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Fall 土木 Master 申 北美 PhD总结

avatar 248017
libowei
4774
29
[align="left"]Background:本硕双985,GPA 3.9;GRE 155+164+3.5/146+168+3.5 T99/90 Research 3水+1EI+1SCI申请数目:17所学校[/align][align="left"]申请结果:UMich offer,JHUoffer,UTAustin AD 其余全rej[/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处处都有非常优秀的大神。楼主只能算一般,而一路走来也幸得各路大神、很多同学的帮助,十分感激;且不论是何种结果的申请,何种层次,是经验或教训,我相信对于未来申请的学弟学妹或许都有帮助。这里冒昧写下自己申请心得,希望于学弟学妹有用。[/align][align="left"]人生规划:[/align][align="left"]首先,大家需要想清楚出国的目的。是想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是想去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呢?不同的选择对应的侧重也不同。出国去学历主要有MEng(上课、去工业界)、MS(上课论文、部分走PhD)、PhD(上课论文、Faculty or工业界研发)。[/align][align="left"]选校:[/align][align="left"]事实上选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对于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同结果自然不同,故不可倾向单一指标。比如Purdue排名可能不耀眼,但是其在业界的名声绝对是响当当的。我在选校中参考的指标有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当地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因素,专排综排和经济会影响未来就业情况,排名可以取QS,Times,US News等去查询;经济和环境会影响生活,我的师兄曾举过例子,买洗衣粉某些地方只需步行几分钟,而有些地方恐怕得驱车个把小时;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当地治安情况,底特律就是一个例子。[/align][align="left"]和选校相紧密联系的一个工作是定位。大家可以参考神贴(1point3acres.com)。楼主此次定位可能不太准确,此次录取差点全聚德,被拒了很多,因此此处不谈定位。[/align][align="left"]选导师:[/align][align="left"]对于有志PhD同学,选导师很关键,这里楼主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lign][align="left"](1)科研[/align][align="left"]可以去学校官网People faculty板块、Googlescholar(glgoo)、researchgate上面看[/align][align="left"]a.老师近几年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确保稳定的论文输出[/align][align="left"]b.老师H因子、I10因子[/align][align="left"]c.老师Funding情况。之前有funding变动导致学生无法继续学业的事情,因此这个比较关键。但是Funding情况不一定能看出来,除非老师比较积极地招生,可以从老师招生情况,或总课题组学长学姐处知道。[/align][align="left"](2)导师为人[/align][align="left"]这个建议大家去问课题组的学长学姐[/align][align="left"](3)课题组情况[/align][align="left"]关注课题组的PhD,Postdoc数目,这反映了课题组的实力和导师的funding(这个判据楼主引自他处,但忘记出出,感谢前人的总结)。另外课题组的氛围,就是组里成员是否和自身合得来,得了解了解。[/align][align="left"] 费用:[/align][align="left"]出国费用有两个大头[/align][align="left"](1) 生活费[/align][align="left"]房租占用了生活费主要成份。生活费来源有:全奖、RA、CSC、自费[/align][align="left"](2) 学费[/align][align="left"]全奖、TA(有的学校做TA免部分学费)、CSC-校方免除学费、CSC全cover(很少且还得答辩,似乎较难)、自费[/align][align="left"]就楼主经验,出国去的花费一年一般在20~30w RMB,家境一般的同学,自费出国可以考虑一下回本的问题。楼主个人觉得,热门专业自费可能回本较快,但是若是PhD或冷门Master,回本较难。[/align][align="left"]英语:[/align][align="left"]出国英语主要包括两部分[/align][align="left"](1). 应用型英语 [/align][align="left"]此考试难度高于CET-6级,低于GRE(见后)。这里的应用型英语考试主要指Toefl(L30、S30、R30、W30共120)、IELTS(L9、S9、R9、W9 共9),有效期2年。根据楼主经历,北美主要认T,其他地区主要认I,不过很多地方两者都认,建议先看梦校要求。要开始申请则尽量能够保证T90、I6.0,不过此种情况下仍可能较为被动;要走CSC需要T95、I6.5;要构成竞争力则T100、I7.0。[/align][align="left"]不过学校给出的线不绝对。楼主T99,JHU明确给出的T线是100,不过笔者也侥幸被录取,故请大家不要轻易放过机会。[/align]
[align="left"]笔者的英语基础很差,6级425分。考T之前考了两次G,成绩如上background。关于L部分,楼主建议还是要练习精听,这里推荐方法(bbs.gter.net。[/align][align="left"]阅读方面,楼主因为之前考过G,所以相对轻松,但也不是未努力。楼主在备考前背过了T要求的所有单词,基本做到阅读99%的词汇都认识。并且坚持GRE杨鹏长难句训练。[/align][align="left"]关于口语,楼主口语很糟糕,一次22一次20。不过楼主发现,联系跟读,试着模仿录音,过一段时间口音真的会进步;但是要想提高流利度,楼主发现跟老外实实在在聊,会进步更快。口语推荐crazyrobin大神方法(gter.net)。[/align][align="left"]写作部分,楼主确实也是受益与GRE的AW训练。这里推荐慎小嶷老师的《十天突破新托福Essays》。楼主英语一般,主要得益于套路。当然对应于很好的同学,套路一定也会锦上添花。[/align]
[align="left"]楼主主要用考满分网的老托上手、TOP训练+模考。楼主曾经TOP成绩非常糟糕,经常出现个位数。但楼主最后的成绩比TOP要高一些。楼主此处想说,这个过程可能艰辛而坎坷,尤其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但不要紧,只要坚持训练,总有出头之日!哪怕借来盲目的自信,坚持下去,也必有惊喜。[/align][align="left"](2) 学术型英语[/align][align="left"]申请美国学校时,还需要提供GRE成绩。GRE有V (130-170),Q(130-170),AW(0-6),有效期5年;其中V和Q均为选择题,AW有大小两个写作,考试中一般是AW+QVQVQ 或AW+VQVQV。[/align]
[align="left"]在词汇方面,楼主用到了杨鹏17天记忆法,即在词汇记住意思后固定几个时间点复习。此处感谢杨彭老师,此方法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参考。在对一本书执行完一遍这样的疯狂背词训练后,如果进度正常,应该是在1-2个月左右,此时可能我们还记得书中50%单词(这是个不错的水平了,GRE词汇非同小可)。此时可以将书中词汇量除7,每天花1小时过这么多,也就是说每周将书中所有词汇重新复习一遍。这样到考试前,书中词汇应该掌握得差不多了。楼主考两次G,红宝书过了50多遍,GRE考试中单词未构成威胁。[/align]
[align="left"]关于V,有填空和阅读两部分,主要考察词汇、逻辑与理解能力。在前面攻破了词汇后,接下来在这一部分的拦路虎就是长难句了。此处推荐杨鹏长难句进行训练,按照其中的训练方法。楼主在其中收获很大,甚至在后面科研论文阅读中也很有受益。训练中楼主先通过陈圣元《GRE句子填空》进行训练。这些都是老GRE题,和真正考试仍有差距,楼主建议大家用这个进行词汇巩固,可以和背词结合。之后可以转入考满分网真题进行训练。不过建议大家留下PP2进行最终模考,以调整体力,适应真实考试环境。如果想追求更进一步的训练,可以考虑Magoosh,不过此难度可能会带来挫败感。V的备考一般占据了备考的绝大部分时间,也是中国学生比较头疼的一部分。[/align]
[align="left"]关于Q,中国学生一般成绩都很高,不过楼主给祖国丢人了。这里有个小插曲,之前有一位教授,专门问过楼主的Q的分数;由此可见GRE的分数教授也不是完全不在乎。楼主买了Magoosh数学试题进行反复训练,先做难题再到容易题。第一次考花了一周时间备考,最后168分;第二次花了2天备考,考了164分。[/align]
[align="left"]关于AW,楼主主要参考了李建林老师的《新GRE写作5.5》,非常受用。但限于英语水平,最终的结果是3.5分。[/align]
[align="left"]根据楼主经历,申请时GRE应当达到 V 150 (对50%),Q 165,AW 3.5;要构成竞争力则应 V 155 (对60%),Q 170,AW 4.0。根据题目难度不同,正确率和分数对应也可能不同,因此大家遇到难题切莫慌了手脚,请自信迎战。[/align]
[align="left"]一般如果根据难度梯度,可以先T后G,不过先G后T则T的阅读和写作可能会相对轻松。[/align]
[align="left"]文书:[/align][align="left"]文书主要包含Personal Statement PS、Statement of Purpose SoP、CV(简历)。CV部分建议不超过两夜,突出GPA/排名、科研。PS与SoP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要求,请务必参考学校官网或申请系统的要求,关于二者侧重和不同,请参考(bbs.gter.net)。但到最后,一组文书应该言简意赅地展现出来一个完整真实的自己。[/align]
[align="left"]推荐信:[/align][align="left"]楼主申请的学校中,除了西北要2封推荐信外,其余都是要求3封推荐信。一般如果申请学校较多,大家可以多请几位老师来写,分散开进行,否则可能会让老师非常麻烦;根据楼主经验,除了导师外,其他老师建议不要超过6所学校。同时亦应在请老师写推荐信时,列表说明学校申请DDL。多数学校都是允许DDL后上传或更新推荐信,但是推荐信上传太晚可能影响录取。[/align]
[align="left"]其他:[/align][align="left"](1).成绩单[/align][align="left"]UCLA、JHU等学校在申请、录取过程中会要求寄送成绩单、中英两证。大家一定要及时办理成绩单。[/align][align="left"]Applyweb中的Stanford、UMich、Gatech以及UTAustin均和学信网有连网,可以在线完成。不过学信网认证过程还需要一定时间,最好也在申请季前办理好。[/align][align="left"](2).多币种卡[/align][align="left"]楼主办理了visa卡,可以请亲人办理并持有主卡,我们持子卡。主要用于交申请费。[/align]
[align="left"]套磁:[/align][align="left"]套磁即和目标导师联系的过程。前面我们在选导师的过程中阅读了老师的论文,如果发现有非常感兴趣的老师,可以进一步多看老师近年以1-2作发表的代表作。熟悉并总结老师的研究后,可以开始陶瓷。陶瓷的大致过程和可能结果如下:[/align]
[align="left"]迷妹迷弟:方才拜读高作很感兴趣(总结老师研究),正巧吾亦在此领域(说明与老师契合、能多么好地推进老师研究)、大师可否带带我(表达意愿)[/align][align="left"]回复1:你interesting,来吧我带你。——恭喜,口头offer (不过不到最后一刻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不可松懈)[/align][align="left"]回复2:你interesting,我暂时没钱,鼓励申请。——可以,有戏。(保持不频繁的联系)[/align][align="left"]回复3:Void——不妙。(对方可能不招生或对我等不感兴趣,检查套磁信是否有问题,实在感兴趣可过时再探,否则就换目标)[/align][align="left"]回复4:你6,但我不要。——换!(注意对方明确提供信息,对我们也有帮助,仍应感谢)[/align][align="left"]回复5:你6,但我这竞争激烈,要有心理准备。——可换(根据楼主经验,此种申上可能性较小,我们可能高估自己,但不反对尝试)[/align]
[align="left"]楼主总结陶瓷经验为(a)知己知彼 找目标导师近期代表作研读并对老师研究有初步了解;(b)有理有礼 套磁信注意格式礼节,说明自己优势、契合点、能怎样更好推进老师研究(这是对自己的营销),切忌群发。[/align][align="left"]关于套磁信,大家可以参考(douban.com)。[/align]
[align="left"]楼主前前后后联系了30位导师左右,积极回复的导师有8位,最终录取楼主的导师之后1位。因为Funding问题,这里套磁结果不一定代表申请结果。[/align]
[align="left"]学校申请:[/align][align="left"]学校申请工作一般在每年9-10月份开始,在12月1,15,30等主要DDL或其他个别DDL结束。一般能够在学校Admission/Apply板块找到学校申请入口(Apply Now!),在FAQ或Q&A板块找到一些普遍问题的解答。如果有个别问题,建议首先咨询学院的小蜜,学校的小蜜可能无法解答(可以在学校contact、人力列表中找到小蜜,或在申请时直接有邮件中标明小蜜联系方式)。[/align]
[align="left"]在学校申请中GPA、Toefl、GRE(美国申请)构成最为重要的三组数字(三围)。三围与科研成果一起,构成了申请者,尤其是PhD申请者的核心实力。[/align][align="left"]同时,推荐信展现了上级眼中的申请者,PS展现了申请者的生活经历、责任感,SoP展现了申请者学术历史与未来规划,CV则是申请者的摘要。通过这些信息,学校会对申请者进行主要筛选。部分申请者可能还会经历面试。关于面试,楼主只有幸得到了一场面试,且导师非常仁慈,基本没有问什么。此处关于面试可参考(applysquare.com)。[/align]
[align="left"]楼主要说的是,申请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申请前,学弟学妹请一定要对自己有清醒全面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目标;申请中,要统筹安排和规划,多问多看,避免误区和混乱;申请后也不可放松懈怠。同时,我们时时刻刻充满选择和疑惑,只有大量的信息才能支持我们科学的决策,故建议学弟学妹对自己未来可以大胆假设但要小心求证。[/align]
[align="left"]楼主从大四开始准备,收到高中、大学、研究生多位同学老师的帮助,从他们那里我收获很多,言语实在不足以表达感谢。从各个论坛中,楼主也收获了很多,希望写这些对大家有帮助,也能报答论坛。最后,楼主想引用曾国藩先生的话和大家共勉:[/align][align="left"]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align]
  • 11
29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