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
- #g-经验
GRE327 V160+Q167超详细高效备考经验(含资料分享)

19210106
在我备考之前也看过很多帖子,有很多要么是在炫耀分数,有的是在推荐机构,或者只是简略的讲了一些并没有实际操作的细节,很少见到能仔细把GRE备考写的详细并有效的起到帮助作用的。目前楼主已拿到Stanford的offer,前段时间帮助同学备考4个月的时间内带出了T 109和G 160+166的分数,于是花了半个多月时间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备考和帮助别人获得的一些经验。因为确实花了不少精力,所以也想发挥更大的价值,帮到更多的同学~原文已经发在知乎上,知乎的排版比较好看,可以移步知乎查看原文,还有更多关于TOEFL相关的经验等,有问题欢迎知乎私信我。记得知乎点赞并回头来地里帮我加米哦~下面是知乎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84751本文篇幅较长,字数约有2w+,考虑到有些同学是第一次接触GRE,所以写的比较详细,老司机请选择性查阅相关章节,涉及资料获取方法见文末,以免大家重复私信问我要资料。欢迎点赞、收藏、打赏、关注,也欢迎讨论交流,以下是本文的大致结构:
前言本来是不太打算写GRE备考经验贴的,一个原因在于GRE的备考,其实并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很简单粗暴;另一个原因在于自己的分数也不算是很值得拿出来炫耀,有两次勉强还算可以的分数 V160+Q167+AW3.0和V156+Q169+AW3.5,当然,这个分数拿来申请是够用了。但后来陆续有不少同学因为看了之前的托福110备考帖来找我求GRE经验、资料等,发现还是挺多人停留在迷茫之中,有第一次备考GRE的同学,也有一些考了多次,苦于无法提高的好G友。正巧最近一段时间在1对1帮一个同学备考GRE,从零开始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一战便拿到了V160+Q166+AW3.0的成绩,觉得还是挺有必要写一个帖子,总结一下自己的备考和帮助别人的经验,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一点帮助,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申请。至于GRE分数对申请结果的影响和申请的细节,可以关注本专栏,后面会针对DIY申请写一些经验心得。废话和鸡汤留到最后再说,先来看一下搞定GRE都要做些什么。本篇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备考GRE(这些方面在备考过程中没有先后顺序,需要同步进行):
单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背单词和刷题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不要等到单词背完再刷题。刷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可以积累词汇的过程,遇到生词,尽量记下来,一开始可能会感觉非常非常非常吃力,正确率可能30%都不到...但请务必坚持下去。这些题目是要重复刷3遍以上的(刷哪些题后面会讲到)。其实我有在另一个贴中详细写过该如何背英语单词,也有提到背单词的一些技巧,以及如何把单词书在1-2月内背十遍,这里就不过多阐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以下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91414这里只介绍一下与GRE备考相关的内容。工具的选择每个人背单词的习惯可能各有不同,以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和个人经验。比较推荐的工具有:
填空上面讲的都是一些辅助作用,接下来的填空、阅读和写作才是考试的重头戏。而对于这些重头戏来说,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刷真题。我们知道,GRE的考试是有题库的(其中AW的题库是官方公开的),坊间和各大培训机构都流传着“填空1000道”和“阅读200篇”,这些题目基本可以视为机经,而且考试时候基本都会碰到3-4道填空原题,和1-2篇阅读原题,这可以大大加快做题速度,从而为提高其它题目的正确率争取机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记住这些题目就足够了,因为更多的题目是你从未见到的。我们刷题的目的是:
[indent]解析:首先,看到有一个冒号,冒号就是解释前面的句子,即冒号前后表达含义取同;先看后面,后面有个while,说明两个句子取反,即第二个空与while引导的句子的含义取反;看while里面,有个not,说这个research不是特别新颖,即表达负向含义,所以后面的句子应该是取正向含义,应该是说它好、新颖,第二个空里,EF都是负向含义,只有D是明显的正向含义,所以选D. remarkably pioneering。
然后再看第一个空,冒号前后取同,后面的主体含义是the conculusions are pioneering,所以取同,前面应该表达正向含义;前面
说这个描述是misleading,这里有了一层否定含义,用来否定第一个空,整体表达正向含义,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取负向,但ABC都有一点点负向的意思,再看后面说它pioneering,有开拓性、创新性,所以这里应该是没有开拓性,所以选C. derivative。
答案即CD;esoteric, 深奥的;tendentious, 有偏见的;derivative, 衍生而来的,缺乏独创性的;remarkably pioneering, 非常有开拓性;dubiously supported, 不太有支撑性;strangely comforting, 奇怪地令人欣慰。[/indent]
这是一道我随便在1000题挑到的比较简单的题目,不过正好非常典型,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冒号,一个while,while引导的从句里还有一个not,正好全占了我上面说的三点。按照解析中的这种解题方法,经过几千遍的训练,考试时候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如果一开始有人带着讲解,可能上手会快一点。大家可以请教一些老司机,或者建立互帮互助小组微信群,也可以尝试搜一些网课或者公开课,有些机构的老师会带着详细讲解具体文章和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会更直接清晰。插播一下,如果有落单或者想共同探讨学习的,可以联系我帮助大家建立学习小组,我在文末放置了我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公众号方便获取各种微信小组信息,如TOEFL, DIY申请等小组,我也会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有些比较难的句子只不过是转折更多、生词更多、句式更加复杂,但基本原理是相同,只要理清句子结构,按照这样的方法即使有些生词、甚至句子都没看懂,也是有可能选对答案的。至于六选二就更简单了,每个section有4道,应该尽量保证全对。六选二也是同样的句子结构,只不过选项有6个,一般会有两对同义词,两个酱油词,选出其中一对同义词就可以了。有时候有的同义词还是比较难选的,可能会超出意料之外,如果问题很大,可以试着背诵等价词来解决。虽然上面的方法很机械化,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语言题目怎么能这样做呢,甚至觉得这种做法有点可笑,但是面对自己惨不忍睹的正确率就会发现,这样做的确是最高效、正确率最高的方法。原因在于,GRE考的不是语言!是逻辑!这些连词就是它的考试目的,ETS就是这个套路来的,顺着它的规则玩,才有可能拿到分数。1100道题,10道题为1个section,共计110个section。可以一边背单词一边刷题,刷完前500道,开始重复刷,先别开始后面的。等把单词也已经背了至少2遍,大部分单词都不再生疏,再开始接着刷后面的600道。刚开始正确率可能不到50%,甚至只有30%,但慢慢就能感觉到正确率的提升。考试时候达到50%大致就有150,达到70%差不多就有160了。自己规划好刷题计划,坚持下去便会有效果。也可以参照后面的“备考计划”一节,大概估计一下自己的每天的强度是否合适。阅读和填空一样,应对阅读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刷题。 前面讲到了长难句的解决方法,长难句和生词解决之后,就意味着句内。题型GRE阅读按文章类型划分可以分为:
翻译:即使武装力量运作在一种面向职业平等的制度变化风气之中和联邦政府同工同酬的约束之下,情况依旧如此。[/indent]这句话其实是《杨鹏长难句》里选录GRE文章里的一句话,即使看中文理解起来也有点困难。但如果你按照意群去读这段话会更容易理解这句话,也会比一个词一个词去看的速度更快。我知道,第一次见到这句话的人可能会有点懵,因为这算是一个难句,不过别担心,后面的技巧会借助意群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要注意的是,在单纯训练速度的过程中可以刻意地去找意群来提高自己,但是在模拟训练的时候不要因为刻意地去找意群而忘记了理解句子,结果适得其反,意群找到了,但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都被读碎了,反而不知道在讲什么,我们只需要有这么个意识就够了,不要让它成为你阅读的主要工作。关键技能二:理清句子结构,缩句(即找到主谓宾)小学语文老师可能都教过我们中文里缩句,同样,英文阅读里缩句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地理解句子的方式。缩句的时候,小学老师教给我们的就是抓住主谓宾,即:某某某干了什么事。这种小学生技能相信大家都会,不然你永远只能在王者农药里被小学生虐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尤其是做题的时候需要精读某一段话时,理清句子脉络会对理解有很大帮助,尤其是你反反复复看不懂的句子,借助我们上面介绍的意群利用缩句就可以很快理解。砍掉那些形容词、副词、定语从句等修饰成分,找到主谓宾,尤其是联系主语和宾语的谓语动词,借助连词找准关系(并列、转折、让步等),再花哨的句子也可以被扒的精光。再强调一下缩句时的关键点:主谓宾、谓语动词、连词(提示:连词和介词不要搞混了),比如上面那句难句我们就可以理解成:[indent]This is so/ even though the forces operate in xxx and under xxx。
提示:this is so的字面意思是:这就是这样。即:事实就是这样,情况依旧如此。这句话里this is so放到后面去理解可能更符合中文的习惯。但英文里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养成英文的思维,而不是每次都要翻译过来再去理解它的含义,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也永远学不好英文。[/indent]我们把这句话缩减到这种程度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句话了,更细节的内容就不必太过纠结了,被扒掉的地方都是在你理解这句话时不重要的内容,如果做题的时候有需要再根据具体细节去做题。关键技能三:结构化阅读阅读不是机械地去读每一个单词、句子,阅读考核的目的也不是你读懂了多少句子。阅读最关键的是,你是否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为了论证观点使用了哪些论据、以及多个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当然,这些观点有可能是作者自己的,也有可能是在客观陈述他人的。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论点和论据,从而拎出段落和文章的骨架。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论点即一种观点,论据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提供的证据,多数情况下是例子,有时也会是数据、对比等。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精确把握段落结构,从而轻松应对考题。如果在通读全文过程中过于关注每个句子的细节反而会让自己很难去把握行文的脉络,从而导致似乎每一句都懂了,就是不知道文章在讲些什么。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去寻找论点和论据就会发现基本上一个段落的构成就是“论点+例子”的组合,同时也要注意段落里起到联系上下文的那些连词的作用,如further more, but, however, notwithstanding, nevertheless, hence, therefore等等,根据这些连词判断作者态度的变化,从而就可以很轻松地把握段落大意。表达观点的句子往往就是在段落的前两句以及连词出现的地方,所以要格外注意。通读的时候可以比较认真的看一下这些观点句,后面的例子可以选择略读,如果观点读明白了,例子不是特别理解也影响不大,你更不必仔细去推敲作者的推理过程(越是纠结于作者的推理有时越会觉得有问题,也很难理解这个论证的过程,因为有些作者的脑回路可能确实比较奇葩,或者因为文章在浓缩的过程中丢失很多细节导致比较难理解。不能理解也没什么大惊小怪,把题目做对就行了,此时我们不是在做学术)。略过次要部分,在通读全文过程中那些并列的连续举例、括号里的内容都是可以忽略的,不会影响对全文的把握,这些内容可以在做到相关的题目时再去细读。上面刚刚也提到了,甚至针对论点的论据也是不需要细读的,你只要知道提到了这么一个东西,并且这个东西是用来支持前面的论点的,这样既足够了。值得提示的一点是(此处是重点),其实GRE文章读多了,就会发现文章的基本结构翻来覆去无非那么几种,大部分都是议论文的文体,很少会有平铺直叙的写一段历史或故事的文章,因为ETS要考的是逻辑,提前心里有个预期,对理解文章内容就简单很多,理解文章的关键点有以下几点: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the extent to which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and explain your reasoning for the position you take. In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your position, you should consider ways in which the statement 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 and explain how these considerations shape your position.[/indent]可以看到这种题目如果是在TOEFL里算是比较难写的,但在GRE里比较常见。下文会简单介绍一下写作思路,算作给大家的提醒。写作思路上文提到GRE虽然两个方向都要写,但应该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比较典型的文章结构是:
其实这四类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点,你可以写成这4种不同的形式,其实都是在攻击同一个问题。寻找攻击的点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一般我们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前往后找,至少找到3个以上不太对的地方,能找到的越多越好,鼓励5个左右为宜,有些点可以合并为一段,总共分成3个主体段就差不多了。一般常见的错误类型有:
语言技巧语言是写作的基本要求,GRE虽然考察的是逻辑,但对语言的要求并不比TOEFL低,所以为避免自己的语言单一、幼稚,平时还是要多注意积累、练习。下面引用了之前写托福经验贴写作部分的一些内容,然后又添加了一部分。积累,我们在平时练习其它部分的时候会阅读很多的内容,肯定会用到很多的好词好句,我们应该挑选一些适合作为写作素材的记录下来,如果有练习写作,尽量学着去运用。积累的内容可以包括:词汇,常用含义的不同表达,比如important,还可以是significant,imperative,vital,essential等等,再入should,我们还可以说be expected to, be supposed to等,让常用词丰富一些,不要写作时候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会让考官觉得你词汇匮乏;短语,好的短语是亮点,适当的用短语替换单词可以是加分项,就像上面提到的should,再如influence, 可以说shed great influence on, impose impact on等等,这种变化也不用太多,有几处即可,多了反而会显得比较刻意;比较常用的表达,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到科技给我们带来一些变化,就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时候记下来,我就一直记着这么一段:the adv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brings about a variety of changes which have shed great influce on our daily life...;一些素材,比如名人事迹、格言警句等,这些不是作文中必须要出现的,平时可以多留意一些,考试时候如果觉得恰巧合适就会锦上添花,当然,也不要生搬硬套。这些积累最好是自己的,印象会深刻一些,我自己有整理一些,感兴趣的可以见文末的获取方式,比如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小部分关于常用表达的不同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其中一点而非全貌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indent]同样,如果把上面两句话直译成英文,你觉得哪个更地道一些呢?[indent]In this way, we should concern more about this specific point other than the full picture.
In this way, concerning more about this specific point other than the full picture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indent]细细体会一下其中的区别,就可以越来越地道地用英文写作。
数学Quantative数学是中国学生最擅长的,所需做的工作就两个:熟悉概念、刷题。数学对于理科生来说都不会陌生,概念也都很熟悉,大部分都是高中之前的内容,只有正态分布可能是大学之后才接触的。但对于一些文科生来说,可能有些概念就比较难搞了,比如排列组合、等差等比、正态分布等,长时间不接触,可能忘记了很多。从我的感觉来说,这两部分相对更容易出现难题。不过理科生也要小心,一些比较细节的概念要留意,比如一个数的约数是否包含复数等等。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一些数学词汇,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五边形,八边形,倍数的表达等等。还有一些常用的公式。我记得第一次考试时候因为不熟悉right triangle(直角三角形)是啥,考场上就很懵逼,一直在纠结它到底是正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推荐以下资料(获取方法见文末):
备考计划至此,已经把所有备考需要准备的资料和工作都讲完了,下面就简单提供一份计划安排供大家参考,这也差不多是我帮另外一个同学备考时的计划。不过需要声明的是,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出现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对应的,每个人的计划也都会有所不同。总共备考时间大约为3个月,按时间进度大致为:第一个月:
资料获取本人整理了文中提到的资料,有些资料可以免费提供,有些资料也是我个人花了很多精力与钱购买与搜集到的,并且从一大堆资料中鉴别出真正有效的资料。所以其中一些资料和官方资料我会免费提供,小部分资料因为我也投入了不少成本和精力,有偿提供。当然这些资料你可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到,如果你不想做同样重复的工作去鉴别哪些真正是有用的,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备考上,让自己的效率更高,可以选择花少量的成本从我这里获取,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免费分享资料链接:链接: link.zhihu.com 密码: pawa其中包含了很多我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和教程,并做了简单的分类。有官方资料,也有V、Q、AW分别对应的资料、excel词表等。但其中不包括上文提到的填空1100题和阅读200篇,也许其中有和这些资料重复的部分,不过我不能保证是我用的那套题目。特别推荐资料获取:有偿提供,请知乎私信我。知乎个人链接如下:https://www.zhihu.com/people/redpig/activities因为其中有些资料也是我买来的,或是我从很多资料中亲自用过有效的,也有些是我自己整理出来的,如:本文中提到的填空1100题和阅读200篇(是我买来的),我自己整理的Argument题库、常用词汇的替换,我购买过的一些教程等等,所以这部分资料有偿提供。这套资料我仔细梳理过,是我自己用过的,也是我在帮另一个同学拿到V160时用过的资料,我相信相对于节省时间和最后的收获而言,这个成本是值得的。我见过很多资料分享,但大多数都是一堆资料夹杂在一起,很少有系统整理过,也很难分辨出哪些有用哪些没用。所以我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写好这篇经验分享帖并整理清晰相关的资料,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的鸡汤GRE备考是个漫长的过程,我自己前前后后也经历了4次考试,最后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成绩。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压力几次都将我逼向崩溃的边缘。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道路上为着某些目标而奋斗着,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努力就会有回报,付出就会有结果。经历了GT的洗礼和申请的折磨,最后我也在申请季顺利拿到了Stanford、Caltech、CMU、Cornell等名校的offer。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改变,也让我对某些信念更加笃定。我也希望你能够在这段旅途中有所收获,而非仅仅留下一段痛苦的回忆。就像我之前在另一个贴里说的,所有痛苦和压力也许回头看都可以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但现在所经历的就是当下的全部。希望当下的勇气足以支撑你守得云开见月明。大家有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或者关注下面的公众号留言,我可以帮助大家建立互帮互助小组。我会在公众号里记录一下留学趣事和在Stanford的生活,公众号也会发送一些备考、申请等方面的资料。公众号:鸡哥留学录,ID:alexinstanford
- 前言
- 单词
- 长难句
- 填空
- 阅读
- 写作
- 数学
- 备考计划
- 资料获取
前言本来是不太打算写GRE备考经验贴的,一个原因在于GRE的备考,其实并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很简单粗暴;另一个原因在于自己的分数也不算是很值得拿出来炫耀,有两次勉强还算可以的分数 V160+Q167+AW3.0和V156+Q169+AW3.5,当然,这个分数拿来申请是够用了。但后来陆续有不少同学因为看了之前的托福110备考帖来找我求GRE经验、资料等,发现还是挺多人停留在迷茫之中,有第一次备考GRE的同学,也有一些考了多次,苦于无法提高的好G友。正巧最近一段时间在1对1帮一个同学备考GRE,从零开始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一战便拿到了V160+Q166+AW3.0的成绩,觉得还是挺有必要写一个帖子,总结一下自己的备考和帮助别人的经验,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一点帮助,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申请。至于GRE分数对申请结果的影响和申请的细节,可以关注本专栏,后面会针对DIY申请写一些经验心得。废话和鸡汤留到最后再说,先来看一下搞定GRE都要做些什么。本篇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备考GRE(这些方面在备考过程中没有先后顺序,需要同步进行):
- 单词
- 长难句
- 填空
- 阅读
- 写作
- 数学
- Analytical Writing (AW):包含Issue和Argument两篇写作,每篇写作时间30分钟,共计1小时,满分6分,每0.5一个level。
- Verbal (V):全部是选择题形式,每个section包含10道句子选词填空题和10道阅读题,每个section考试时间30分钟,共2-3个section,满分170分,分数区间130-170,即全做错也有130分,就不解释为什么了,这个要去问ETS;
- Quantitive (Q):含有选择和填空两种形式,选择题居多,涉及的数学概念基本都是初高中数学,对中国学生而言,是最容易的部分,每个section考试时间是35分钟,共2-3section,分数分布和Verbal相同。
- V中巨大的词汇量要求、复杂的句子逻辑关系;
- Q中一些生疏的数学概念和词汇;
- 以及AW中对问题全面分析的深度。
- 刷题
- 背单词
单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背单词和刷题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不要等到单词背完再刷题。刷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可以积累词汇的过程,遇到生词,尽量记下来,一开始可能会感觉非常非常非常吃力,正确率可能30%都不到...但请务必坚持下去。这些题目是要重复刷3遍以上的(刷哪些题后面会讲到)。其实我有在另一个贴中详细写过该如何背英语单词,也有提到背单词的一些技巧,以及如何把单词书在1-2月内背十遍,这里就不过多阐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以下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91414这里只介绍一下与GRE备考相关的内容。工具的选择每个人背单词的习惯可能各有不同,以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和个人经验。比较推荐的工具有:
- 《3000GRE核心词汇考法精析》(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微臣要你命3000系列,以下简称3000词)
- Excel词表
- Quizlet(或者Magoosh的GRE Vocabulary Flashcard)。
- 新东方GRE绿宝书
- 各种背单词app(如百词斩等)
- 杨鹏的《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
- 找到主、谓、宾;
- 分清从句的修饰关系;
- 小心插入语断句以及倒装;
- 注意连词。
填空上面讲的都是一些辅助作用,接下来的填空、阅读和写作才是考试的重头戏。而对于这些重头戏来说,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刷真题。我们知道,GRE的考试是有题库的(其中AW的题库是官方公开的),坊间和各大培训机构都流传着“填空1000道”和“阅读200篇”,这些题目基本可以视为机经,而且考试时候基本都会碰到3-4道填空原题,和1-2篇阅读原题,这可以大大加快做题速度,从而为提高其它题目的正确率争取机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记住这些题目就足够了,因为更多的题目是你从未见到的。我们刷题的目的是:
- 掌握GRE的出题套路;
- 建立快速找到出题点的思维模式;
- 迅速反应出应该“取反”、“取同”
- 同时熟悉生词;
- 1-6题是填空题的句子补全;
- 7-11题是阅读题;
- 12-15是填空的句子等价题;
- 16-20是阅读题;
- 句子补全;
- 句子等价;
- 单空题,5选1;
- 双空题,每空3选1;
- 三空题,每空3选1;
- 填空1000题;
- OG(Official Guide)150题;
- 各种GRE备考网站的模考模式;
- PP2或官方网页版
- 找连词,取反同,再看含义;
- 转折、让步“连词”,前后含义取反;
- 并列、冒号、破折号“连词”,前后含义取同;
- 注意not, hardly, barely等否定词,要再取一次反;

然后再看第一个空,冒号前后取同,后面的主体含义是the conculusions are pioneering,所以取同,前面应该表达正向含义;前面
说这个描述是misleading,这里有了一层否定含义,用来否定第一个空,整体表达正向含义,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取负向,但ABC都有一点点负向的意思,再看后面说它pioneering,有开拓性、创新性,所以这里应该是没有开拓性,所以选C. derivative。
答案即CD;esoteric, 深奥的;tendentious, 有偏见的;derivative, 衍生而来的,缺乏独创性的;remarkably pioneering, 非常有开拓性;dubiously supported, 不太有支撑性;strangely comforting, 奇怪地令人欣慰。[/indent]
这是一道我随便在1000题挑到的比较简单的题目,不过正好非常典型,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冒号,一个while,while引导的从句里还有一个not,正好全占了我上面说的三点。按照解析中的这种解题方法,经过几千遍的训练,考试时候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如果一开始有人带着讲解,可能上手会快一点。大家可以请教一些老司机,或者建立互帮互助小组微信群,也可以尝试搜一些网课或者公开课,有些机构的老师会带着详细讲解具体文章和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会更直接清晰。插播一下,如果有落单或者想共同探讨学习的,可以联系我帮助大家建立学习小组,我在文末放置了我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公众号方便获取各种微信小组信息,如TOEFL, DIY申请等小组,我也会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有些比较难的句子只不过是转折更多、生词更多、句式更加复杂,但基本原理是相同,只要理清句子结构,按照这样的方法即使有些生词、甚至句子都没看懂,也是有可能选对答案的。至于六选二就更简单了,每个section有4道,应该尽量保证全对。六选二也是同样的句子结构,只不过选项有6个,一般会有两对同义词,两个酱油词,选出其中一对同义词就可以了。有时候有的同义词还是比较难选的,可能会超出意料之外,如果问题很大,可以试着背诵等价词来解决。虽然上面的方法很机械化,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语言题目怎么能这样做呢,甚至觉得这种做法有点可笑,但是面对自己惨不忍睹的正确率就会发现,这样做的确是最高效、正确率最高的方法。原因在于,GRE考的不是语言!是逻辑!这些连词就是它的考试目的,ETS就是这个套路来的,顺着它的规则玩,才有可能拿到分数。1100道题,10道题为1个section,共计110个section。可以一边背单词一边刷题,刷完前500道,开始重复刷,先别开始后面的。等把单词也已经背了至少2遍,大部分单词都不再生疏,再开始接着刷后面的600道。刚开始正确率可能不到50%,甚至只有30%,但慢慢就能感觉到正确率的提升。考试时候达到50%大致就有150,达到70%差不多就有160了。自己规划好刷题计划,坚持下去便会有效果。也可以参照后面的“备考计划”一节,大概估计一下自己的每天的强度是否合适。阅读和填空一样,应对阅读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刷题。 前面讲到了长难句的解决方法,长难句和生词解决之后,就意味着句内。题型GRE阅读按文章类型划分可以分为:
- 长阅读,一般500词左右,对应3-4道题目;
- 短阅读,一般200-300词,对应1-2道题目;
- 逻辑单题,一般150词以内,对应一道题目;
- 单选题,五选一;
- 多选题,三选多,全选对才得分;
- 文章主旨题;
- 细节题;
- 推断题;
- 其它题型;
- 阅读200篇;
- OG;
翻译:即使武装力量运作在一种面向职业平等的制度变化风气之中和联邦政府同工同酬的约束之下,情况依旧如此。[/indent]这句话其实是《杨鹏长难句》里选录GRE文章里的一句话,即使看中文理解起来也有点困难。但如果你按照意群去读这段话会更容易理解这句话,也会比一个词一个词去看的速度更快。我知道,第一次见到这句话的人可能会有点懵,因为这算是一个难句,不过别担心,后面的技巧会借助意群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要注意的是,在单纯训练速度的过程中可以刻意地去找意群来提高自己,但是在模拟训练的时候不要因为刻意地去找意群而忘记了理解句子,结果适得其反,意群找到了,但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都被读碎了,反而不知道在讲什么,我们只需要有这么个意识就够了,不要让它成为你阅读的主要工作。关键技能二:理清句子结构,缩句(即找到主谓宾)小学语文老师可能都教过我们中文里缩句,同样,英文阅读里缩句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地理解句子的方式。缩句的时候,小学老师教给我们的就是抓住主谓宾,即:某某某干了什么事。这种小学生技能相信大家都会,不然你永远只能在王者农药里被小学生虐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尤其是做题的时候需要精读某一段话时,理清句子脉络会对理解有很大帮助,尤其是你反反复复看不懂的句子,借助我们上面介绍的意群利用缩句就可以很快理解。砍掉那些形容词、副词、定语从句等修饰成分,找到主谓宾,尤其是联系主语和宾语的谓语动词,借助连词找准关系(并列、转折、让步等),再花哨的句子也可以被扒的精光。再强调一下缩句时的关键点:主谓宾、谓语动词、连词(提示:连词和介词不要搞混了),比如上面那句难句我们就可以理解成:[indent]This is so/ even though the forces operate in xxx and under xxx。
提示:this is so的字面意思是:这就是这样。即:事实就是这样,情况依旧如此。这句话里this is so放到后面去理解可能更符合中文的习惯。但英文里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养成英文的思维,而不是每次都要翻译过来再去理解它的含义,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也永远学不好英文。[/indent]我们把这句话缩减到这种程度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句话了,更细节的内容就不必太过纠结了,被扒掉的地方都是在你理解这句话时不重要的内容,如果做题的时候有需要再根据具体细节去做题。关键技能三:结构化阅读阅读不是机械地去读每一个单词、句子,阅读考核的目的也不是你读懂了多少句子。阅读最关键的是,你是否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为了论证观点使用了哪些论据、以及多个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当然,这些观点有可能是作者自己的,也有可能是在客观陈述他人的。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论点和论据,从而拎出段落和文章的骨架。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论点即一种观点,论据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提供的证据,多数情况下是例子,有时也会是数据、对比等。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精确把握段落结构,从而轻松应对考题。如果在通读全文过程中过于关注每个句子的细节反而会让自己很难去把握行文的脉络,从而导致似乎每一句都懂了,就是不知道文章在讲些什么。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去寻找论点和论据就会发现基本上一个段落的构成就是“论点+例子”的组合,同时也要注意段落里起到联系上下文的那些连词的作用,如further more, but, however, notwithstanding, nevertheless, hence, therefore等等,根据这些连词判断作者态度的变化,从而就可以很轻松地把握段落大意。表达观点的句子往往就是在段落的前两句以及连词出现的地方,所以要格外注意。通读的时候可以比较认真的看一下这些观点句,后面的例子可以选择略读,如果观点读明白了,例子不是特别理解也影响不大,你更不必仔细去推敲作者的推理过程(越是纠结于作者的推理有时越会觉得有问题,也很难理解这个论证的过程,因为有些作者的脑回路可能确实比较奇葩,或者因为文章在浓缩的过程中丢失很多细节导致比较难理解。不能理解也没什么大惊小怪,把题目做对就行了,此时我们不是在做学术)。略过次要部分,在通读全文过程中那些并列的连续举例、括号里的内容都是可以忽略的,不会影响对全文的把握,这些内容可以在做到相关的题目时再去细读。上面刚刚也提到了,甚至针对论点的论据也是不需要细读的,你只要知道提到了这么一个东西,并且这个东西是用来支持前面的论点的,这样既足够了。值得提示的一点是(此处是重点),其实GRE文章读多了,就会发现文章的基本结构翻来覆去无非那么几种,大部分都是议论文的文体,很少会有平铺直叙的写一段历史或故事的文章,因为ETS要考的是逻辑,提前心里有个预期,对理解文章内容就简单很多,理解文章的关键点有以下几点:
- 文章围绕的主题现象或观点;
- (1.)现象类:针对现象的不同解释,以及这些解释之间的关系,即:
- 独立(如针对不同的方面);
- 互斥(同一方面的不同观点);
- 进一步改进;
- 独立(如针对不同的方面);
- (2.)观点类:针对主题观点的多个论点,即对主题观点的:
- 不同意;
- 同意;
- 进一步改进;
- 不同意;
- 作者态度:
- 赞成其中一点;
- 反驳其中一点;
- 提出新的观点;
- 客观陈述不表态;
- 赞成其中一点;
- 有一个观点并对观点做了一定论述,后面提出一个支持论点、一个反驳论点,作者赞成其中一点;
- 有一个观点,后面提出一个支持论点,又提到一个对该观点的进一步改进,作者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
- 有一个现象,后面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点和第二点独立,第三点是对第二点的进一步改进,作者只是客观陈述没有表达对任何一种解释的态度;
- 文章主旨题;
- 细节题;
- 推断题(包含infer, imply, support, undermine, assumption, in order to 等等);
- 其它题型;
- The passag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__
-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The passage mak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laims?
- In the argument given, the two highlighted portions pla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oles?
-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highlighted text is to __
- The author the passage mentions xxx primarily to __
- Select the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that xxx
-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xxx __
-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st accurately indicates the sequence of the events listed below?
-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xxx?
-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author mentions xxx primarily in order to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ssumption on which the argument depends/relies?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f true, would provide the greatest support to xxx?
-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impli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xxx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the xxx?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seriously undermines xxx?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give a similar comparison with xxx?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st logically completes the argument given?
- The information given, if accurate, most strongly suppor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ypotheses?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most seriously undermines xxx?
- specific circumstances;
- challenge;
- address both of the views;
- 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
- claim & reason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the extent to which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and explain your reasoning for the position you take. In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your position, you should consider ways in which the statement 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 and explain how these considerations shape your position.[/indent]可以看到这种题目如果是在TOEFL里算是比较难写的,但在GRE里比较常见。下文会简单介绍一下写作思路,算作给大家的提醒。写作思路上文提到GRE虽然两个方向都要写,但应该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比较典型的文章结构是:
- 一个开头段;
- 2段(或3段)正向(或反向);
- 1段反向(或正向)作为让步;
- 一个结尾段
- 科学家、政治家、工人、艺术家、学生等;
- 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教育、环保等;
- 社会、家庭或小集体、个人等;
- assumption: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examine the stated and/or unstated assumptions of the argument. Be sure to explain how the argument depends on these assumptions and what the implications are for the argument if the assumptions prove unwarranted.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examine the stated and/or unstated assumptions of the argument. Be sure to explain how the argument depends on these assumptions and what the implications are for the argument if the assumptions prove unwarranted.
- evidence: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what specific evidence is needed to evaluate the argument and explain how the evidence would weaken or strengthen the argument.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what specific evidence is needed to evaluate the argument and explain how the evidence would weaken or strengthen the argument.
- explanation: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one or mor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that could rival the proposed explanation and explain how your explanation(s) can plausibly account for the facts presented in the argument.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one or mor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that could rival the proposed explanation and explain how your explanation(s) can plausibly account for the facts presented in the argument.
- question: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what questions would need to be answered in order to decide whether the recommendation is likely to have the predicted result. Be sure to explain how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would help to evaluate the recommendation.
- Write a response in which you discuss what questions would need to be answered in order to decide whether the recommendation is likely to have the predicted result. Be sure to explain how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would help to evaluate the recommendation.
其实这四类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点,你可以写成这4种不同的形式,其实都是在攻击同一个问题。寻找攻击的点是比较关键的一步,一般我们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前往后找,至少找到3个以上不太对的地方,能找到的越多越好,鼓励5个左右为宜,有些点可以合并为一段,总共分成3个主体段就差不多了。一般常见的错误类型有:
- 1. 结论无据(gratuitous assumption)
- 2. 无因果联系
- 3. 样本不足(Insufficient-sample)
- 4. 二者择一(Either-Or choice)
- 5. 错误类比(based on a false analogy ) <横向>
- 6. 时地全等(all things are equal) <纵向>
- 7. 可疑调查(survey is doubtful)
语言技巧语言是写作的基本要求,GRE虽然考察的是逻辑,但对语言的要求并不比TOEFL低,所以为避免自己的语言单一、幼稚,平时还是要多注意积累、练习。下面引用了之前写托福经验贴写作部分的一些内容,然后又添加了一部分。积累,我们在平时练习其它部分的时候会阅读很多的内容,肯定会用到很多的好词好句,我们应该挑选一些适合作为写作素材的记录下来,如果有练习写作,尽量学着去运用。积累的内容可以包括:词汇,常用含义的不同表达,比如important,还可以是significant,imperative,vital,essential等等,再入should,我们还可以说be expected to, be supposed to等,让常用词丰富一些,不要写作时候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会让考官觉得你词汇匮乏;短语,好的短语是亮点,适当的用短语替换单词可以是加分项,就像上面提到的should,再如influence, 可以说shed great influence on, impose impact on等等,这种变化也不用太多,有几处即可,多了反而会显得比较刻意;比较常用的表达,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到科技给我们带来一些变化,就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时候记下来,我就一直记着这么一段:the adv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brings about a variety of changes which have shed great influce on our daily life...;一些素材,比如名人事迹、格言警句等,这些不是作文中必须要出现的,平时可以多留意一些,考试时候如果觉得恰巧合适就会锦上添花,当然,也不要生搬硬套。这些积累最好是自己的,印象会深刻一些,我自己有整理一些,感兴趣的可以见文末的获取方式,比如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小部分关于常用表达的不同方式:
- 应该,最好:be supposed to do, should, would be better to do, be expected to do
- 重要,关键:important, crucial, pivotal, critical, significant, vital, essential, imperative, overriding
- 非常,绝对,完全:very, extraordinarily, exceptionally, extremely, exceedingly, absolutely, totally, categorically, solely, nothing but, nothing short of
- 必然:necessarily, be bound to, invariably, inevitably, decidedly
- 插入语
- 强调句
- 倒装句
- 反问句
- 定语从句
- 状语从句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其中一点而非全貌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indent]同样,如果把上面两句话直译成英文,你觉得哪个更地道一些呢?[indent]In this way, we should concern more about this specific point other than the full picture.
In this way, concerning more about this specific point other than the full picture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indent]细细体会一下其中的区别,就可以越来越地道地用英文写作。
数学Quantative数学是中国学生最擅长的,所需做的工作就两个:熟悉概念、刷题。数学对于理科生来说都不会陌生,概念也都很熟悉,大部分都是高中之前的内容,只有正态分布可能是大学之后才接触的。但对于一些文科生来说,可能有些概念就比较难搞了,比如排列组合、等差等比、正态分布等,长时间不接触,可能忘记了很多。从我的感觉来说,这两部分相对更容易出现难题。不过理科生也要小心,一些比较细节的概念要留意,比如一个数的约数是否包含复数等等。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一些数学词汇,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五边形,八边形,倍数的表达等等。还有一些常用的公式。我记得第一次考试时候因为不熟悉right triangle(直角三角形)是啥,考场上就很懵逼,一直在纠结它到底是正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推荐以下资料(获取方法见文末):
- Math Convention
- OG 150题
- 数学常用词汇和公式
- 其它数学难度进阶材料试题
备考计划至此,已经把所有备考需要准备的资料和工作都讲完了,下面就简单提供一份计划安排供大家参考,这也差不多是我帮另外一个同学备考时的计划。不过需要声明的是,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出现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对应的,每个人的计划也都会有所不同。总共备考时间大约为3个月,按时间进度大致为:第一个月:
- 把3000词背完整的一遍,所有单词都要有印象;
- 长难句140句,每天10句左右,同时背诵前40-50句,每天5句左右;
- 先刷几套填空和阅读,可以刷OG 150题,然后看一些方法论的教学视频;
- 把1000题的前500题刷2遍,注意整理单词,不要动后面500题;
- 把200篇的阅读刷完前100篇,尽量总结方法论;
- 前半个月把3000词过完第二遍,后半个月把单词过完第3、4遍;
- 开始刷后面500题,刷两遍;
- 把阅读后100篇刷完,然后开始重复刷这200篇;
- 开始准备数学,把数学的相关概念都看一遍,然后开始刷题;
- 开始写作文,试着每周能写4篇,即2篇issue,2篇argument,平时注意积累词句;
- 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整理自己的模板;
- 找一段时间把写作题库全部过一遍,每个题目都能在脑海里列个提纲,较难的把提纲列下来,把比较难的题目标记出来;
- 月末的时候可以用PP2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估量一下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
- 一边过滤3000词里不认识的单词,重点背一下,另一边争取迅速的过单词,遍数越多越好,每天大概花1个小时的时间背单词,同时可以开始背一些等价词等词表;
- 重复刷1000题,遍数越多越好,争取刷2-3遍;
- 重复刷200篇阅读,此时要很熟悉ETS的套路了;
- 数学概念应该都很熟悉了,每天保持一个section的题量;
- 把自己认为最难的那些题目写一些,也要尽量保持每周都有4篇的量;
资料获取本人整理了文中提到的资料,有些资料可以免费提供,有些资料也是我个人花了很多精力与钱购买与搜集到的,并且从一大堆资料中鉴别出真正有效的资料。所以其中一些资料和官方资料我会免费提供,小部分资料因为我也投入了不少成本和精力,有偿提供。当然这些资料你可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到,如果你不想做同样重复的工作去鉴别哪些真正是有用的,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备考上,让自己的效率更高,可以选择花少量的成本从我这里获取,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免费分享资料链接:链接: link.zhihu.com 密码: pawa其中包含了很多我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和教程,并做了简单的分类。有官方资料,也有V、Q、AW分别对应的资料、excel词表等。但其中不包括上文提到的填空1100题和阅读200篇,也许其中有和这些资料重复的部分,不过我不能保证是我用的那套题目。特别推荐资料获取:有偿提供,请知乎私信我。知乎个人链接如下:https://www.zhihu.com/people/redpig/activities因为其中有些资料也是我买来的,或是我从很多资料中亲自用过有效的,也有些是我自己整理出来的,如:本文中提到的填空1100题和阅读200篇(是我买来的),我自己整理的Argument题库、常用词汇的替换,我购买过的一些教程等等,所以这部分资料有偿提供。这套资料我仔细梳理过,是我自己用过的,也是我在帮另一个同学拿到V160时用过的资料,我相信相对于节省时间和最后的收获而言,这个成本是值得的。我见过很多资料分享,但大多数都是一堆资料夹杂在一起,很少有系统整理过,也很难分辨出哪些有用哪些没用。所以我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写好这篇经验分享帖并整理清晰相关的资料,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的鸡汤GRE备考是个漫长的过程,我自己前前后后也经历了4次考试,最后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成绩。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压力几次都将我逼向崩溃的边缘。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道路上为着某些目标而奋斗着,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努力就会有回报,付出就会有结果。经历了GT的洗礼和申请的折磨,最后我也在申请季顺利拿到了Stanford、Caltech、CMU、Cornell等名校的offer。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改变,也让我对某些信念更加笃定。我也希望你能够在这段旅途中有所收获,而非仅仅留下一段痛苦的回忆。就像我之前在另一个贴里说的,所有痛苦和压力也许回头看都可以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但现在所经历的就是当下的全部。希望当下的勇气足以支撑你守得云开见月明。大家有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或者关注下面的公众号留言,我可以帮助大家建立互帮互助小组。我会在公众号里记录一下留学趣事和在Stanford的生活,公众号也会发送一些备考、申请等方面的资料。公众号:鸡哥留学录,ID:alexinstan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