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Intern @ MathWorks + EE PhD找实习小结 + 求室友

avatar 81722
SamRock
13286
19
今天刚刚拿到MathWorks Summer Intern的offer,总结一下作为PhD找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人背景是中部非名校EE PhD。既没有名校的牌子能够在找工作的时候加分,也没有CS的背景在找工作的时候对口,所以在找实习的时候必然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和打击。第一个实习我认为是最难找的,找到第一个以后后面的就相对容易一些,一方面可以积累很过工业界的经验(不同于PhD在实验室做项目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对将来招人的公司是一个好的sign,再一方面也有可能由实习转为full time。但好在运气还不错第一个实习就找到了MathWorks的实习,算是为找第一个实习划上了一个好的句号。当然,每一个句号都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开始,所以前路漫漫,还需努力啊~(很久没写中文的这种总结了,写的时候感觉怪怪的,大家看的不舒服多多包涵啊)

下面分四部分分享一下自己找实习的体会。

1. 关于简历

这个问题我感觉是debate最多的一个话题,尤其是作为PhD学生。我实验室一个比较牛的师兄强烈推荐搞成两页,然后前面加一个summary / qualifications。而在招聘会或者学校的career center修改简历的时候又会有一些人说最好是一页,很多HR完全没有时间去看后面的第二页。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如果硬要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Case by Case。有的人项目极其多,而且很多都是和自己找工作特别相关的,那我觉得写成两页是非常好的。但是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呢,其实和某个实习职位相关的项目也就2-3个,每个项目2-4个bullet points,再加上3-4个代表性文章(感觉虽然找工作看文章的比较少,但至少一方面证明自己的英文读写能力不错,另一方面PhD没有文章也会raise some questions),这样完全可以一页搞定。当然这也是因为自己之前的实习经历比较少,如果做了2-3个相关的实习,那么简历应该会相应变成两页。

所以我觉得大可不必纠结简历是一页还是两页的问题。关键的是把简历和申请职位的description进行关键词完全对应,让HR觉得你就是perfect match,然后才会给你打电话进行下一步的联系。

2. 关于招聘会

在中部非名校的招聘会是一个比较鸡肋的事情。首先大部分大公司都不会到,到的绝大多数公司都是来做广告的,具体表现就是聊天最后一句都是“you have to apply on our website”。但是呢,每次的career fair我还是会去聊一聊天,稍微了解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公司local的职位,找他们搞technical的聊一聊公司最近的发展啊用到的技术啊,或者找HR的人练一练behavior的问题。一句话,you have nothing to lose。机会也许就在很多的貌似不可能的事情当中,you never know。

3. 关于EE vs CS

这里我并不是要讨论EE如何转CS的问题。平时在实验室的项目会涉及到EE的东西,也会涉及到一些CS的东西,这样的话自己的career path也会有相应的两条路:偏EE或者偏CS。有的人就会问,那到底是选偏EE的工作呢,还是偏CS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目前的就业市场可能CS比EE要好很多,可能10个CS的职位,而EE的职位只有1-2个。如果你有非常明确的兴趣,那我觉得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而不是随波逐流。但如果你EE和CS都能做,而且并没有自己特别的偏好,我想是可以先找CS的工作,毕竟生活是第一位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弄了,有时候就会纠结,到底是找EE的工作呢,还是找CS的工作。其实现在看来,最重要的并不是你如何想,而是如何做。具体地说,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接触更多的机会,如果可能的话,做一个CS的实习,再做一个EE的实习,这样你就能够从真正的实践当中去体会,自己到底喜欢哪个,而不是坐在实验室里干想。

4. 关于心态

“关于心态”,这是一个比较虚幻的话题,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从开始上博士的时候,我就开始build自己的resume,之后每一个项目,做完了之后总结总结然后加到自己的resume里。很多人喜欢明天找工作,今天才开始写resume,然后发现特别抓狂崩溃。其实我觉得更好的solution是逐渐的,一点一点的build,这样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也许在外人看来,很多东西都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于是人们把成功归结于“这个人特别牛,特别聪明”,或者很多外界的因素。其实,每一个人取得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由很多步骤决定的,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曾经我有一个本科的同学,大四的时候去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大家都会说,wa, 好牛啊!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然后就问他,怎么一次就申到了MSRA。他说,我从大二就开始申请啦,失败了两次,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啊~被Shock之余想想,很多事情真的是这样,人们只能看到最后一次的成功,但这次成功之前的努力,之前的失败,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在找实习的时候经历了很多次打击,之前有面过microsoft的intern,第一次technical interview在collabedit上code,还是一连3个人。第一个人面完了就感觉非常挫败,但是还是坚持面完了。还有很多次因为自己是PhD被鄙视,对不起我们只招本科,对不起我们只招硕士。这个时候难免会有挫败感。重要的是能在被打击之后一次次站起来,并让自己变得更强,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echnically).

罗嗦了这么多,中心观点其实只有一个,就是start early,然后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是在为将来的那一次成功做的准备。找实习如此,找工作如此,build自己的career也是如此。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喜欢的实习/工作!

PS: Natick的房子好像不太好找啊,尤其是短租的,顺便求室友!!!
  • 12
19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