事的大学生活,真的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它会更轻松,更潇洒,更梦幻。

但是,我们无怨无悔。

因为申请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东西。

第一次摸到红宝书的时候,我们往往斗志昂扬,想着赶紧把它攻克。接着,背了几个List之后,就开始感觉有点枯燥了,再然后,返过头去复习前面的List,赫然发现刚刚背的那些单词全都混了,这时内心就开始涌现出一种绝望之情了。就这样子,在和红宝书斗争了一个又一个白天黑夜之后,我们终于顺过了一遍。然后就是第二遍,第三遍;当你发现越往后,你顺的速度越快,记忆率越高时,那些压抑已久的郁闷和不快终将会被这轰轰烈烈而来的喜悦所彻底淹没。于是,我们的词汇量也成功的由6000上升到了15000.

第一次看到AW要求的时候,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毕竟当时写过的英文作文字数最多的好像也没超过200词,可突然间就被要求在45分钟内写出一篇长度接近600词,且题目往往还特别奇葩的Essay。于是我们开始不断地读别人的文章,钻研别人的文章,背别人的文章,可仍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下手,就这样我们便进入了最神奇的一个月,就是考前最后的那个月。在这个月里,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之前几个月往往是一篇文章都憋不出来,可是一到了这个月,我们却能做到一天写好几篇文章,而且所用时间越来越短,逐渐递减趋于45分钟,所写字数越来越多,逐渐递增趋近600字。当你在考前最后一周,成功的在45分钟内完成了一篇600+大作的时候,我们真的会以为这仿佛就是一场梦。于是,这之后我们再也无法把一篇英语作文成功地控制在200字以内了。

第一次做GRE阅读的时候,我们可能得花20分钟才能完全读懂长文章,然后再花5分钟才能做完题目。那时我们觉得要想在10分钟内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是断然不可能的。接下来又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掐表做题,我们发现自己居然真的可以做到用10分钟的时间读完一篇充斥着各种长难句,诡异词语,变态内容的长文章并且解决后面的题目。于是,当我们再次接触IBT阅读的时候,便可以一笑了之。

第一次跟对方小米发邮件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不停地推敲自己的语句,担心写的不够地道,担心他们会看不懂。而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来信往返,我们逐渐变得游刃有余,甚至在平时写文章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带出几句英文。

第一次被教授面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紧张的练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大脑里一片空白,可就是这样,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训练,我们终于做到了与教授们用英文正常交流,甚至还能时不时地开上几句玩笑。

申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迷惘无知,不知道如何入手,不知道如何选校,不知道如何写PS,CV,RL,不知道如何与教授套磁,甚至会在网申系统,GT送分上这些琐事上卡壳。可当我们真正完成了这些,然后驻足,回首,自己走过的那些道路时,我们会发现原来一切并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摸索,成功地攻克了这一个个关卡。

刚走上申请道路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孤军奋战,可是逐渐的,我们交到了G友,交到了T友,交到了飞友。于是我们不再寂寞,我们一路偕行走来。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那些人的名字,面孔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如烟般消散,但一回想起那段日子,那段时光,我们仍然会记起当初在一起时的那种感受。

在还没收到Offer之前,我们心中会忐忑不安。慢慢地,附近的同学,朋友,都拿到了自己的录取,忐忑就开始逐渐上升为无比的焦虑,我们每天早上七点总是会不自觉地从床上爬起,登陆自己的邮箱,然后满怀失望地再次睡去;我们总是会期待周日和周一赶紧过去,新的一个工作周马上到来;我们每次登陆论坛都会满怀压力,害怕面对自己邮箱空空如也可自己想去的学校却已然开始发放录取的现实;我们在给别人送上祝福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却始终布满了无边的悲悯和凄凉。这是整个申请旅程最后的一段路,也是最艰难的一段路。当我们终于看到标题上那个“congratulation”的时候,所有的阴霾,所有的悲凉,都会在那个瞬间被旅程尽头,那冉冉升起的太阳绽放出的巨大光芒所驱散。

真的,在申请的道路上,我们收获了很多。

它,教我们成长,使我们成熟。



申请已然结束,生活却仍在继续。

申请只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一个阶段,是我们通往自己最终梦想的一段旅程而已,它不是我们青春的全部,更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无论你是否拿到了通往你梦想学府的通行证,它都不会决定你最后的命运。正如高考一样,踏入名牌学府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高考失利也不代表你的人生从此就黯淡无光。要记得,最终决定我们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只要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依然在为之奋斗,我们终究会在未来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阳光。

七 致谢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在申请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给予过我帮助过的人们。

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感谢你们陪我一同走过申请的旅程,感谢你们在我申请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你们在我受到挫折打击时给我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LJ叔叔,在我申请的过程中,您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并费心帮我认真修改文书。

感谢L大神,每次看你的文章,我都能收获很多。感谢你,使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许我永远都不会达到你的境界,但我一定会为之继续努力下去。

感谢ZX同学,在我申请的时候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内部消息。

感谢在我申请过程中所有帮助指导过我的学长学姐,尤其是SRY学长,每次发邮件打扰你,你总能给我耐心回复。最终能与你去往同一所学府,我感到由衷的荣幸,期待与你在大洋彼岸的相会。

感谢抽出宝贵时间为我撰写推荐信的三位老师。感谢LYH老师,您是我大学里见过的讲课最好的老师,每次与您交流,我总能收获很多;感谢CZ老师,您是我大学里见过的对学生最认真负责的老师,在您身上我看到了对学术的执着;感谢SYF老师,您在我最危急的时刻毫不犹豫的答应做我的推荐老师,真的让我很感动。

感谢所有给我上过课的老师,在你们的课上,我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尽管我有时也会翘课,有时去上课也不听课~)

感谢北京新东方的四位老师,虽然你们讲的方法我在最终的考试中鲜有使用,但在你们的课上,我被你们的激昂所感染,坚定了我出国的决心。

感谢ETS,虽然我们大家经常在背后骂你们,但你们还是在关键的时候手软了,让我得到了出乎我意料的分数。

感谢Jay和其他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歌手,你们的歌曲陪我度过了许多难熬的自习时光。

感谢所有给我Offer和Ad的学校,不管我最终有没有去成你们家,能得到你们的肯定,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知足。

感谢所有陪我走完和走过申请旅程的战友们,你们当中有我的大学同学,中学同学,辅导班里的同学,还有更多是网上认识的,未曾见过面的朋友,有你们的陪伴,我在留学之路上不再是孑身一人。能与你们一起走过这样一段路程,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和开心。

感谢所有没出现在上面名单中的我的好友,能与你们相识,是我一生之幸。

最后感谢上天的眷顾,

让我这些年来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在二十二岁生日来临之际

我终于实现了

这个长达六年的梦想

跨越重洋,踏上新的征程。

---END---------
文中含有App暂不支持的附件,请到论坛下载
  • 205
128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