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HCI/东亚申请总结

avatar 421259
色诺芬
7732
21
1. 申请结果
总共申请了 10 个硕士和 1 个博士项目。到目前为止:4 Accepted / 1 Pending / 6 Rejected.

教育技术 / HCI
Accepted
Northwestern CS+LS PhD(Skype 面试,从了)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M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MA

Rejected
Harvard TIE MA(Skype 面试)
Stanford LDT MA
MIT Media Lab MS(无面试,无 Portfolio Visit)

东亚研究
Accept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PSS(小奖 $12000)

Rejected & Pending
All other 4 schools

2. 个人背景
* 985 师范院校中文系本科,无心读书,GPA 单调递减 (90 => 75, 最后平均分 81)
* 毕业后 3 年工作(创业)经验
* 10+ 年编程/产品经验
* 一个 Portfolio,10+ 项目
* 一个教育技术产品,500,000 用户
* 没有海外经历、没有发表、没有国外推荐信

3. 是否用中介?——绝对不用
其实 DIY 是一开始的决定,但还是试着咨询了一些中介。结果大开眼界!不仅定位选校几乎只看三维,而且热门专业之外的情况一问三不知。至于他们的看家本领——文书——简直令人大跌眼镜。曾经拿到一份¥10,000 套餐(含三所学校的修改,注意是修改)的文书范例,内容空洞先不必说(这是中介通病),基本的文从字顺都无法保证。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外包给国内本科生干活,那和我们自己写有什么区别?!至于报价¥18,000 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藤校招生官手笔,也不过堆砌华丽辞藻而已。总之完全是货不对版,不如自己拟好草稿,去 ServiceScape、Kibin 花 $50 找个美国 PhD 甚至 AP 帮你校对批改——就算来回改他二十次,也不过 $1000 嘛。中介这差价未免赚的太狠了吧?!

4. 选校策略
选校这个问题,真是言人人殊,也许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没有最正确的答案。话虽如此,对于我们非常规(Unconventional)背景的朋友,如果想节约申请费、节约体力、节约推荐信……还是有几点经验可以稍作分享的。
1)选校之前:如果 GPA 实在太难看,那就考高 GRE!有人说 GRE 考到 320 就够,那是对硬性条件充分同学而言;假如 GPA 低、牌子不响、推荐信又拿不出手,足够高的 GRE(按 Reddit 上教授分享,Q/V >=95%,作文大概 4 分就够)能帮助你通过绝大多数学校的第一轮审核。否则你的工作经验再闪耀,惨死于小秘之手,岂不白白浪费你的 $100?当然,这也要看你的定位如何。怎么考高 GRE?这里有篇你可能用不上的经验(1point3acres.com)……

2)主动沟通!倘若担心自己某一点条件够不上项目标准,试着主动发封邮件到小秘处询问。许多院系有 Webinar 活动(通常官网可查日程),主讲教授又愿意接受问题,更要大胆提问,或者有超乎寻常的机会——我的 Northwestern Offer 就建基于此!邮件只要注意礼貌,又不在申请高峰期(11-12 月之后),一般小秘/教授总会如约回信。假如对方回复冷淡,或者再次强调网页上的既定规矩,从选校单里删掉便是。在这个阶段,能提前排除几个项目,对申请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广泛套磁!虽说套磁是否有效,常常因人、因专业而异;但只要你礼数周全、语气诚恳、内容充实(但别太长),绝不会有害于你的申请。或有人问:硕士申请可以套磁吗?一般来说,教授根本不看你的套磁邮件……可假如你含糊其辞,不提自己是硕士或博士,有时反而另有效果。我就碰到一位 UBC 教授回复没有 funding,欢迎自备干粮前来投效……可是我只打算申请备胎硕士耶!那就一拍两快,教授同意在 SOP 中列作 advisor,这个保底硕士也就提前搞定。至于“欢迎申请”一类虽属套话,如果是硕士项目,还是应当大胆申请;如果是博士项目,可能就需要三思了,或者换一个教授更 Match……?另需注意:越是年轻教授(AP),回复邮件越快、越频繁;Full Professor 公务繁忙,神龙见首不见尾,也是常态。总之,没有回复的可能性极多,不必将其作为一种信号,说不定只是进了垃圾邮件罢了?!

4)查找数据。不少学校(如 Duke、Northwestern、UW、UT Austin 等)官网有详尽的历年录取统计数据,不仅列出申请人数、竞争率、国际生比例、有些甚至平均 GPA、GRE 分数也一应俱全。即便不打算申请该校,浏览数据也有许多收获——例如教育学的 Bar 相当之低,与 CS、Fin 等热门专业有天壤之别;也可以因此对不同档次学校、或同一所学校不同项目之间的招生层次有一个直观印象。据说 USNews 付费购买数据库也有相同效果,可惜并没试过,有试过的朋友不妨做个反馈?

5. 文书写作
其实没什么技巧可言。讲清楚自己的动机、兴趣(极其重要!),既往经历,学习计划,就业去向……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清楚、明白、一目了然。有工科的朋友说重要部分可以加粗,方便 Committee 抓住重点,或者可以借鉴,但我自己是没用过。针对不同学校如何定制?我的做法是每个专业类别写一篇通用模板,其中头尾两段分别紧扣学校、项目主题,这样模板一旦完成,其他学校也就水到渠成。不过这方法适合硕士申请,未必适合博士;适合自身经历丰富、突出的朋友,不适合经历标准,需要专门钻研学校兴趣、投其所好的朋友。初稿完成,交给同学、朋友一顿批评,再给 ServiceScape、Kibin……上的 Native Speaker 校对润色一番,也就差不多啦。

下面列出一些北美名校的 Personal Statement 指南,供大家自由取用:
1. Cornell: knight.as.cornell.edu
2. Yale: ctl.yale.edu
3. MIT: mitcommlab.mit.edu
4. Harvard: ocs.fas.harvard.edu

另附 Purdue 的英语写作指南:owl.purdue.edu
其实所有这些,Google Search: Personal Statement Graduate School 就有啦。如法炮制,再找二十所学校也不难……

6. 结果分析
Northwestern CSLS PhD
直接录取有些意外,不过主要还是我信心不足。毕竟 Media Lab 脆拒了之后,这就是根独苗啦……不过仔细想想,也并非意外之喜:

1. 正式面试之前,一位 Director 给了非正式的电话。当天他忘掉还有这个日程,联系上之后他先道歉,然后让我问了二十分钟问题……期间表示 impressed by your package,最后问没有海外经历,为什么来美国?我回答我的产品有一半用户在海外,来美国学习研究最合适……教授曰善!我没时间了,正式面试再见。
2. 系里一直以为我会去 Campus Interview,最后才想起来我在国内只能 Skype……这里有一个插曲:第一位 Director 本来说好再电话面试一次,我回了时间之后一周杳无音讯,一度紧张不已……最后系里发来 Offer、我当场接下,又出来 Congratulations!可见人可能只是回去写 Offer 了。Full Professor 真的太忙!不知选他做导师会发生什么。这里还要继续求教大家。
3. 正式面试分别两位教授:一位是华人 AP,从头到尾讨论 Motivation 问题,大意是做研究和做产品不同,我们做 HCI 研究,可能总共就那么点人用……你怎么看?我答以尽力平衡,不及其他。另一位也是 Director(他们一共两位),非常友善,还表示试用过产品,体验不错……最后说希望能当面聊聊,会很快(very quickly)通知后续进展。
4. 最后发现第一句万分正确,第二句却未必尽然:对每天焦虑的申请者而言,两周可算不上非常快……期间邮件往来,对结果更是只字未提。逼着我把面试时的 Proposal 写了个 Demo 连截图带安装包一起发过去。不知对最后结果有无影响?总之现在是没机会知道了!

附带提一句,CSLS / TSB 两个 HCI 项目都是强 Committee,第一年 University Fellowship,导师第一年底才正式确定。Funding 一定有,并且保证五年,算是私校优点吧。

Harvard TIE
单独摘出来提他,是因为给了面试却最后拒掉的缘故。分析起来没啥道理:面试邮件明明写了 Committee expressed interest to your application,最后连个 Waitlist 都不给?!面试实际是个口语考察,最后象征性让你问点问题。结果我不识好歹,跑去问你们多少人读了 PhD?本校有没有相关 PhD 可以读?答复都没有……命运可能就在此注定。其实问题还是出在选校上。这是个 Professional 项目嘛!我们想搞学术的朋友,来此凑什么热闹?!顺便说一句,这个项目的 Financial Aid 很少,Gradcafe 上不少美国人正在抱怨,中国人更不要怀抱希望啦。

MIT Media Lab
这学校怕是没过第一轮……Portfolio 从头到尾没有 MIT 访问,信号应该很明显了。Gradcafe 上有位自称掌握内幕的朋友,被拒之后私信我表示:他们纯看 Connection 收人,有时招生之前名额就已经满了……真伪难辨;可是真想试试冲刺一下梦想,恐怕至少还是要去一趟 Open House 和教授套套近乎吧?

MAPSS
一个中文系学生申请东亚全聚德,申请教育技术甚至 HCI 能中 Offer,本来已经够吊诡了;MAPSS 偏偏也给了 AD,看来可能是芝加哥这座城市喜欢我?!MAPSS 最有趣的数他的交叉学科方向;原来不止列出来的几个 Committee 可以申请,你自己东拼西凑出一个 Direction,它也可以承认算数。为了你的六万刀学费,他们也是够拼啦。值得注意的是,托福成绩单项 26 的要求,申请前可以暂未达到;可是假如录取又决定去上,那就非考到这个数不可。好在从 Offer 到语言成绩 Deadline 还有几个月功夫,据说往届也从没因此失学的。只是便宜了 ETS……

最后的话
本次的结果来看,也许 HYPSM 还是在意学术经历的,即最后一所毕业院校和在校成绩;也可能他们十项全能的申请者实在太多,容不得一点短板。不论如何,我们 Unconventional Applicant 的成败,主要还是看 Package 能不能到教授那一关吧!这样说来,套磁简直是重中之重了。

总感觉还是有不少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欢迎提问!自言自语、自问自答……实在讲不出个道道来啊。
  • 61
2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