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6月拿到top金融公司和数据科学的实习offer的

avatar 505974
kristen-h
19069
30
技术渣+拖延晚期患者在美找实习总结。
非常非常感谢所有帮助我、给我很多建议和指导的同学和前辈们。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我本科是国内的纯文科专业,18年来美西读研学IEOR,项目一共是两年。2月开始断断续续找美国的实习,一直没有足够重视,直到4月才正式开始比较有规模地申请。找实习一共用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申请了40家公司,收到20个面试,拿到了4个offer以后withdraw了其他的申请。我收到的offer包括Data science, VC, PE和Fintech,到5月底的时候确定了最终的去向,准备暑假去KKR的美西办公室实习。

这是一份非典型的总结。我找实习开始得非常晚,主要找的工作也不是当下最热的计算机/数据相关类,所以可能对于很多大神来说不太适用。但是在这段几乎绝望的经历中,我从很多很多人那里得到了非常宝贵的帮助和建议。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在这边找工作有很多和自己之前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光靠自己的理解很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纠结再三还是想把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分享出来,一方面或许和我背景相似的童鞋能有一些共鸣,另一方面也想分享一下在美找工作比较普适性的一些经验。

如何networking
把networking单独放到一条来说是因为在美国找工作,这一点实在是非常非常重要。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去做networking这件事,导致无形中失去了很多机会,投出去很多简历都没有回应。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去做的时候又可能没有掌握到合适的方法。比如经常听说很多人参加一个活动聊天就拿到offer,或者吃一顿饭就拿到面试的例子,但真正但是实施起来可能会觉得很有难度,不知道怎么做起。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后来请教了很多人加上自己也不断摸索,才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方法。再加上有的时候也会接到学弟学妹的咨询电话,换个角度就更能体会到什么才是一次有效的、好的networking。因为时间原因,我在求职的时候networking其实做得并不是很多,但是基本上保证了每一次network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后续的求职或多或少都有作用。

如何取舍“质”和“量”
做金融的同学都知道有好多大神会打几百个cold call,联系部门里几乎所有的人,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很灵活地运用。这个horizontal的做法对于时间充裕、想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的人来说是比较适用的,但对于时间比较紧张、有明确目标的人来说我更加推荐vertical的方法。
具体什么是vertical的方法呢?我打出第一个cold call的时候已经是2月份了,那时候还没怎么开始投简历,对于自己要做什么也非常迷茫。我当时打给了一个IBD出身现在在PE的人,大概聊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抛出了一大堆问题等他回答(当时没有经验显得很傻,可能对方也对我非常无语吧hhh)。但有一个回答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既然你现在没有这么多时间,就不要再去地毯式地打电话了,我觉得你的背景比较适合做XX,你应该直接去找XX类型公司的人以及背景和你更相似的人,他们可能又会给你推荐其他你应该了解的人,这样比较有效率一些。所以这种方法说的就是,如果自己已经有一定的目标,与其自己列出清单把同一类型工作的人都问一遍,不如采取一点一点深挖的办法,在一次聊天之后根据目前的情况/他人的推荐去找下一个人,这样会更有效率和针对性。我用这样的方法在很短时间内把自己想了解的行业都了解了一遍,而且得到了很多个性化的建议。

networking的出发点和结果
虽然大家去networking最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找到工作,但我其实不是很建议抱着“找工作”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人和人之间的气场和交流都是非常主观的事情,很多时候你是无法预料到一次聊天最后的走向和它能带给你的收获的。而且,和很多人聊到最后会发现,往往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拿到内推,而是对这个行业更深入的理解、对职业发展更多的思考,甚至聊完以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而及时转行寻找其他机会。所以切忌一上来就要refer,显得过于刻意。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把这次电话/见面当成平等的聊天,试着去建立你和对方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让别人相处起来喜欢的人”。在合适的时候提出refer或者其他的需求就会比较自然一些,而且长期来讲说不定会成为朋友/未来的合作伙伴。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

一些具体的步骤
总的来说,人都是喜欢谈论跟自己有关的事情的。作为一个问问题的人,你要做的只是学会怎么样去引导他人在合适的聊天氛围中解答自己的问题。
以下是在一些不同的场合,不同目的的networking可以参考的步骤。可能各自之间也会有重合的地方,需要灵活使用。综合概况起来就是:先建立一定的联系,找到你和对方之间的共同点打开话题。采用聊天而不是采访的形式,很自然地问出自己的一些问题,在对方回答的时候可以适当追问。一次network之后如果有必要,一定要有各种形式follow up。
如何约到人聊天:
1)LinkedIn 搜索,关键词包括学校、专业、公司和行业。可以选择和自己有一些共同点的人 - 例如校友/家乡等等,这样比较好展开话题。
2)招聘会:招聘会以后可以发邮件或者加HR/员工的LinkedIn。注意一定要在添加好友的时候附上一句话“We met today and…” 主要说明什么时候见过,以及自己对职位的兴趣。一定要及时当天发,不然可能别人就对你没有印象了。
3)Seminar等活动:学校career center的老师推荐我去参加一些行业交流会,具体可以在Evenbrite上查到。原因是可以认识一些你感兴趣行业的人,而且线下的交流和接触回比线上更加有效和印象深刻。

有哪些情况可以聊:
1)了解行业基本情况:主要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对于一个行业不太了解,可以通过networking问到需要哪些技能、工作日常,了解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份工作。
2)求refer:看到招聘贴之后可以试着搜索公司HR或者高级别一点员工的LinkedIn,交完申请后单独给他们发一封inmail附上简历,内容就类似简化版的cover letter,提一下自己的技能和对职位的兴趣。
4)面试前了解tips:主要问问去年的Intern/刚入职不久的员工,他们经历过面试会比较有经验。大部分人都很热心会愿意分享建议。
3)拿到offer后了解情况:可以很诚恳地跟对方说明目的,跟ta了解一下这个岗位具体的信息

networking以后需要做的:
1)Thank you email:当天就发,主要表达感谢
2)Follow up:这一点非常关键。要做一个对别人来说也有价值的人,不能单单提问题索取信息,自己如果有信息也要善于分享。比如如果你们之前的谈话谈到感兴趣的话题,最近出了什么新闻,可以给ta发邮件附上链接。或者分享一些你认为对ta工作有帮助的资料等等,不一定真的有用但是对于维持长期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申请前:简历+Cover Letter
简历
我申了三个大方向的工作:Data Science,Finance,Product Manager/Business Analyst。所以简历也准备了三个不同方向的,每个侧重点都有不一样。
首先把自己之前经历全部梳理一遍,把要点汇总在一个word里面。我有一个专门的“背景梳理”文件夹,里面放了所有实习/project的资料,并且用文档记录了主要做了什么,takeaways等等。其实这部分和写出国申请文书很像,如果之前已经有一定积累做起来会很快。
然后打开三个文档,思考每个类型的简历需要包括的内容。比如Data的实习我会详细写做过的project,Finance我会多写自己金融的实习,PM和BA就综合一些,结合两者再修改一下措辞。
除了内容不一样,同一份实习/projetc在不同的简历里也可以有不同侧重的描述。主要写自己做的事情和职位比较切合的那部分就可以了。
(划重点)在申请工作的时候认真读一遍JD,特别是requirement那一栏。对比自己的简历中是不是有那些关键词,尽量显得和职位匹配。
如果遇到JD中自己不擅长的也不用着急,可以写在简历上然后在面试之前学。注意,虽然可以有这种做法,但是一旦写在简历上的东西就一定要会(起码在面试中不会被难住),不然会让人怀疑你的诚信。

Cover Letter
有些公司的Cover Letter是可交可不交的,但建议一定要交。有些职位是通过邮件申请的,这时可以附件加上简历和Cover letter,同时正文写一段简化版的cover letter(类似LinkedIn发inmail时候的措辞,陈述自己的情况+对职位的兴趣)。
同简历一样,Cover letter也是要针对每个职位写的。我的做法是对于每个大类都有自己的一个模板,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要求修改。这样下来其实每封信不到20分钟就可以完成,效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每申一个工作都在不断修改,最后质量也会比较好。

申请中:找岗位
很多人经历过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面试以后杳无音信等情况,下面有一些办法也许可以提高一点成功率。

LinkedIn:
LinkedIn有两种方法可以申请。第一种是直接用jobs功能搜索岗位,然后站内投递/跳转到官网投递。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工作会显示发布者的信息,可以买一个会员,在投简历的时候给发布者发一封站内信。还有一种是在“content”里面搜索,有些员工/HR会直接发布一条状态说自己在招人。搜索关键词”we are hiring“➕岗位类别,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靠这种方法直接拿到了不少面试,省去了网申等等复杂的步骤。
Handshake:
大学基本都有的求职网站,据同学们反馈基本上是网上投递回复率最高的。可以从发布最新的开始申请,一般投的越早成功率越高。
公司官网: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不过我官网申的被拒的还挺多的,可能因为不太有针对性。
学校招聘会:
很重要,一定要参加,参加以后一定要及时联系HR。其实招聘会结束后基本都是还需要你去填网申的,但是参加的好处主要是提前聊天混脸熟+得到一些信息,给HR和面试的人留下好的印象。

申请中:面试
我有一个OneNote专门用来记录和准备面试。

总体准备-准备通用性的问题。在所有面试之前我会想出一些通用的问题,主要是结合自己的背景以及一些behavioral的问题,提前准备好答案。以下是一些供参考:
- Tell me about yourself/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这个一定好好准备,不能照读简历。要体现出自己简历的发展过程,每个转变的原因,过渡到为什么申请这份工作)
- Why our company/why this role?
- Your teamwork experience
- Your leadership experience
- Career goal
- Question to ask me(这个也很重要,放到后面说)

在接到HR给你安排面试的邮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步却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你可以回复邮件的时候问一下面试会考什么内容,要怎么准备。很多人觉得这样是漏题不会被回答,但其实大多数HR都会给出大致方向的指导。我一般会问”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sense of what the interview process looks like and what should I be prepared to speak?”

面试前调查一下面试官的背景,一方面可以有共同话题,另一方面可以推测大致会问什么问题。

每次面试后记录下被问到的问题,并且完善自己的答案。同样分为三种类别的职位,面试多了以后会发现问题很多类似,下一次被问到的时候会答得更好。

Questions for the interviewer
这个很重要却常常被忽略。我每次面试之前都会花时间准备一下要问面试官的问题,基本上每次面试最后他们都会问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准备这个的目的一方面是显示出自己做了功课,对公司很熟悉很有兴趣,一方面也是进一步了解这个岗位的要求和工作内容,帮助你下一步面试和做最终决定。一些可供参考的问题:
- What's your favorite part about working at the company?
- 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this position, and how do you measure it?
- If I were lucky enough to get this job, 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o well? (这个问题被KKR面试官夸过hhh)
- 我提前了解了公司某一部分很突出的业务,跟自己之前实习有关系,所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

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可以是具体的针对公司业务,也可以很general关于对实习生的要求。千万不要问傻问题:那种可以在网上搜到的还有写在JD里面的千万不能问。

一些小建议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并擅长的事:这个太太太重要了。我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曾经随大流想要转码或者做PM,甚至为此选了很多CS课,流过很多眼泪。一方面恐惧自己做金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面对自己不太喜欢的tech会有一点抵触和恐惧,不想放弃自己之前积累了很久的经历和技能。好在男朋友及时把我拉了回来,鼓励我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尝试了很多我才发现,虽然这条路可能真的比做CS要困难很多、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机会少很多,但是只要你足够坚持,有足够的动力和努力,也不是不可能的。以我自己的经历建议大家选择方向真的要把自己的兴趣和技能点放到第一位,不然就算找到了工作可能做起来也不会开心。

任何时候都不算晚:我从4月开始找工作,身边还有同学昨天才拿到offer,各种行业的都有。虽然这个时间的确很晚了,但是请大家千万不要放弃希望。只要用心找,工作总会有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现在回过头来想,如果我去年9月就开始,结果可能未必有现在这样。一方面是上了两学期课以后不管是经历还是能力都有了更多积累,另一方面不同时间点会有不同的机遇,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好的。

不要拖延:我等到4月才开始找工作,一方面是之前没有下定决心,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技术不够好,能力不足。我的建议是在自己基本上准备好了的时候就开始(对于我来说,没有技术背景,可能会晚一点),但也不要等到“完全”准备好。你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准备好的,况且很多东西可以一边找工作一边学,把找工作当成一种状态而非结果。

简历驱动式学习:同上面一样,如果发现实习要求会,而自己不会的内容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学。这个方法对于我这种不自觉的人非常有用哈哈。我和一个Morgan stanley的学姐聊天的时候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她说她之前有一段data science的实习要求会的东西自己也不是完全会,但是面试表现比较好,等到入职以后再学也是可以的。很多情况说明不要被JD的要求吓到,只要大部分满足,剩下的可以入职了在学或者面试前补充。

主动主动主动:我在申请的时候会提前找好多人内推,后来去KKR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专门提到了这一点说收到了内推的简历,他们非常欣赏主动的人。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去reach out,虽然不确定会不会有回复,但“最差又能怎么样呢?”最差的结果不过就是没有回复,并不会有什么坏处啦。

面试最重要的是让对方喜欢你:面试的时候,特别是越到高级别的人,他们其实并不那么关心你的technical skills,更加关心你是不是一个可以一起共事、让人喜欢的人。有一位同学建议我说,中国女生最忌讳的就是不自信,你要把自己当成和他们平等的人,让他们觉得你非常能够交流、有思想,是一个值得喜欢的人。后来在面试director的时候我试着把气氛引导成更像聊天的模式,感觉会好很多。直到入职对方才跟我说,我其实不关心你tech技术怎么样,最重要的是我认可和你相处的这种气场、觉得你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大概会是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吧。
  • 348
3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