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Offer – 无海外背景,史上最曲折(2/28更新)

avatar 58051
dntczdx
20390
33
[align="left"]Google Offer – 无海外背景,史上最曲折[/align]

[align="left"]找工作以来,从这里学习了很多。为了回馈,特写此文。 [/align]

[align="left"]1、 个人基本背景[/align][align="left"]华五计算机本硕;外企软件公司3年经验;英语一坨(勘勘6级);算法较好。[/align][align="left"] [/align]
[align="left"]2、 Time line[/align][align="left"]我深信time line对大家非常有帮助,大家不仅了解了流程,而且对一些时间点需要等多久也能有所了解,所以特意详细地记录下来。但是我的例子不一定有普适性,因为我的经历太曲折。[/align]

[align="left"]2012-2-14 找熟人,求推荐[/align][align="left"]2012-2-18 美国Recruiter联系(4天,够快)[/align][align="left"][2012-2-27] 插曲:facebook recruiter联系,没有精力应付多家,表示暂时放弃[/align][align="left"]2012-2-29 确定phone interview时间:3/8[/align][align="left"]2012-3-8 phone interview[/align][align="left"]2012-3-20 转到中国recruiter[/align][align="left"]2012-3-30 确定第二轮phone interview时间:4/6[/align][align="left"]2012-4-6 phone interview[/align][align="left"]2012-4-10 确定onsite interview时间:4/27。(但安排的人好像不太懂中国签证之难,这个时间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果然错过了。)[/align][align="left"]2012-4-26 rescheduled to 5/11[/align][align="left"]2012-5-9 飞往美国[/align][align="left"][2012-5-7] 插曲:hulu phone interview[/align][align="left"]2012-5-11 onsite interview (4 rounds)[/align][align="left"][2012-5-15] 插曲:hulu phoneinterview round 2[/align][align="left"][2012-5-21] 插曲:hulu说不在国内直接往美国招人了。怎么不早说?卧槽[/align][align="left"]2012-5-25 被告知面试没有一次通过,但由于种种原因,5/28在国内加面3轮(卧槽)[/align][align="left"]2012-5-28 onsite interview again (3 rounds)[/align][align="left"]2012-6-11 被告知面试通过(能更艰难点吗,finally[/align][align="left"]2012-6-14 被告知今年H1B没了,我faint[/align][align="left"]漫长等待期……[/align][align="left"]2012-12 被告知1月可以正式联系组了(找到组才能发offer)。我利用认识的人先行找组,问了34个人,没结果。[/align][align="left"]2013-1-4 recruiter正式为我找组[/align][align="left"]2013-2-2 终于找到组了,期间我一度绝望(被多个组否了)[/align][align="left"]2013-2-13 offer letter来了[/align]

[align="left"]一年循环:2012-2-14始,2013-2-13止,终于得到offer!而整个等待还未结束,未来的计划是:[/align][align="left"]2013-3-15 办妥一切H1B所需材料[/align][align="left"]2013-4-1 提交H1B材料[/align][align="left"]2013-4-15 H1B获批[/align][align="left"]2013-10-7 入职[/align][align="left"] [/align]
[align="left"]整个换工作经历20个月![/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待续[/align]
[align="left"]--------------2013-2-23更新--------------[/align]
[align="left"]3、动因[/align][align="left"]本科到硕士,我都没动过出国的念头。有朋友本科积极准备出国,让我也一起搞搞,我表示兴趣不大。硕士的时候又出去了一批,我仍然不为所动。我的理由是:在没有明确的机遇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普通的幸福生活,而不是使出浑身解数创造什么机会。而在国内混,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条路线。[/align]

[align="left"]现在看来,只能说当时我对国内的水深火热还洞察得太浅。一方面,国内环境(广义的“环境”)确实比我想象的要更差一些;另一方面,近几年环境似乎还在变差。以至于,“普通的幸福生活”我觉得都渐渐要不保了。再者,在外企干了几年,接触了洋鬼子,也习惯一些了。原来对陌生的美国的恐惧感也消除了。一切因素综合在一起,在2012年的情人节,我正式出击Google。[/align]

[align="left"]在这之前,我从一个同学那里听说了Apple在招聘,于是先投了Apple。结果直接Thank you letter。我颇无语,倒是激起了一些好胜心。投Apple的时候,我对跨国应聘还一无所知;被thank you以后,我才开始比较详细的研究。于是改简历,准备英语,搜公司。鉴于多年来的经验(没有内推一切都是no,内推比海投靠谱10000倍),我初步锁定了有内线的几家公司:Amazon, Google, Facebook,hulu,等等。后来当Google和Facebook都准备为我安排面试的时候,鉴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我果断去掉了Facebook。Hulu的邀请我接受了,但我当时是作为练兵和保底来选的,不为其做任何特别的准备。[/align]

[align="left"]待续[/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2013-2-28更新--------------[/align]
[align="left"]再更新一段,时间有限,慢慢写。[/align]
[align="left"]4、前期准备[/align]
[align="left"]内线投出简历后,Google和Facebook的反馈都很快,短时间内就要安排电话面试了。我开始做准备。有这么几个关键点:[/align]
[align="left"](1)英语。我的英语一坨,CET6踩线过,听力尤其差,表达还好点。短时间内能做的:一,原来工作中嫌麻烦不喜欢和老外直接交谈,那一段时间就尽量交谈,稍微把听说熟悉起来一些;二,重点准备技术词汇,尤其是算法词汇(诸位可以上网去搜“常见数据结构与算法词汇”),防止听不懂题,或者不能用正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解法。由于时间有限,英语就只能做这么多了。[/align]
[align="left"](2)面试题。刷题要刷多狠?我觉得因人而异。你对算法熟悉度如何?敏锐度如何?融会贯通度如何?这很关键。熟悉度,就是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做了,能顺利地写出来。这很基本,如果这个不熟,那不行,刷题起的最大的作用就在这方面。敏锐度,就是找到题目怎么做的正确方法,这个类似解题的“灵感”,但学习科学与工程出身的诸位想必都知道,“灵感”不是乱蹿出来的,是建立在真正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这个刷题有一些帮助,但我觉得不大。融会贯通度,就是“妥妥的看透题目的本质”,并找到最优的方法。融会贯通和敏锐是很相关的两项属性,但侧重不同:敏锐度对解难题很重要,快速的定位,找突破口;融会贯通保证你能做出绝大多数的正常题,因为你看透了题目的数学本质,你知道了问题的结构,自然能做出相应的解答,这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融会贯通度”能靠刷题提高吗?我觉得不能,只能说刷题给了你练习“融会贯通”的机会,或者说给了你思考的机会。而要提高融会贯通度,刷题本身并不能帮上忙,重要的是做了题之后的思考。[/align]
[align="left"]好了,总结一下:刷题巩固算法熟悉度,打好基础;刷题的同时提高理解,增加敏锐度;刷完题,思考,提高融会贯通度。所以说,基础好的人,不用做很多的题。我因为算法学得还不错,又做过助教,基础没丢,在所以策略就是,做一些有限的题。我选了Cracking Coding Interview。我通看了全书,然后细细的做每一道题。第一次电面之前,时间太紧,无法亲手写完每一道,我就挑选了一部分手写,其他的在脑子里想了一遍。第二次电面前,又完整地做完一遍。onsite之前,第三次完整地做完了一遍。[/align]
[align="left"]我觉得我不能算“刷”题了,做得还是比较精的。目的:1、找回熟悉度,适量即可。2、经典问题,有一定的复现可能性,那如果遇到了,善莫大焉(但是马后炮一句,我做的所有题,最后没有一道复现的……)。我时间有限,选了这个少做精做的方案,但并不意味着如果我时间充裕就会去疯狂刷题。我会适当增加做题范围,但不会大量增加。因为,我认为,陷入太疯狂的刷子状态,会不知不觉地忘记思考,进入一种无脑模式(当然,已经非常融会贯通的人例外,他们不怕陷入无脑,但他们其实已经不需要刷题了不是吗?)。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想起了高中搞数学竞赛时,我们就是在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下进行,每天要做一些题,但不会像备考高考的同学那样狂刷试卷。后来数学竞赛结束后,回到准备高考的同学中间,发现思路比他们清晰不止一个档次(不仅数学,而是任何学科),而他们双目之间似乎有种木讷。然后跟着他们刷了一阵试卷,感到思路又快和他们差不多了,我赶紧停止了这种做法,再不癫狂刷试卷了。[/align]
[align="left"]顺便一提,这本题集也很好,前面很多篇幅介绍了各个公司面试风格,以及各种面试小故事、面试的manner。我就先看这些部分,渐渐进入状态,感到调试的差不多了,对面试的兴奋感也有了,然后一章一章地做,由浅入深,感觉良好。[/align]
[align="left"]除了这本书,我的补充内容包括CareerCup上的一些题。那些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的,略过;那些争议比较大的,或者我觉得思路比较新颖的,我会亲手做一遍。没有全看,看了一部分。另外,就是看了一些文章。有一篇文章非常好,我觉得是“融会贯通”的典范,我把链接放在这里:blog.csdn.net 文章叫“从trie树到后缀树”。这是真正的细细研究一个问题,最后研究完一个问题,却深刻的剖析了相互关联的多种数据结构/算法。思考,也要做到这样,则融会贯通的意境可成矣!有了这样的境界,就能摆脱中国学生多年形成的“刻意迎合出题者意图”的解题思路。这种思路绝对是歪门邪道,不可取,这是撞大运。在多轮次的车轮战式面试中,这种方法是难以成功的。你猜到思路了,你对了;你没猜到,你就错了。轮次一多,你总有几轮是猜不到。试问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呢?当然是理解它、解构它,进而解决它。你绝不会去想有没有一个完美迎合了这个问题的解法,因为你知道这个问题是个真正的问题,不是某个出题者编出来的问题。最后,你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它恰好很巧妙,那也是你一步步解决的,不是撞上的。面试中亦然,我在面试别人的时候,就常出那种有层次感的问题,可以增加条件,递增难度,这能考察面试者对问题有没有完整的把握,换言之,考察了他懂不懂做事的方法。别的面试官也是一样,当你以为已经完美搞定的时候,常会加个条件、变个条件什么的。[/align][align="left"]
扯远了。总之,我的准备工作就是这样。然后,onsite之前,HR问我去美国面试还是在中国面试。我对于这个问题,我坚决拒绝在中国面试,原因:
1、HR提到在中国面试的话,有的轮次是由美国的人通过视频会议来进行。不能面对面的交流,这很糟糕,因为表情、肢体无一不传达着各种信息。作为听力不好的人,我更不愿意丢失任何的沟通信
息。
2、Google中国的面试非常难,这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原因无它,公司招聘的人数太少了,而这个公司又是大家都想去的地方,所以有极高的筛选淘汰率。而我猜想中国面试官如果来面试我的话,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中国的面试尚且如此之难,那为美国总部把关,更要严格,至少不能更简单吧?但事实上,美国招聘人数比中国多多了,又有很多的竞争公司,加上美国很多真正的精英都去创业了,所以美国的面试应该更简单!(后来我在中国加面,印证了这一想法)
[/align][align="left"]
待续
[/align]
  • 52
33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