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Fall物理转CE申请总结

avatar 446515
Stuartl
7144
16
大学四年历程

总结之前想先谈一谈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经历,没有这些经历,我的选择及决定都无从谈起。本人是科大物理系本科学生。出国这件事是刚入学时就决定了的,一直准备以后学EE。高考后本准备去浙大,但是科大招生老师对我进行了一通“洗脑”,当时也是对专业领域一点都不懂,于是就来了科大物理系,为我这段艰难的申请过程埋下了伏笔。

大一大二的时候依旧是看不清形势,以为待在物理系也无所谓,所以错失了两次转专业的机会。真正认识到问题,是在大三结束,当时要准备找暑研,发现自己几乎没有相关的科研经历,给导师发邮件套瓷也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终于看清了自己在物理系两年半确实是错失了很多东西,包括专业知识,以及科研机会,当时甚至准备降级转专业。好在最后康奈尔的的一位教授收留了我,暂时结束了我痛苦的思想斗争。同样是在这一段时间,在实验室写Verilog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学EE做硬件确实是太难,因而萌生了转CS的想法,但当时也不了解申请形势,不清楚转CS有多么难,所以转CS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暑期在康奈尔的经历对我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我的导师是做EDA、HLS方向的,他的导师是UCLA的丛京生(Jason Cong)教授,今天的Xilinx HLS最初就是当年他们一同开发的。我的导师及他的一些同事如今的研究内容就是开发高层次的硬件建模方法,致力于开源硬件的建设,使得未来的硬件设计更加快速,更加简单。在实验室两个多月,确实是见识了很多前卫的硬件设计方法与流程,包括已经商业化投入实用的和未实用的。我觉得如果有这些技术的帮助,或许不用完全丢掉自己的老本行,未来可以专攻体系结构方向,做些软硬结合的内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强行转专业搞软件劣势太大的困难,因此最后决定申请方向定为CE。

一.选校名单及录取结果(按时间顺序)
AD/Offer: BU ECE MS, TAMU ECE MS, Purdue ECE MS, Stony Brook CS PhD, UCSD CS MS(CS76), USC CE MS, USC CS37 MS
Rej:Duke ECE MS, UCSD ECE MS(EC 79) , UT Austin ECE MS
Pending:Columbia CE MS (withdrawed), UCI NetSys MS, UIUC ECE MEng, CMU ECE MS, UToronto ECE Meng
最终选择:UCSD CS76 MS

二.三维及科研
GPA:
绩点非常重要,而且对于申MS来说,绩点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无需再强调了。然而我们物理专业课程难,大神多,我们学校绩点算法也不太好(虽然也不是最差的),我大学三年拼尽全力,把绩点整到3.69。大三专业课多,绩点更重要,比如UCSD、哥大会让你填last 2 year GPA,而我申请物理的同学遇到过让填四大力学成绩。我大三绩点还算不错(上学期4下学期3.7),可能对于某些学校的申请有一定帮助。
托福:
100+基本要求了,部分学校要求会更高一些。口语尽量23+,尤其是PhD,有的学校甚至会要求24+,26+,28+等分数。总之口语没有短板的情况下越高越好。
GRE:
V150+,Q尽量170,总分320+。但AW分数一直不怎么被提及,在此提醒AW一定要3.5+,不要听什么“理工科3就够了”的话。有些学校会卡AW,如Gatech卡AW3.5(去年甚至卡4),我因此没法申请这所学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一点说清楚。
托福GRE如何准备方面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我基本上也没有很认真地准备,托福也就是随便做做TPO,考了3次上100后就不想再考了。GRE是第二次考前突击复习了近一个月,上了320也不想考了。唯一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尽早考试,最好不要拖到大四,考不过的话也有机会再考,压力也小一点。另外我一直反对盲目刷分,为刷分而刷分,考更高的分是为了达到学校要求,我有很多同学托福都没到100,一样拿名校PhD,因此不要舍本逐末,为刷分丢了科研和学习。
科研:
这一块我没什么发言权,因为专业的原因我校内科研参与的很少。国外暑研几乎也成为标配了,暑研最好大三学期中就开始套,尽量不要晚于寒假结束前,主要是留有足够的时间套更多的教授,以及先下手为强避免教授已经收了其他人。学校的项目一般bar很高竞争激烈(如UCLA CSST,斯坦福UGVR等,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自己联系选择会更多,也更容易,但自己学校官方的项目也要多留意。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我在康奈尔的导师,我那么菜也肯收我(虽然他每年都会收好几个人去他那暑研),而且人真的很nice。我在那边几乎一周七天都在实验室(实际是因为在校外也没事干),因此导师觉得我Hardworking。最后走之前,导师说我比之前的一些学生更好一些,所以可以给我比他们更强的推荐信。尽管如此我科研还是很菜的,论文就更不用提了,因此我没法申请CS PhD。总之就是尽早科研,每个项目做深,项目之间尽量有关联。

三.选校标准及经验
1.学校水平及录取难度
主要是专业排名美国前十至前三十的大学,申了一个BU保底(也是最先获得录取的)。项目都是以往申请和录取人数较多的项目,没有申请冷门的项目和学校。考虑到CS申请难度较高,所以申请了CS排名40的Stony Brook的CS PhD。四大除CMU外一概不敢申,暑研的Cornell因MS项目不太好所以没申。
2.项目设置
另外项目的课程设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我感兴趣的方向是Computer Architecture,与CS有较多交叉,不同于以器件、电路为主的传统EE,所以有些学校的ECE项目没有提供这种机会,如UCLA, UMich, UWisc等,这些学校中Computer Architecture一般划在CS Dept下,但CS申请太难了所以没有申请。另外所有学校我都申请的是CE专业或CS专业(少量),没有申请EE,因为已经经历过一次选错专业,所有我不愿在专业方向上妥协,不接受曲线救国。
3.经验
选校前大量浏览地里往年的录取结果,了解各校的录取标准。Us news的排名是一个参考,但各校的录取难度并不一定是和排名高低成严格正相关的,就算是前十名的学校也不一定都很难录取。我由于导师给的推荐信有限,不敢申太多前十学校,但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多申排名靠前的学校。另外有的学校同一学院下项目很多,录取难度也不尽相同,如CMU,UCSD等,需要多了解考察。

各个项目简介
(1)CMU:ECE虽然有选课限制(只能选4门CS课),但对于我这种不做AI的来说基本没啥影响,因为一共也就学8~9门课,ECE也有很多软课和Crosslist课程。我选的和我自己经历相关的Hardware System track,录取不分track。然而我想的很好,最后就是不录我,连春季都不给,甚至连发配泰国的机会都没有。
(2)UT Austin:招国际生少,录取Bar极高,我还选了最难的那个Architecture的track,这个track今年地里好像没见有人录取,总之就是送人头了。
(3)Purdue:地里信息比较少,ECE中的CE track很软,申请时我选的是CE track,录取也是不分track的。
(4)UIUC:MS是研究型的,我当时是虚了申的Meng,好像可以申MS选择调剂到Meng,然而到现在也没录。
(5)USC:申了一个CE一个CS37,本来觉得应该稳的,然而ce 4月7日才到,cs37 4月15日ddl才到,据说今年的bar已经到gpa3.7了,而我刚好差0.01,可能是这个原因。
(6)UCSD:cs院主要有75(cs)和76(ce)两个项目,ece院项目就多了,其中ce和circuit是impact major,不能从其他track转入,我依旧是坚持专业方向不妥协的原则,选择了ce track。一份申请费可以申请两个项目,cs那边的是想试一试,万一有机会呢,最后反而cse那边录了,ece被拒了。
(7)Columbia:今年起有单向面试。坚持专业方向不妥协原则,选择ce而不是录人多的ee,2月10日面试,一直不给结果,收到ucsd录取后withdraw。
(8)Duke:2月8日面试,4月1日收拒信。收到面试的人很多,根据面试场次数量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来看,并不是有面试就基本稳了。
(9)TAMU:ece下有ee和ce,虽然有cse但ece排名远高于cse,申的ce方向,很早就收到录取,然而我在官网上查不到课程设置,据说不是特别好,而且我嫌弃校名,这个学校本来可以不申的,录了我也不会去,虽然学费便宜,但申请费我申的所有学校里最贵(148)。
(10)UCI:申的Netsys项目,因为看到地里很多人申这个保底。事实上这个项目看起来bar不高,但针对性应该很强,我没有network的相关背景,所以没录也很正常。
(11)BU:作为保底校,BU的ECE课程设置也很软,可以作为转码的选择。
(12)Stony Brook:心血来潮申了该校的CS PhD,录取是因为套了瓷。该校cs前几年收了一大笔捐赠,建了新的cs building,科研型院校,课程不水,cs近些年招了很多新教授,应该是在上升期,当时在她和Purdue之间纠结过一段时间。
(13)UToronto:现在想来不知道为什么要申,可能是为了防止川普搞事,但要申的话至少也得申个MASc吧……而且也没录。

四.其他建议
关于中介
中介的主要作用应该就是选校和写文书。首先是选校,当时我由于还要准备GRE,所以事情交给他们,但中介为了求稳而定的标准偏低,甚至还有坑,比如他们跟我说CMU的ECE MS在SV校区上课,但我知道CMU的ECE MS在Pittsburgh本部也是有的,只是录取标准较高,申请不上本部的可能会被调剂到SV。另外他们保底校定的较多,甚至还有辅修cs来曲线救国。而且他们最初是按EE方向在选项目,并屡次提醒我CS项目极其难申,建议我不要申请,但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不愿意在专业方向上妥协,申的都是CE项目以及少量CS项目。选校这块儿,很多东西中介没法和你讲清楚,或者故意不和你讲清楚,最好的方法还是多看地里的帖子,了解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尤其是选课政策),录取标准等等。毕竟最后是你自己去读书,不要去了之后又对项目不满意。
至于文书,我在十月前向他们提供了各种资料,但过了两个星期他们只给我写了开头两段,因为他们对我的研究项目不熟悉,希望我能先自己写(虽然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我写好后交给他们修改,每星期和他们讨论一次。我觉得中介的主要问题是对我个人的背景和研究内容不了解,因此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这可能也和我的方向比较偏有关系。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语言比较浮夸,比较俗气,我不太喜欢,经常需要我重新组织语言。后来我对整篇文书产生了新的想法,重写了开头,并重新组织了全文的结构,使得全文的逻辑连贯,然后又让一些学长修改了一下,最后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版本。最后看来,虽然我的服务中包括文书写作,但文书80%以上的内容还是我自己完成的。
总的来说,我感觉对我来说,中介只是起一个引导和督促的作用。最初一无所知,他们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省去你一些麻烦,以及提醒你一些时间节点。但关键的内容上如选校、文书方面依然需要自己控制。最后看来,花钱请中介只是为了买一个安心。总的来说,如果你是985大学的学生,并且在学校排名30%以前甚至更高,我觉得你应该能独立完成申请的所有工作,文书方面,请一些出国的学长帮你看一下,或购买文书修改服务,应该已经够了,用不着请全套中介。但是如果你能力不足,比较懒,又拖延,那么这种情况可以请中介代办一些事情。但我觉得这种人应该是少数,既然选择出国就要为自己负责,如果这些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办的话,很难相信出国后能有什么好结果。
关于心态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想要改变还是很难的。申请季中心态几经起伏,先是选校选项目。由于我是物理转专业申请ECE MS,这样的案例在论坛里非常少,而且我三维也不是很好,看到论坛上很多高GPA的申请者,一度感到非常虚,觉得我选的学校都申不上。最先来录取的学校是BU和TAMU,但这两个学校我都不是很愿意去,接着到了2月19日收到了普渡的录取,过了两天收到石溪的CS PhD录取,这才算放下了心,同时甚至稍微有一点膨胀,觉得当初应该申请更多排名更高的学校,说不定也有机会。然后开始打脸,迎来了连续近40天没有录取的日子。期间我申请的UCSD, Duke, CMU等学校在论坛里都大量报出录取,但我就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让人心态爆炸,甚至有抑郁的感觉,直到UCSD的录取来了后才算是解脱了,而这一个月里由于心态爆炸,做毕设的效率也比较低。我觉得自己还不能坦然地接受现实,总是患得患失,又有点要求太高。但人生总是有很多不如意,这次是由于运气好,但下次就说不定了。建议大家等待结果期间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毕设、科研这些事上面,毕竟我们不能影响录取结果,没有必要因此耽误了正事。然而在此我也只能嘴上说说,想要做到还要很多修炼。

虽然写了这么多,但感觉更多的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建议可能不是特别多,所以大家有问题可以评论,我尽量回答。最后介绍一下我在康奈尔的暑研导师,有做FPGA、VLSI、EDA等方向的同学可以联系他寻求暑研机会,主页:zhang.ece.cornell.edu
  • 36
16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