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硕士转专业申请统计

avatar 49842
Aragon
6630
19
稀里糊涂申请了一把, 回头再看看整个过程, 走了太多弯路, 几乎把各种申请误区走了个遍. 写个总结, 回顾一下.
1. 本科自动化专业. 大一时有理想有追求, 蹭数理基科的课, 刷学分绩, 年级第3. 后来当班长, 系学生会主席, 彻底偏离学术轨道, 基本不怎么上课... 考前大概2天1门课这样突击, GPA从95降到90, 最后排名15/178. 清华很多社工男也都是这么个轨迹吧? 家里非要让我出国, 我大二时早早跟风上了新东方, 后来在系学生会太忙, 就没好好背词, GRE直接就弃考了...

2. 硕士生物信息专业. 放弃GRE后决定推研. 误打误撞跟了现在的老板(当时想去的地方被排名更高的鄙视了), 进入了生物信息领域. 老板是20年前清华自动化的GPA第1名, 模式识别的博士, 后来做生物问题, 和师公(院士)建了我们实验室. 实验室现在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软硬件都是一流的, 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都是处处向国际一流实验室看齐. 老师们都有海外背景, 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是客座教授, 每个暑假都来讲课, 指导学生科研. 可惜自动化的本科生不了解这些, 一听说是生物就没了兴趣, 反倒是数学\生物\生医工程的本科生经常来我们实验室做科研, 混背景. 这些年申请结果的不完全统计: Harvard Stat offer x1, Princeton ORFE offer x1, MIT QSBi offer x1, Columbia Stat offer x2, USC Bioinfo offer x4, Duke CS offer x1, Duke Biostat offer x1, Yale Biostat offer x1, Columbia Biostat offer x1, JHU BME offer x1, Duke Biostat offer x1, U Mich Biostat offer x1, UCLA Bioinfo offer x1.
对于本科准备不足, 又想进top10的, 其实找一个实力雄厚的实验室读硕士, 再申请也未尝不可. 我还有1个本科同学, 也是硕士毕业后申请, 今年拒了ORC@MIT的offer, 去了ORFE@Princeton.

3. GRE
把GRE作为申请的重要指标是完全的误区! 对于PhD而言, 一篇质量上乘的paper或者牛推的影响力几乎等于300分. 6月在马来西亚考G, 让我错过了实验室里一位美国院士(我未来Stanford的导师)的暑期短课, 现在想想自己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是当时觉得听不听短课无所谓, GRE考高分才管用. 其实, 在课上好好表现, 拿下推荐信, 比GRE考800都管用.
我2011年1月开始准备GRE, 先报了6月在北京考. 25天背单词法过了红宝第一关, 然后不断反复, 单词背了20遍开始做题, 考前一个月大概是每天背3小时, 20个list的, 最后估计背了30多遍吧. 陈琦的要你命3000, 背了5遍. 其余就是练习黄皮书了. 我阅读没有按照新东方看结构看层次之类的方法, 就是文章从头读到尾, 全部记在脑子里, 然后去看选项, 正常1长1短阅读17分钟, 我在6月初练到了12分钟(短阅读2~3分钟), 一般错0~1个.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 退了北京的6G, 跑去了马来西亚, 非常轻松考了个720+800. AW只准备了10天时间, 请教了前辈高人, 估计是3.5~4的水平. 考试时issue发挥得不好, 最后3.5.
2011年11月还考了Math Sub. 准备了4天, 两个通宵, 900/910, 97%的percentile. 参加这个考试是Stat@Stanford要求的, 也是我弥补工科数学背景不足的权宜之计.

4. Toefl
一直是哑巴英语, 背GRE单词时图省事, 不念发音, 以至于toefl很多单词知道意思, 也能拼对, 就是读不出来, 听不懂, 让我托福准备进度非常缓慢. 奉劝后来人, 背GRE单词的时候, 能记读音就记, 或者可以先把托福单词过一遍, 再背GRE单词, 背得时候遇到托福单词就记发音. 我托福从2011年8月到12月, 前后考过4次, 第三战分数上了100. 阅读是GRE的底子, 每次都是29~30. 听力一战22, 饱尝哑巴英语的恶果, 二战之前狂练TPO, 25, 三战之前老托福听写了15篇, 29... 这个过程验证了, 听写是听力提升的最快途径... 作文还是GRE作文的思路, 每次27~28分, 三战时独立写作首句有个表达一时没想起来怎么写, 就先空着, 后面写high了给忘了... 结果24分, 险些害我总分没上100... 口语一直不肯下工夫练, 大约18~20的样子.
从我身边的样例看, 托福总分不如口语重要. 很多学校卡口语, 口语不好申不到TA, 面试的时候也很囧. 如果先G后T的话, 托福的练习应该从听写开始, 最后冲刺集中在口语练习上.

5. Research
我自己属于Research比较失败的案例. 进实验室之后老板分配了一个实验室之前没有任何积累的方向, 我干得特别辛苦, 也没有在申请前发出文章. 硕士准备申请的, 还是要选好方向, 最好是实验室已有的, 有博士在带的方向, 做些锦上贴花的工作. 发高水平文章也肯定是在实验室之前有积累的方向上. 本科准备申请的, 最好大一或者大二就能加入高水平实验室, 争取在大三时去海外实验室实习. 有科研经历, 尤其是海外科研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仅是背景提升, 也是推荐信的重要来源.
我研究生的时候担任辅导员, 带2009级本科生, 他们刚入学不到3个月, 就拉了个学生进入我们实验室. 他现在已经认识了实验室的两位美国院士(那两个院士听过他报告, 讨论过他的工作, 不定期有邮件往来讨论学术问题), 和USC Bioinfo的Dean混得特别熟悉, 也是推荐信的好来源. 他现在已经有一篇paper在准备. 2009级本科生在大二时, 我又拉进来一个, 刚刚拿下Stanford EE一个实验室的暑期实习项目. 本科生申请PhD, 越早开始科研越好, 越早开始积累国外的资源越好. 除了实验室科研, 海外交换也是非常好的接触机会.

6. Recommendation Letter
人脉最重要! 人脉是可以借用的, 更是需要经营的. 国内学生替老师提交推荐信的通病是格式不对, 内容空洞, 语法错误, 对申请完全负面效果. 有一份来自国外教授的推荐信, 很简单地就能让你脱颖而出. 混这类推荐信, 要不就是找自己系某个牛教授混实验室, 暑期求国内的老师推荐自己去国外. 要不就是做交换生. 如果没有这类机会, 至少找高人帮忙修改下推荐信吧.

7. 文书写作
我这个方面特别弱, 前后不到一周. 做得非常不好的是, 没有根据对方学校的研究兴趣调整自己的文书. 文书的核心在于将自己的软硬件和对方的人才需求match上, 而不是show off自己有多强.

8. 转专业和选校
我从Bioinfo跳Stat申请的原因, 一个是自己对数学感兴趣, 二个是Bioinfo选校范围不大, 专排好的综排很少有top, 和自己的名校情节冲突. 理性的选校应该是建立在大量信息搜集, 尤其是过往案例的了解基础上的. 我选校的策略非常二逼, 非常冒险: "保底校"申3所(Cambridge, Oxford, USC), 其余是top10, JHU, Berkeley, CMU. 然后就是rej哗哗的, 完全是给米帝捐资办学... 饱尝过高估计自己实力的后果...Stat@Stanford, 开始是被WL, 打听了国内拿到Offer或者也被WL的朋友, 随便比一比后得知我这个WL还是沾了实验室招牌的光... 完全自杀式的申请策略, 更谈不上打听招生来源的喜好之类的工作了.
自认为的"保底校"Cambridge面试悲剧后非常慌, 好在后来拿下Oxford和USC, 稍稍定心. Stat+Machine Learning@CMU, Biostat@Harvard, Stat@Berkeley, Biostat@JHU, Quantitative and Systems Biology@MIT, CS@Caltech, Bioinfo@Princeton的拒信纷纷到达. Columbia, Chicago, Stanford都是WL. 之前被QiQi说选校太过儿戏, 我还不当回事, 现在回想起来, 各种后怕.

9. interview
一共面了3家. Bioinfo@Cambridge, Biostat@Oxford, Bioinfo@USC. 第1家特别屎, Skype打到手机上信号极差... Oxford是Skype网络通话, 好不少. USC是座机通话, 效果最好. 我感觉, 如果是那种走过场的面试(1~2个教授, 有1个还是你套磁的, 另1个是和他合作的), 表现不要太挫, 能听能说就没问题. 如果是那种对方3个人面你的, 要当心, 应该是committee要面很多人很多轮, 需要精心准备.

10. 国家公派
这个我想特别提一下, 我最后是Stanford的ad+国家公派的全奖支持. 因为不排斥回国, 所以用国家公派来冲击名校. 也是不错的策略吧. 每年30,000刀的学费+每月1600刀+1次往返机票. 如果有想走国家公派渠道的朋友可以咨询我. 这里就不详细写了, 毕竟大多数人不感兴趣, 对版友们帮助不大.

暂时就写到这里, 有想起来就再补充. 希望后来者吸取前车之鉴, 找准定位和方向, 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
  • 6
19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