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一般三维申到某藤phd,回馈社会的经验分享

avatar 472946
浪漫花
9881
11
排名、G、T成绩都相当烂,最后能拿下心仪的offer真的非常激动,所以跑来回馈一波,分享一下(虽然没有办法和大佬们比,但是也算是另一种类型的经验吧,或许可以帮到和我一样中等三维的人)。给我报的某机构写了类似总结,不过会不太一样。

1. 成绩
我的GPA和排名都不算非常好,在申请中其实是劣势,我觉得这个也是导致我最后收到一大把拒信的原因。最好还是从大一就努力保持GPA,不要像我一样前面坑太大后面没法填坑。虽然可以在文书里说自己的GPA一直提升,但作用也肯定是不如直接拿出一个排名top 10%之类的GPA的。不过也不是说GPA的劣势就无法通过其他方面弥补,还是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科研经历、文章,以及认真套辞,来争取梦校的offer的。
T、G成绩:美国很多生物系phd申请时已经不再强制要求GRE了。GRE在录取过程中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就算GRE成绩不太好也不用担心啦。当然其他专业的同学一定要看好目标program上面官网的要求,是不是GRE not required或者optional,有没有单项或最低分的要求。我自己的GRE成绩,只刷到了320就没有再刷,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申请的项目大部分都不需要GRE成绩,另一个是因为脱产复习GRE严重影响了我在科研上面的经历(如果继续脱产,老板那边的评价大概就要下降了)。大家一定要做好权衡,分数只要够用就好了,精力还是要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至于具体每个专业刷到多少分合适,那就要向专业的老师咨询啦。

2. 科研
我们学校的特点就是每个暑假都要求学生进研究所去实践,这些基本构成了我的实践经历。其他学校的小伙伴如果校内科研资源比较弱一些,或者地理位置方便的话,也完全可以在假期或周末联系中科院的老师们去实验室干活,中科院很多老师都非常友好,也很欢迎优秀的本科生哒!通过一次次的科研,也会更具体地了解到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还可以不断调整方向,科研经历并不需要跟未来申请的方向完全一致。
科研经历一方面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履历,体现自己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拿到导师的推荐信。一般来说美国phd申请要求3封推荐信,最好是你跟着做过项目的老师,这种会比任课老师的推荐信要有力度。在选择科研实习的导师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能够经常和学生沟通的老师是最好的。另外还有一点是,套辞的时候,有些国外的老师收到你的套辞邮件之后,也会向这些老师进一步咨询学生的情况。
海外经历我也一起说一下,不管是交换还是暑期、或者直接去海外实验室干几个月,都是非常有作用的。我自己的海外经历是在英国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半年交换,是学校的项目,比较可惜的是没能找到一个lab进行海外科研。学校官方交换项目的话,好处是一般学费都由学校承担,坏处是一些项目是明确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另一些就没有这种规定,还是要看具体情况选择是平时进实验室,还是等到假期。如果没有学校交换项目和暑校,也可以直接联系想去的实验室去做暑研。其实非常建议有美国暑研的同学去实验室蹲一蹲,拿个国外推荐信。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的话也不是必须品啦。

3. 套辞
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套辞。套辞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对于三维和科研经历没有那么突出的同学,如果能够套辞到合适的导师,可以直接帮助你拿到超过自己预期的offer。我开始套辞已经是9月了,那段时间一直在准备GRE,但是还是抽空浏览了很多学校的faculty list。我咨询了再来人的学术导师,以及我自己在研究所认识的老师们。这里有一个技巧是,找和你目标方向相关的老师聊天,他们比较清楚现在哪些lab做的比较好,有实验室非常需要招研究生的话也可能会跟你分享这些重要信息。因为国外很多lab不是每年都招生的,所以向老师们咨询到的信息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精力。
选定好套辞目标之后,要准备好自己的CV、research interest,并阅读一下对方发表过的文章,最好能提出一些问题。我是读完老师的文献之后写了3页纸,2张图的思路整理+提问发给老师的。
当然,很多老师在自己的lab 网站上会有prospective student的内容,一些会明确写出来需要你提供什么材料。最后,要体现出自己不是随便看上对方的lab,而是深思熟虑发现research interest很契合,并且有一定对未来的规划。research interest非常重要!就算没有写,也有可能被老师后续主动问到。
发出很多套辞但大都石沉大海,也是很正常的情况,不要灰心。在套辞成功收到对方老师的回复之后,也要继续跟老师保持联系,体现自己的热情,这样在后面的申请阶段也更有可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很多时候就算是委员会制的学校,对于老师强烈想要的学生,也会放宽标准的。还有一些学校,你申请的时候就必须有本系老师做sponsor,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套到辞,其实就可以节约一下申请费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担心,能不能同时套辞好几个学校的不同老师,实际上老师们都很明白这是双选过程,他们一般也有一个prospective student pool,就算拿到offer之后决定不去,只要跟老师们发邮件认真说明,基本上都会理解的。

然后来谈一谈套辞对象的选择。导师引荐+新入职AP+认真读文献,任意一点都大大提升回复率(我应该算全靠这几项才申请到……)。然后,新AP在申请过程里话语权会比较大,如果能够拉到对方好感,就为冲刺梦校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虽然很多时候会说进新AP的组不好,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第一年rotation,也并不是说直接就进组,还可以再感受观察是否合适。

套辞成功之后,对方老师很可能会约面试跟你进一步详谈,这个过程里对方会介绍自己的lab情况,你也可以提问,各种想知道的问题都可以问,多了解一些是没有坏处滴。我当时的经验是,恰好在和老师聊之前听了非常相关的讲座,所以聊的很好。也说明大家平时多多参加学校、研究所的学术讲座没准就会是有帮助的~
在后续的过程中,可以继续阅读相关文献,持续跟老师联系。我大概后续又读了5篇,并且再次和老师邮件进行了问题讨论。我感觉这其实有点像打恋爱游戏,好感度升的越高,老师越愿意帮你。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最后,还是想说,申请不是一场考试,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取长补短。希望大家都能申请到理想的学校!
  • 82
1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