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万字干货长文】—— 2019Fall:我的美国留学申请经验总结。

avatar 365321
MrAllenChan
73861
138
一篇终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章。
祝有缘看到的后辈们,一切好运。



来美国的第一学期飞逝而去。申请季的感受对于我而言,好像已经在半年多的生活和学习中缓慢消散。我回想去年的圣诞时分,我反复打磨完文书,刚刚完成最初几所学校的申请,然后从2019年的元旦开始,逐渐完成主申到冲刺校的申请,所以这一篇来自2019Fall的申请总结,来得迟了一些,却也好像也正合时宜。这一篇申请总结的提纲其实在半年前就已经成形,但我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些感受或是经历的沉淀,所以这也是我在2019年末才动笔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能够通过一些阅历的缓冲,传递给现在以及未来申请的同学们,当我们决定跨越远洋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时,我们应该做些和思考些什么。出国的漫长路途远不止于申请到一个满意的学校,还有一些甚至更重要的事情可能正静悄悄影响着我们人生的轨迹。这篇长文写了足足有20多天,希望能帮助到后辈们吧。

这篇申请总结主要是以下几个部分:

  1. 个人情况总结,2019Fall的申请状况
  2. 申请时的几个重要因素
  3. 选校的重要性与经验
  4. 文书(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的价值与要点
  5. 语言考试(托福/GRE)的准备
  6. 软背景(科研/实习)的准备
  7. 关于出国的长期规划、能力与心境

在这里放一个思维导图,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晰些。

Preview


1. 个人情况总结
这一部分主要供申请CS/ECE的同学参考。申请时我的三维是GPA 87+/ 托福 106(23)/ GRE 157+170+3.5. 核心课程均分大概在89+,学校是两电一( ), 专业EECS交叉,基本覆盖了CS专业的核心课程,编译原理除外。最后排名大概在系前10%,出国群体3%,三维在自己系和最前面的相比差一个档次(好朋友专业第三,三维大概是90+/115+/328),和同院其它专业相近排名的比较(我们院有三个专业)没有丝毫优势,三维高的同学非常多,类似排名的朋友可能GPA接近90。

我的科研情况:清华一段NLP科研,港科HCI暑研(做的机器人和强化学习相关),申请的时候有一篇三作SCI journal接收,一篇二作ICRA 2019在投(后被拒),申请时没有实习,有一段CV相关的大创。推荐信最后是本校+THU+HKUST,有几个学校找了大创老师(后来去JD AI了算是工业届推荐信)。

最后的申请情况:

Offer:CS@JHU(Accepted), CS@UChicago, ECE@Duke, ECE1point3acres.com Tech, ECE80@UCSD, IM@UIUC

Reject:CM1point3acres.com Tech, CS@Columbia, CS@Brown CS, SV-SE@CMU, INI-Mob@CMU(wl后被拒), CS General@USC, CS37@USC(转Spring), CS76@UCSD,CS@NYU Courant, Information Science@Cornell

可能我的情况只供和我类似背景的朋友们参考,所以我就不就每个具体学校聊聊我的感受和经验。这里我想从宏观上描述和分析一下我这年关于CS的申请情况:

  1. 年年上升的申请人数和门槛从去年的申请感受和对以往几年的对比来看,2019Fall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一年,而我认为这个趋势在当下的环境会继续维持。个人分析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首先,CS仍旧是想要留美工作的同学可能最好的专业选择。CS申请群体中,科班和转专业的人数都非常之多。以JHU CS为例,一半以上的同学是转专业进来,而且有的跨度非常之大,比如物理,机械工程等,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CS背景。这里引用一亩三分地的版主的一篇帖子,这里面对就业市场的分析非常值得思考:instant.1point3acres.cn——全美排名前十的环境工程专业,“系里过去几年里,没有任何中国学生在美国找到过全职工作。“一方面是外在就业形势的现实,一方面在于大多数人,可能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擅长的是什么,最后顺应现实去学一个好找工作的、自己也并不抗拒的专业,CS极其自然地成为了那个风口。第二:透明的信息,和上升的群智。当时看了很多过去的申请贴和很多过来人的案例,明显感觉到的一点就是,申请的同辈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变得更强,做的准备也更早。很多同学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准备语言,在申请前都有很好的科研或是实习,对未来也有更加的清晰的规划。这背后重要的一点,就是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都变得更加透明,而越是往后的年轻人也更融入互联网的时代,积极在互联网上索取和分享各种资源和信息,而这种信息的分享和透明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循环,大家在过去信息不对称上(这也是中介存在和盈利的本质)造成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小,申请时的竞争也相应变得更为激烈,随之就是学校门槛的提升。
  2. 申请时的马太效应。从申请的结果上来看,大多数的好学校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我的冲刺校也是全灭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必要申冲刺的学校了,因为马太效应只是整体的结果分布,强的人会把你的冲刺当成主申或是保底,你和高一档的人申请同一档次的学校,你是冲刺而人家是主申,最后人家几乎全录你几乎全拒,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申请时又是有很多玄学的因素存在,比如和申请项目非常匹配的经历,推荐信和文书的质量,申请的时间点等等,所以我们也不能放弃申请冲刺校的勇气。只是马太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做好心理上的衡量和准备。一个应该比较小众的例子:我同专业的一个好朋友,GPA比我低将近3分,语言成绩相近,科研情况我可能略好一些,他申请了非常多冲刺的学校,策略非常激进,JHU CS最后也被拒了,差不多已经做好准备去香港读研,最后拿到了哥大CS的offer(我被拒了),马太效应和申请时的玄学都在这里充分彰显。

接下来我会先谈一谈申请时的几个重要因素(以及相对的重要性),然后针对2020Fall申请的同学,详细分享一下在选校文书上的经验,之后对2021Fall及之后的同学,简单聊一聊语言考试软背景上的准备和经验。

2. 申请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GPA是申请中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因素,与最后申请的档次直接相关,一定要从大一的时候就开始重视。大一的课程很多都是一些基础课程,学分高,回顾来看也是最容易就拉开分差的一年。原因有很多,纷繁的学生活动,对未来的规划不清晰,对成绩的认知不到位,刚进入大学个人的惰性等等。问过身边很多人,觉得最重要或是最后悔的,也几乎都是大学第一年。从结果来看,最后录取越满意的同学,也几乎都是从大一开始就重视成绩的,一直都在GPA上保持很高水准的同学。专业课的成绩也要更加重视,学校在算分的时候一般是会算一次总的GPA,然后Committee会根据自己的一套录取标准挑选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再算一次GPA,所以专业课的成绩怎么都不能落下。给一个大致定量的界限的话,想申请top10学校的同学,GPA要达到90+,top30对应85+,top50对应80+。

托福和GRE的重要性次于GPA,但是过线又是一个几乎必须达到的目标,特别是在如今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接受拼分的趋势下,过线的难度逐渐降低,相比不过线就很受伤了。在两者都过线的情况下(100+/320+),托福的重要性稍大于GRE。我申请的项目中几乎没有对GRE有很高的硬性要求,可能有少数会要求写作3.5,但是托福几乎都要求100+,一些学校甚至强制要求105(Brown CS),所以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可以认为105/320一般是比100/325要好出一些的,当然现在门槛在上升,如果能达到105+/325+是最好的。总之,在保证高GPA的前提下,尽早把语言先刷过线,如果最后快申请的时候语言还没有过线,形势就极其被动了。

软背景方面包括科研,实习以及论文等。软背景的重要性体现在与文书(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上的紧密关联。如果说文书是你最终呈现给学校的一份“菜”,那么你的软背景就是你实打实的“料”,没有料做不出菜,没有好料也很难做出一份好菜。软背景的打磨以及最终的文书,体现了你在所申请专业上的能力,以及你所作出的长期的准备和努力。所以尽早进入实验室或是找实习,不光是为了申请作准备,更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和发掘自己的兴趣与长处。从周围人最后的申请结果来看,能有一份高质量的海外科研,从各方面(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都是对申请能有不少的加分的。
以上,在语言考试以及软背景方面的一些准备经验,我会在之后再展开说一说。

最后,还想提一下关于申请的时间点。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表明申请的时间对于录取结果的影响,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赶在ddl之前申请,特别是有拖延症的同学们,尽量早做准备早完成网申,并且一定要提前了解好Rolling制的学校,早提交绝对是利大于弊。

总体来说还是一句话:早规划,早准备

3. 选校的重要性和经验

接下来对正在申请的同学谈一谈选校和文书。申请完之后我才感觉到,在影响最终我们可能录取和选择的学校上,选校的重要性实在不亚于文书之流。我总结在选校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重视和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价值。Google就不多说了,一亩三分地的信息真的很多,这一类论坛的出现打破了从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除了重视它们的价值,我们现在更需要锻炼的是利用好搜索引擎论坛的能力,从海量的资料中整理出我们想要的或者可能遗漏了的信息。比如在申请CMU的时候,可以申请的项目非常之多,当时我并没有自己仔细地去研究每个项目的背景,只是收集了一些过来人录取的情况和中介的经验,申请了一些“大家都会申的项目”。申请完后我有一天才听说CMU miis这个项目,不是那么大众但是比较适合有NLP背景的人,门槛相对CMU其它热门项目也没有特别高。我们这届有一个三维和我相近、也有NLP科研的同学申请到了这个项目,虽然已经没有意义,但是我偶尔还是会想申了这个项目也许最后就不会全聚德了(但是也庆幸最后没去成保住了一点头发)。再比如UT-Austin ECE, Gatech CSE,Rice CS这些项目其实都非常好,我当时并没有多去了解,之后是有些后悔当时没有申请的。还有一年比一年飙涨的Cornell Tech的项目,在两年前了解到这个项目并且申请的人还是不多的,最初吃螃蟹的人都觉得真香。所以利用好网上的资源,争取能成为第一批关注到这样的项目的同学。
  2. 选项目时,匹配的重要性。项目匹配的程度直接关联文书的内容,逻辑性和说服力,也间接关联着学校最终衡量你在各方面(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作出的准备,未来规划)是否适合这个项目。比如在申请UCSD CS的时候,CS系下面会有两个项目,CS75(Computer Science)和CS76(Computer Engineering),前者就是传统的CS项目,后者在课程设置上偏硬一些,对录取的学生一般也会有一些偏硬背景方面的要求。当时我觉得75的竞争会太过激烈,最终选择避开75而申请了76,认为申请的人会相对少一些,而并没有充分考虑76我是否适合(当初只想着如果录了76应该可以转成75)。接下来我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文书上我基本按申请其它CS专业一样在写,几乎没有提及我在硬件方面的准备和背景。最终的结果显然是被拒,而我同专业的另外一个同学最后录取了这个项目,GPA比我低四五分,但是有一些硬件的背景。所以我们在选项目时,要权衡好难度和匹配程度,如果最终选择的项目不是那么匹配,那么文书一定要量身修改,尽量往匹配的程度去写。
  3. 提前了解和注意一下自己院系的内卷。诚实来说,在竞争录取名额的时候,更多的竞争来自于自己学校以及院系的内卷。一般一个项目每年在一所学校的招生名额都是比较固定的,比如Brown CS, Cornell Tech CM, CMU MCDS等等,大概每年在我学校招2-3人最多,像JHU CS申请和录取的人都比较少,可能每年在1-2个人。结合前面分析的CS申请时的马太效应,如果同院有一个人三维都高一档,申请的学校很多重复,就要考虑多申请一些其他的项目了。当时与我几所冲刺校最后被拒相呼应的就是另外一个专业的朋友几乎全录,只能夜夜感叹旱的旱死, 涝的涝死。所以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下内卷的情况,对于调整申请策略(冲刺或是求稳)和录取的心态都是有帮助的。
  4. 选校的策略制定。跟着上面,所以如果来确定和调整申请时的策略?冲刺,主申和保底如何分配?我当时在申请时是用坐标图来衡量自己的策略的。横坐标我表示对项目的感兴趣程度,纵坐标表示各方面经验总结的录取难度(根据一亩三分地,学校往年同专业录取,中介建议等),所以最右上角表示最感兴趣也是录取难度最大的。如果你申请的项目全都很感兴趣(集中在右侧),而且录取难度不一(有难有简单),那当然是很理想的,只是现实来说一般你感兴趣的项目和录取的难度是成正相关的,所以总体会呈现出一个正的斜率。按聚类的分布主要有三种,冲刺(右上角),主申(中间),以及保底(靠近原点,假设你申请的项目感兴趣程度至少是正的),彩票我就不算在内,看心情挑着买几个即可。我个人建议的比例大概在3:6:1,也就是如果申请20个项目,6个冲刺,12个主申,不要超过2个保底,这样是略冲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和调整。
  5. 整理资源和记录信息。每个学校每个项目在网上和地里都能搜到很多资源,我们需要提炼和记录下有用的信息,在选校和写文书时都可能会用到。每个学校也有不同的截止日期,我们需要不断跟进我们的申请进度,比如推荐信是否已经提交等等。我当时简单用备忘录来记录这些信息,再来一次我会选择用Excel来统一整理这些内容。

4. 文书的价值和要点

文书分为三部分:个人陈述,简历和推荐信。首先谈一谈个人陈述,一般称为SOP。在海量的申请中,每篇SOP的阅读时间都是极其有限的。SOP是一篇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招生官的,讲述一个精炼的,充满逻辑性说服力的文章。从个人的感受来看,相比于直白干涩的,像是一堆佐料的简历,SOP更像是琐碎的经历荟聚而成的菜肴,更能传达出申请人本身的能力、特质和故事,从而打动和说服招生官。两份很难一下分出高低的简历(实际上也确实很难通过简历一下子脱颖而出),附上对应的SOP,马上就能给招生官带来更加立体的、个人的感受。这也是我认为SOP最大的价值所在:配合好简历,讲述好你的故事,努力打动招生官。

个人来说,我不赞同像模板一样来套一篇SOP,整体的框架可以稍加模仿,但若像八股文一般按部就班,很容易就丧失了个性和灵气,而招生官也丧失了阅读的兴致。虽然鼓励大家跳出模板式的文章,不代表SOP就是毫无章法的,我也的确认为有一些地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我总结在SOP上的要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惊艳的开头。抓住注意力就看开头的表现了。我SOP的开头当时修改了非常多次,不停在找中意的角度切入,最后选择了自己的特长围棋,去关联之后我表达的各个方面: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的爱好、AlphaGo与强化学习等等。我的好朋友的文书开头当时也非常惊艳到我,先是起笔精炼地描述了Machine Learning的热潮,末了话锋陡然一转,衔接上他从实习经历中获得的深刻私人的感受,表达在自己亲身参与后,对这种热潮的一些不一样的甚至有些反面的看法——一种非常真实而令人信服的感觉,让我没法不继续往下看。
  2. 清晰的思路与逻辑。文章必须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在局部整体都要充分体现。局部上来说,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通过自己的某一份经历来表明自己的一部分能力,通常是一个科研项目或是实习项目。那么怎么讲好这一次项目经历,我们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或是架构。一般我们需要回答好这几个问题,来让这次经历变得足够立体:1.简要描述项目是什么以及项目最终的目标(What) 2.我的职责和完成的工作有哪些(Responsibility)3.中途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我是如何思考并尝试着解决它们(Challenge)4.最终的结果怎么样(Results,效果的提升,论文的产出等)5.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其中第三个问题体现了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个问题则是拔高我们这次经历的关键一击,小到我们科研/工程能力的提升,大到我们对所研究领域的某些更深刻的理解,都是传递给招生官我们个人特质和能力的关键时候。整体的结构上,我们通过多个经历来描述清楚这样一件事情:过往怎样的经历,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并且如何形成了对未来的规划和影响?我们要努力传递出我们是如何作出长期的准备和付出,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并且未来想怎么走下去。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无形之中让文章浑然一体的过程。
  3. 突出自己的独特和优势。在落笔文书之前,我们最好能去思考这样一件事情:是什么样的特质/能力区别了我与其他人?我的这种特质(对于我的专业和我的职业目标)有怎样的优势?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中构思一个不落俗套的故事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思路,但切记不要偏离了主题,最终都要服务于打动招生官我适合这个项目。如果想不到满意而有说服力的故事,从自己的各种项目经历上好好下功夫也是可行的,写出自己经历的深度,深度可以体现在专业知识、项目理解、私人的感受和收获等等地方。
  4. 匹配项目的特点一般来说,匹配项目特点就是去回答好SOP一般都会要求的"Why this program"以及"Your career goal"这两个问题,一般会在SOP的最后一到两段——这个项目为什么适合你?你的职业目标,以及这个项目为什么能帮助你实现它们?比如JHU CS出名在NLP特别强,那么SOP里就可以着重提一提我在NLP方面的经验、兴趣和追求,甚至可以提及一些你钦佩的以及未来想请教的在该领域的教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他们也会认为你花时间了解了我们的学校和项目,并且也很适合我们的项目。更高难度地,是在整体的内容上做到与项目的匹配(有一些类似上面的第2点),当然作用也更明显。这里我依旧拿我好朋友来举例,从实习到实验室到暑研,从工业届到学术界,从前沿方法到传统方法,所有的经历都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领域,体现在SOP里一步一步清晰而流畅,经历独特而富有深度,不仅仅是最后一段在回答"Why this program"这个问题,其实所有之前描述的所有经历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当时我看完这篇文书,对他能录取的结果实在没有感到多少意外,即使他是我们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录取CMU MSCV的同学。当然这样的文书需要本身的经历就一脉相承,与申请的项目非常契合。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当然难度就比较高,但是我们在完成文书的时候,也要力求整体的内容不偏离申请的项目,所以针对不同的项目作出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是有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5. 学习和研究其他的优秀文书。其实说了这么多,很多时候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去学习实例。有能力的话去多搜集一些从前的优秀的文书,根据上面的要素一点一点去拆分文章,分析它们是怎么描述一段经历,怎么构建整体的结构,怎么突出自己的独特等等。我的第一版文书出来时实在是惨不忍睹,幸运的是有一位前辈分享给我两篇非常优秀的文书,我把它们仔细研究了很久,从一点一点标注、总结、画满笔记,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最后再反复打磨自己的文书,直至成形。后来回想起来,其实做好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个从学习和模仿开始的过程。

上面说到突出自己的优势,其实也不尽然。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篇采访普林斯顿康毅滨教授的文章,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普林斯顿招生官:我们是如何选择中国留学生的?》 学校希望学生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个过度包装的、失去了真实性的“加工成品”。文中提到一篇讲述自己转专业路上心路历程的陈述,并没有着重于自己的优势,却触动了招生官,大概是贵在“真实”。

接下来谈一谈简历。简历是一个简练而直观展现给学校的“个人概括”,包括教育背景(学校,三维,荣誉,技能)、科研能力、实习经历、课程项目经历、以及论文和课外活动等。相比于SOP,简历发挥的自由度相对会低一些,相当程度上已经由本身的背景所决定。但是简历作为学校评估申请人很可能的第一步,在第一印象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关于简历我有这几点想和大家分享:

  1. 文字精炼。简历的空间是非常宝贵的,一定要确保简历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多余的。所以完成一份简历最耗时间的部分可能就是不断地打磨文字,力求处处突出简历的目的: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能力。简历中一般不出现第一人称和形容词,几乎都是用动词和名词来概括内容。
  2. 注意用词和语法。出现错误的用词和语法是简历的大忌,比如时态的统一、动词的选择等等。当然这里的用词和语法不仅是正确,最好能做到专业!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熟悉专业的用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在完成初稿之后最好能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比如Native Speaker,一定要确保整篇简历是”Bug Free“的。
  3. 排版。排版是需要细心打磨的,曾经我没有注意太多,直到来JHU之后听了一次求职讲座,教授非常细致地分析了排版中的重要因素,受用良多。一个关键的点,就是打造一种“舒适的阅读感”,比如用加粗和斜体来区分我们想表达的重点(名称,头衔等)和想隐藏注意力的地方(地名、时间等),再比如日期最好用英文缩写而不用纯数字(不然会显得凌乱),行间距要在阅读的舒适性和内容量上作出权衡,等等。
  4. 依据不同的项目最好能做一些调整。不要所有的项目都用一份简历,即使项目是相同专业,不同的项目/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喜好,能提前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多个项目经历对简历作一些调整是最好的。
  5. 同样,多搜集和学习一些优秀的简历,不断改进自己的简历。

最后,关于推荐信,首先我的感受是其实大多数人的推荐信没有很大的区分度(从结果来看),特别是对于来自国内老师的推荐信。因为除非是在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否则海外的招生官基本不可能认识。而很多申请经验中会提到,要找title越大的老师越好,我并不是非常认同。招生官不可能首先根据推荐人的头衔大小来评估申请者,推荐信与其追求老师的头衔,我觉得首先要注重内容的说服力,真实性和逻辑性,而只有建立在一些真实的背景上才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故事。所以找一个熟悉的,能有相互间的故事述说的导师,可能远好过找一个头衔更大,但是推荐信的内容写出来难免空洞的导师。

第二,高质量的推荐信,特别是国外有知名度的教授,对申请会很有用。我们院之前有一个录取Harvard的学姐,有一封来自暑研后UCLA CS教授的推荐信,她在申请季结束之后总结的时候也认为这封推荐信有比较大的帮助。所以鼓励大家申请海外科研的一个很实际的原因就是能一封高质量的海外推荐信(当然要在完成出色的前提下),相比于都是国内的推荐信来说会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推荐信最好能从多个维度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比如从学习、科研、工作三个角度,对应着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和实习导师。

最后,一定要尽早找老师。推荐信的变数会很大,可能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去布朗暑研的好朋友,辛苦干了一个暑假的活,也从导师那里拿到了推荐信的口头同意。结果等回国之后再联系导师的时候,突然发现导师没声儿了,然后当时在实验室实习的全部同学都被这个导师给鸽了,最后他只能无奈再临时找本校的老师。所以出于各种情况的考虑,加上有些老师可能不愿意写太多封,最好能早些联系好至少4位老师

5. 语言考试的准备

接下来对2021Fall及之后出国的同学,聊一聊语言考试以及软背景的准备。对于语言考试,这里主要是从全局上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不谈具体考试的学习经验。

首先,关于托福和GRE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个常见问题,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赞成先学GRE的也有鼓励先学托福的。我觉得因人而异,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一点,就是托福的本质是”语言能力考试“,而GRE是”基于单词量的逻辑能力考试“。托福的本质决定了其考试的准备是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的,因为语言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时间的付出。而GRE的考试特点决定了其是一门不宜拉长战线,需要短期冲分的考试。而从单词上来说,GRE比托福的要求要高很多,如果托福单词都还没过关想直接上GRE单词,难度和挫败感都会非常大。所以我个人建议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来思考先后顺序:如果本身英语底子很好的,可以先学GRE,如果成功拿下GRE的话(325+)当下的单词量一般至少能达到10000以上,这时候再去学托福,单词和阅读基本上都没有多少问题,写作也会有比较好的基础,重点放在听力和口语上就可以。如果自己本身能力并不是很强的,我倾向于先开始学托福。当时我的四级是610+,开始学托福的时候也是一度怀疑人生,五分钟的听力我以为自己在听火星文。所以早点开始准备托福,我们也能更早地清晰和正视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够对长远有一个更早的规划。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听说读写全方面的英语能力,也包括熟悉考试的题型,适应考试题量和时长等等。一般有一条规则,叫做”10小时 = 1分“,也就是说,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对应托福分数1分的提高。我们可以算一下,假如现在我们裸考能有80分,目标是105,那么就需要25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假设我们一天能有5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没有杂念、全力以赴地备考,那么我们需要连续学50天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考虑平时繁忙的学业,课外活动,以及自己的自控力和专注力,这个时间甚至很容易就会被拉长到一年以上。

第二,关于学语言的时间线的问题,我建议最好能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最晚也得是大二上学期。不一定就要在大一参加考试,因为托福只有两年有效期(当然有经济条件能提前体验一下也是很好的),我们可以早点开始背单词,认真读一些英文原著提高阅读能力。有请我托福116的朋友(现在在CMU MSCV)再次出场,他花了大一的时间读完了一本《Gone with the Wind》,感觉之后阅读一直就是非常顺利。大二上学期以及寒假可以认真备考,在寒假提前报名好考试,然后大二下学期参加考试。大二到大三的暑假可以选择继续刷托福(如果还没出成绩),也可以选择暂时转战GRE,因为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瓶颈,这时候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先学GRE之后再回过来攻克托福会发现突然有了突破。GRE要力求在一个假期内全力以赴地准备,提前报名好考试,抱着在某个日期前必须出分的决心,沉浸在备考状态中,尽量做到脱产备考——所以,务必要利用好寒假和暑假

其实从我身边来看,几乎没有人能顺利就拿下两个考试的。就算能力很强的同学,直接学GRE就轻松就出分的也是挺少的,我有认识的英语挺好的朋友也考了很多次,深受折磨,最后终于上了330。不过之后考托福就顺利了许多,没花很长时间就过了105甚至110。而我有些相反,我的托福很坎坷,先在大二下和大三上考了三次(分别在2017年5月、9月、11月,后两次连续100),当时深受打击,然后我就停下来去学GRE了。大三寒假闭关一个假期之后,3月份第一次考试上了325,后来5月份又去考了一次327,所以GRE相对来说还是挺顺利的。在暑研回来后,我又连报了三次托福,分别在2018年10月和11月。一年之后重新捡起托福,我能感觉到各方面都有一种沉淀过后的提升,也知道该怎么去准备,去提升自己薄弱的地方。之后的三次(106,103,105)虽然没有一次比一次高,但是我自己是感觉每次的能力都变得更强的。

第三点,我想在这里聊一聊关于机构和网课的选择,以及网上资源的利用。关于机构,我自己觉得还是走了挺多弯路的,即使是准备开始学托福的时候就问过不少前辈,直到学完托福我回过去看,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吸取多少前辈的经验。

在第一次考试之前,我在一家知名机构差不多学了半年,先后报了两个班。其实北京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师资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了,我也确实觉得大部分的老师水平还是挺好的,但是当时我每次都要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路途奔波上,甚是疲惫。而讲课的内容也是以方法论为主,回去还是要靠自己练。简单来说,就是去机构上课(特别是以传授方法论,稍微带着做一些题为主的课程)效率低,总体价值不高,如果遇上不适应的老师那就更惨了(当时有一个听力老师我非常不适应,说话像在喊街)。如果是开始学托福的时候以熟悉考试、学习方法为目的,我会推荐网课的形式,效率真的高很多。实体的课程我会推荐纯粹刷题的班,基本上在里面一做题就是一天,做的也全部是真题,以最高效率的方式直奔考试目标。

再选择一次我的路径很可能会是这样:1. 报一个网课,快速熟悉和掌握托福各项的方法论(常见题型、平时练习什么材料、怎么练习等等)2. 刷TPO,至少30套左右,同时背单词 3. 报一个线下刷题班,提前报名好考试,课程结束之后就去考。

准备GRE的时候,我就再也没有选择去机构上课。我从寒假第一天正式开始准备GRE,先从论坛和知乎上收藏了很多的文章,然后分析和整理学习GRE的经验,得出GRE考试的两大要点:单词逻辑,其中后者主要是熟悉GRE考试常见的考查题型和出题风格。同时,也有不少前辈会提到GRE需要短期冲分,短期内大量记忆词汇,特别是机经词。针对这些,我最后选择了自己背单词+上网课的形式来备考,其中网课能带我在短期内快速、系统性地熟悉考试题型,并且提供给我高效的复习材料,特别是词汇和题目。同时,网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的自控力和备考效率,敦促我每天跟着计划一步步往前走。当时我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熟悉了填空和阅读的题型和做题思路,之后我就完全靠自己全力背单词和刷题。

6. 软背景的准备

在保证GPA的情况下,多补充自己的软背景不管是对申请还是对专业领域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软背景主要包括科研和实习,对于申请CS/ECE方向的同学,一定要早点进入实验室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这里我先谈一谈我准备科研经历的几点经验。

  1. 方向的统一。对于有志读博的同学,希望尽量能保持科研大方向的统一,比如国内实验室,暑期海外科研,以及大创等竞赛都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或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这样一方面对于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探索能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水准,另外一方面,未来阅读你经历的招生官能看到你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一步步清晰的规划,如果这个项目的特点还和你的科研经历匹配那更是再好不过——像CMU的项目招生时就非常重视申请人经历和项目的匹配性。准备申请硕士的同学,要求可能很难达到这么高,但也要保证经历的跳跃不是太大,比如一段去做通信一段又跑去做Machine Learning就不是太好,最好能在开始就仔细思考好从哪个领域开始入门。
  2. 暑研早做准备。暑研一般是在大三到大四的暑假,七月到九月居多。一般来说要从大二的寒假就开始准备暑研的申请,确定感兴趣的方向,搜索相关的实验室和导师,并且做好套磁等工作。暑研一般需要海投实验室,也可以了解一些前辈的暑研情况看看前辈们能否帮忙联系。总之早做准备,广撒网。从结果来看,在好学校暑研的同学申请的情况大多都挺不错的,以及再申请这个学校时会有一定的优势。
  3. 科研的产出。科研能否产出论文这个事情,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有机会的一定要去争取,但也不必抱着就要出论文的执念,这样太过功利,从长远上背离了锻炼自己的初衷。而且论文如果不是一作,其实区别并没有很大。科研的产出其实并不一定只有论文,只要收获到专业知识、有科研能力的进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一些提升,这些都能算产出,都能在文书里表达出这段经历的价值和深度。

关于企业实习,这其实是我想重点强调的一点。在大学过程中,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形成了科研要比实习重要的印象,其实对于硕士申请而言,这个看法是有些片面的。

  1. 科研就要比实习有价值?对于申请博士的同学基本是这样的。但是对于硕士申请,我回顾来看认为当时有些过分看重科研经历的价值,而忽视了工业届经历在硕士申请时的重要性。其实有一份大厂的高质量实习不管对于申请,还是读研的时候找工作,还是长期的职业能力发展,都是很有价值的。对于未来以找工作为导向的同学,早些积累工业届的经验能够提前对工业届的状况、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实际地,有一份实习在手对未来找实习和全职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也有相当一部分开设的项目都是职业导向的,学校并不以培养潜在博士生为目的,反而鼓励、帮助学生去找工作。
  2. 实习的合适时间?对于有能力以及未来就是想找工作的同学,大二暑假就可以找一份实习,虽然大厂有一定难度,找一份小公司或者水实习增添一下简历也是可以的,相对难度没有那么大。对于大三的暑假,如果暑研没有什么回音也完全不必慌张,能在大三的暑假开始一段企业实习也是相当不错的,一直做到大四上的话(大四上课程压力也小)就会有一段比较深入的4-6个月的实习经历,可以作为申请的重要一部分。然后大四下和大四的暑假可以再找一段实习,虽然对申请结果没有影响,对读研后找工作却是至关重要的。
  3. 找实习如何准备?一般找CS领域的实习,都会考一些简单到中等的算法题,个别公司像字节跳动会考的比较难。准备算法题的话可以在LeetCode等网站上搜索公司的题库,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相关面经,一般来说面试之前刷到100-200题就够了。另外的话,就是准备一下核心课程的常见问题,比如Java、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知识点等。找实习同样要多投早投,抓准春招秋招等时间点,多联系校友内推。


7. 一些更多的话

这篇长文写到这里,像是重新回顾和体验了一遍申请季。但是到底能在申请这件事上帮助到多少后来人,我也没有多少信心。虽然之前就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申请总结,我感受到的深刻一点就是,我们其实很难真正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经验,经验大多数时候都是要在自己经历之后(特别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烙印在我们脑海之中获得的。所以这篇文章写到这里,若是对后来人能有一些思路和启发,我就已经很满足。即使如此,我还是有一些私人的、沉淀过后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1. 关于出国的长期规划。申请学校确实是出国路上的重要一站,但更关键的是对未来职业的思考和规划。如果未来目标在于留美找工作,其一,学校的影响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甚至还不如你所学的专业title大,比如一般学校的CS专业很可能会比好学校的ECE专业更容易过SDE实习的简历关。其二,相比于学校,提早确立好找工的目标,并做好长期的准备更为关键。比如大四的实习,出国前刷题,简历的打磨等等。我认识一些UCI的朋友,今年有非常多的同学拿到FB,微软,谷歌等各种大厂的面试,在众学校里可谓独树一帜。其实论学校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在出国前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一直在丰富自己的能力和背景,找工作的氛围也相当浓厚,和很多学校形成鲜明对比。再比如JHU CS素以科研强,找工情况弱而闻名,当初我也踌躇了很久是否最终去JHU。后来了解到18Fall的找工情况非常好(将近10个FB,当然也和当年形势和机遇有关),而决定来JHU之后也有学长一路带着刷题改简历,同学间相互交流和督促,最后我们第一学期找实习的同学应该是已经全部上岸的。所以不管最后申请到的学校满意与否,大家喜怒哀乐完之后要明白,做好长期规划是更关键的事情。
  2. 关于自我能力的发展。一起准备出国的这些年里,我结识了不少优秀的我很钦佩的朋友,他们都有各种各样优秀的品质和能力,但共同的也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自律。我能注意到他们的自律体现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不管是平时的课程学习,还是假期准备语言考试,还是做科研和找实习,或者是平时的生活与作息。他们设定了一个目标之后往往坚定而清晰,有很好的执行力,不会轻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和经历,我逐渐相信自律可能是支撑一个人走到远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自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和本身的性格以及经历有关系(特别是小时候培养起来的习惯),在现在这个年龄要提升自身自律的能力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实用的建议,就是多和身边自律的朋友交流与学习,从他们身上获得敦促和激励——自律并不普遍存在,人的危机感却是普遍存在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逐渐变得自律起来。
  3. 关于心境:不断的自我思考和发掘。我们做一件事情能有多成功,上限取决于我们的天赋热情。天赋和热情像是一对正循环,天赋不断刺激热情,热情不断挖掘天赋。在人生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都需要不停地思考和发掘自己的天赋与热情所在。广义上来讲,只要你认真去做一件事直至擅长起来,都算是拥有一定的天赋,都会从中获得成就感,而这种正反馈又会持续激发你的热情。还有一点,就是并不一定你的工作就必须是你的天赋和热情所在,并且这种情况往往是很罕见的——长期密切接触某一事物难免产生厌倦和疲惫。主业可以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可以作为一项副业来发展,这些副业反而会对我们人生的幸福感影响很大,甚至在合适的时机与我们的主业联系起来。总之,不要停止对自我的思考和发掘。


最后,Good luck to all of us.
    • 590
    138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