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的准备 预期的结果

avatar 50234
Effie
4248
9
2012fall的申请告一段落了,距离415还有几天,总结一下自己申请过程. 感觉除了offer以外,还有很多收获.

首先说一下我开始准备出国前的基础情况. 其实我本科的时候就想出国读博士,因为一心向往research. 但是GT考的不好,没有申请,保研了. 那么我的准备就从上了研究生开始.

第一件事 GPA
本科时候是一个学习考试型的学生,传统的中国式"好学生",对老师无限敬仰,上课认真,下课卖力,即便是准备GT的时候依然不敢松懈课业学习. 现在觉得还是有帮助的,毕竟不是天才,普通人的每一分都是靠努力换来的. 最后大四结束是,GPA 91, 专业GPA93+ 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硕士科研导致GPA下降的缺陷.
我从来没有觉得学习很辛苦,我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成就感. 最焦头烂额的一个学期是我参加学生会的时候,事情很多,而且正好专业课也多,我每天从学生会的办公室出来有时候都9:30了,晚上,我还要去上自习,虽然我们这里自习室10:00就锁门了. 经常是一个空空的教室里没有几个学生了,我走进去,找个位置坐下开始学习. 也常常赶着宿舍锁楼门之前冲回去,累的一句话也不想说,躺下就睡着了.现在想想蛮辛苦的,当时一点儿都不觉得,反而很充实,也许这就是年轻,就是奋斗感觉吧.记得一次参加数学建模培训,老师说,当我们毕业时回想起来的,铭记于心的感动,往往是彻夜奋斗吃苦拼搏的时候,而那些轻松快乐悠哉的日子却渐渐淡忘了. 我很同意.

第二件事 GRE
我是考的老G最后一次,考新G的同学万不可以借鉴什么经验,我只是自我总结而已.
我的GRE考试是我申请过程中最失败的一环,因为惰性,总是拖拉,最后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觉得GRE作文很难,我一直摸不到门道,感觉新东方讲的东西似乎并没有触及精髓.对于一向不善于学习和掌握考试技巧的人来说,还是自己准备考试比较划算,省钱省时间还有效果,避免走弯路. 我是6月考笔试,全脱产复习从4月开始,那时候单词还没背几遍,其他几项更是没看过.之前是一心扑在科研上不舍得松手啊~~后来意识到时间紧迫,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而且几乎是我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没办法 只有拼了. 我没有像很多前辈一样压缩睡眠时间,因为我会犯困,喝咖啡也没用,脑子是不转的,这样下去只能恶性循环,降低效率.我每天6点多到自习室,中午晚上照常去食堂吃饭,晚上10点多回寝室睡觉. 白天的时间充分利用, 从教室到厕所的路上舒活一下筋骨,边走边做些动作,这样可以提起精神,不容易久坐而疲惫. 红包背了几十遍吧,具体我也记不得了,最后考试就感觉单词答的好. 阅读没时间,因为考场管的严,没有跨区. 数学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不过好像很多人说这次考试数学蛮难的.

第三件事 TOEFL
我托福全脱产准备了两周, 本来打算去UA,要重考托福,口语24,最近一直在练口语,也找到了一些突破口,本想考好了再来写个总结,现在有个ASU似乎不需要了,但依然期待我口语的进步.
分项成绩: 阅读 听力 口语 写作
2011.8.21 29 25 22 28
2012.3.18 29 24 23 27
第二次考是因为收到UA的TA,所以赶紧报名考了一个,只准备了口语,其他三项纯裸考.
我比较有感觉的写作,虽然不算是高分,但总体来说还算是稳定的,所以我想我对写作单项的认识应该没有大的偏颇吧. 独立写作主要考的还是思想和逻辑,不要求考虑全面,但必须陈述合理而且convincing.我喜欢开门见山的观点,省的浪费字,不要玩文字游戏,那点小把戏对于考官来说太嫩了. 三个论证段全部为正面论证,逐层深入,也许有人说先写一个让步段显得分析问题全面,但我从没有采用过这个方法,因为我觉得可以正面的时候,正面论证往往更为有力,直接支撑着我的观点.比如文章问你应该A还是应该B,你选择应该A,然后给出理由为什么不应该B,这怎么能从不应该B推出就应该A呢?!有的时候要从逻辑上和论证上多想一点儿,抛开别人给的结构模板什么的,那只是承接别人文章的某种框架,不是什么内容放进去都好用的,主要还是看你的point是不是make sense!

第四件事 research
感觉现在不论是申请硕士还是博士,research都成了重要因素. 我是读研以后才开始research的,可以这么说.我的硕士是两年,所以基本也就干了一年的样子,再加上考GT,没剩下什么了.最后的成绩就是一篇正经自己的论文,还有一篇更好写的,被老板压下来了,命运未可知,已经一年了,不好的话不想说,自己知道就行了.一个专利,但下来的时候申请已经快出结果了,所以没什么用.另外帮老板做是带了一个水论文,还有本科时候和同学一起写的一篇水文.都是水文,感觉就是有比没有好,在水平不行的地方想凭自己一个刚刚看到大门还没有入门硕士发什么Npaper,我感觉几乎就是做梦,我又不是天才,我要是天才我也不会在这个实验室了,对吧. 所以能做到这样还算是对得起自己了. 但是如果你能去上好点的实验室,跟个有能力老板,你要加油了,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很多. 身边就有同学 三维都很低,甚至没有达到学校的录取要求,却拿了好几个offer,都是被教授看中,这样的人在申请PhD的人当中应不是少数. 所以,如果有捷径,科研是唯一的.

第五件事 选校 申请 套磁
我没有突出的科研,方向也不match,所以采取了海投的策略,花了不少银子.选校的第一步是确定方向,当然 说的是申PhD.我当时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选了三个方向:computer vision 包括visualization和graphics吧; information assurance ; algorithms 第一类是最想去的. 然后按着大学列表一个个看下去~ 看到80名左右,我就不看了,因为觉得再往后不太想去了.后来发现南卡的cv实验室有个本校学长在那里,便联系了一下,也申请了. 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导师,申请的时候选导师是很重要的,我在Utah的申请中没有选faculty,吃了大亏.你选了导师,那个老师才会看你的材料,才有可能选你,不要觉得只有你的第一志愿老师会要你,后面的老师也会的,只要你是想做他的方向就好.所以尽量多选,3个,还好吧. 大部分老师没有回复我的套磁信,但是可以发一下给他们一个印象,因为有个老师是知道给了我RA才回复我邮件的,所以,他们可能只是太忙了,他们知道你的兴趣和申请就可以了,没什么想问你的就不回复了.有时候联系老师很困难,可以从实验室的学生入手打听消息,大部分学生是很nice的,有些会愿意帮忙推荐,这时侯你就有希望被导师看看CV什么的了.

花絮----关于国内读研
很多人说国内读研就是浪费青春,我不以为然.诚然,出了清华北大中科院等一流学府的教育堪比美国,我们一般的大学,比如我自己的学校,和人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从我个人的例子来说,如果没有读研,我申请的时候就没有科研,没有方向,甚至没有机会知道自己以后若干年的PhD生活要选择which area,这是很可怕的,当然如果我能去中科院读研也许更好.我不喜欢"愤"的人和话.记得有人说过,凡事有三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和事情本来的一面.所以,一切事物皆是可以理解的,没必要太过于愤愤然.

不是天才也可以research,不是N人也可以实现目标(我不敢称其为梦想),但是,必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肯去做,坚持去做.本科时候GT失败,我让留学的希望远去了,但我扪心自问,我不甘心,不能让自己安心的这样生活下去,我觉得我在这里过着不是我的生活.所以,我重新选择了坚持,并发现了坚持做下去的美好.

祝福同路人!

Effie 2012年4月
  • 1
9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