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关于umn mfm感想

avatar 52800
sillykds
1767
0
其实很久没有上来,最近觉得要给自己原来的program写推荐就来写写,也是报答一下program director啊

尽管是推荐,我个人比较推崇尽量客观分析,说说优缺点,说实话,大牛的话就没必要看这些直接选自己喜欢的就好啊

优点:
1. 我真的挺感激MFM这个圈子,我们的program director尤其是Laurie真的是功不可没。我当年毕业找到工作跟她密不可分吧(我觉得肯定是她在背后跟我当时的老板各种表扬,她有个能说会道的本领,每个学生她都能找到角度做最好的“推销”,哈哈)。这个program很注重教你networking,会给你介绍学姐学长或者industry的人,鼓励你去跟他们networking。(有些人会有点误解,觉得networking对找工作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然后找几个人问了一下觉得没有介绍成工作就觉得没什么用。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一个长远的策略,不仅仅是对于眼前找工作,而且人家愿意给你介绍工作有很多外在条件,但也不是今天见了你就立即说给你介绍,跟别人networking的时候多倾听,从别人那里了解一下实际工作内容是否是你自己喜欢的,别急于问别人有没有实习介绍吧,另外networking是需要各方面结合,后面会提到。)总之我的整体感觉people are very nice and they can provide you a lot of useful suggestions, as long as you also work hard yourself and build your connection.

2. 我那时候MFM每个星期五下午都有seminar还有其它各种活动workshop,这些我都会参加。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也听不懂,但重要的是你可以在seminar之后跟别人networking, 这有时候比一个个约人家出来informational int高效吧,毕竟不过是每个人都有时间跟你单独约出来,其次你如果聊两句觉得这个人做的不是你感兴趣的,你可以立即转战下一个,哈哈。这些workshop有一些是纯粹做些project (听说winter workshop project挺有用,但我那时候没参加),有些是一半project一半是seminar。我当时的老板就是带我们做project的industry professor,经常去seminar能跟program director混熟,你找工作的时候自然也会更帮你说话吧(我个人感觉),但至少这些project你能有东西写到简历上,学点实战性的东西吧。

3. 对于MFM课程,我个人觉得5091/92挺有用,尤其是对于没有很多编程基础的人啊。但前提是你真的自己认真把作业做了,去debug和尽量优化你的代码。至于minor,我是挺推荐大家去选的啊,我印象中很多后来找到不错工作的人都有选(当然这不是必然关系,只能说选你minor都是一些比较努力的同学,那找到工作的概率当然会大一些),只是要多交学费,因为是按学分交学费(其实我建议这点可以改一下,像有些program就是多少个学分以内学费都一样啊)。我当年选了统计,这跟我后来去统计系有关系吧,有些人选cs的课,我就挺后悔当时没有狠下心来去选一门ml的课。听说现在开了ds minor选,无论选哪一个minor,选之前弄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或者需要补哪一方面的知识,不要只为了选几门课拿个minor而选,说实话,你懂什么是你找工作要用到,minor那几个字也只是在你简历上占行而已。至于5031/32真的见仁见智啊,John Dodson还有那个讲MBS的老师教的东西挺实用,这两个人都很牛,前提是你能听懂和认真做作业。

缺点:
1. 这是个被吐槽了很久的点,那就是课程名称,超级模糊写在简历上显示不出来你学了什么,不知道现在改过来没有
2. 课程整体设计偏practical, 这应该是大多数financial math program的特点,如果想做理论,真的需要自己去学啊。不过,数学系是个很牛的系,想学习的同学总会想到办法,好好利用资源。顺带提一下,其实我知道数学系有好几个phd后来都去业绩,包括Amazon和银行等,所以他们也可以是你networking对象。

我知道很多童鞋都是很关心找工作的问题,我这里顺带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其实觉得自己很水,当年纯粹因为在积极参加各种有的没的project,每次还积极去做presenter (不知道自己说了点啥,但有个一两次被好评了,networking也顺便build了一下啊,年少无知吧),又傻傻地去帮John Dodson做project,然后不知不觉connect了我当时的老板,每隔一段时间跟他聊个天,估计加上Laurie的各种赞扬,然后人家就要了我吧。现在去了某个大IB做risk quant,其实我不建议大家做纯粹risk management做多了挺无聊(这是题外话了),而且这种quant比做pricing的水很多啊,觉得自己就是组里帮其它cmu等出来的做陪衬。不过还是学到这个东西,至少写个code也要想想怎么写的好看点啊。所以我想说的是不是我自己怎样,而是每个人找工作都有个不同的过程,总有那么一些运气夹杂着,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在很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想办法找资源,一个program好坏的本身也是取决于你自己,还有这个program能给你提供的资源包括各种networking的圈子。这些年来也听说了挺多这个program各种进步,多了很多各种活动,尤其是在program directors的作用真的很大。你说如果你拿到cmu这等牛校,那就不用来看这帖子犹豫了,但在同等的项目里,MFM已经算挺不错,而且我还挺怀念在明州的日子呢。我听过很多积极向上的故事,让我自觉惭愧,有修了各种课拿到本校每年仅有两个的finance phd offer的人,也有明明人家公司不给签证就追着老板从intern到转正(当然肯定是自身够强,老板才会可能给你破例)的案例,所以还是以前哪里看的那句话,只要你够努力总会找到的啊。

其实我挺感谢MFM的两个program directors,当年的老板和John Dodson,还有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人,他们当年都对我很好,给了我很多帮助。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啊。为了保护隐私,文中尽量避免了一些细节,但如果有童鞋能identify我是谁的话,请手下留情啊,让我继续快乐地潜水吧,哈哈。

Sent from my iPhone
  • 2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