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面的美国舞蹈学博士申请漫谈

avatar 420046
yujiedancing
7427
26
此篇小文虽然题为舞蹈学博士申请,但我于这场申请季里投递的专业不仅限于Dance Studies, 还涉及剧场、表演学相关的博士项目。纯舞蹈项目我仅投了两所学校,经验范围比较有限。幸运的是,这两所都有Positive的结果,在这个方向的成功率是算高的。以下的漫谈是我个人的、单次的申请经验和策略,并不具有样本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仅希望给后来的申请者一个个案参考。

Why Ph.D.?
拿到offer的瞬间,脑海突然闪过当年写硕士论文时的难产画面,回想起曾经发誓此生不读博士,深感自己不是做科研的材料。有点儿恍若隔世之感。当然,我硕士毕业已有十来年了,起初特别想教专业课,似乎如此才不负学习舞蹈专业多年,之后,越来越腻烦重复的技术性训练、指标性的排练和无限循环地扣动作。用了几年时间,找到了跨媒介创作的乐趣,这一方向也逐渐吸引我去做更深入、更理论化的思考。读博,就成为我主动转型的必要路径了。
国内还是国外?外表来看,我已步入中年,刚升职不久,事业稳定上升,国内读博可以不耽误工作,理应是上上之选了。可是人生规划越完备、越有目的性,我就越感觉到枯燥,我内心更渴望探险,更想逃离舒适圈。国外更陌生的环境,生活和语言的挑战,跨文化的视角都能刺激我无限的畅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期望聚焦的专业细分方向在国内没有博士层次的项目选择,是改方向、拿文凭为重,还是追寻我的理想,无疑,必须是后者。此外,也希望在完成学业之后,未来的学术交流和文章发表能够更自由地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当然,更为现实的情况是,国内舞蹈考博太难,排队太长。

申请背景
决定申请已经是6月份了,而我提交第一个申请是11月中旬,时间相当紧凑,现在回看,有点儿无知者无畏。在真正着手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犹如掉入无底黑洞。借用我朋友当时对我的一句评价:“英语差、胆子小、意志不坚定;干扰多,不能脱产;没有研究背景,申请经验匮乏。” 他说我这种情况能拿到offer一定是个奇迹。他描述得客观又准确,我除了有一些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之外,和申请直接相关的主客观条件都很薄弱。如不是有他的全程战略性指导,加之一句句地帮我反复改文书,可能奇迹很难发生。在此由衷地感谢天龙兄。
我的专业背景是三年舞蹈中专,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随后在高校工作,之后有一年美国访学的经历。英语有基础,但准备标化考试还是很费劲;胆子小,跟教授套瓷的时候不够脸皮厚,不会一直写信报近况并自夸;意志不坚定,申请的过程中曾多次想放弃,都是被天龙兄义正严辞地鞭策回来。不过我相信,即使有很强的内心驱动力,在博士申请过程中想放弃都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程序太繁琐,要过的难关太多。推荐大家找一个战友,或者监督人,在你脆弱、自怜、犯懒或自暴自弃的时候拉你一把。外力介入真的挺重要的。我本身有全职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时还需要出差,学习计划和节奏会不时被打断。虽然放在一个大的时间维度来说,这些干扰并不会对我掌握有效内容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心态容易崩。这种心态就像减肥一样,一顿多吃了一点就很不爽,干脆暴食,几天没办法复习就想干脆放弃。其实,不必太追求完美,学会原谅自己,一觉醒来又是有希望的一天。前面这些问题我都是在这几个月中进行了反复自我斗争,反复调整,坚持最后就是一个胜利。当然这都只是战胜了自己,综合条件和申请策略才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是硬件问题,一个是战略问题。以下按申请步骤来聊。

一、 选国家选专业选校
首先,收集资料并确定申请范围。舞蹈学专业相当小众,各类留学论坛和知乎上基本没有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我当时身边也没有前辈过来人可以给我建议,所以基本靠google和自己推断。闷头看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一些学校的信息,最后决定只申请美国。理由很直接:美国相关专业的phd录取基本就能拿到全奖:免学费+生活费工资(monthly stipend)。我看到英国的大部分学校是需要自己申请赞助,比如CSC之类,由于我距上次拿到CSC奖学金还不到五年,所以没有资格申请。其实英国有几个学校的Practice As Research, 或者叫Practice Based Research的Phd我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是一种基于创作的研究,或者说是实践引导创作的研究,学生在毕业时是以创作作品和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答辩。由于我本人很喜欢做创作,所以很心动,但是最后还是money占了上风。毕竟我是中年人了,读博深造应该是锦上添花,而非孤注一掷,有资助的学习提升才不会产生焦虑。
确定美国之后,开始选专业和学校。美国独立的舞蹈学博士PhD in Dance Studies只有四所,分别是OSU、UCR、Temple、和Texas Women。跨专业但是很偏重舞蹈的有UCLA的世界艺术与文化中心,这里有几个在读的和毕业的中国人。另外相对更宽泛的专业有剧场和表演学. 由于美国舞蹈系很多没有单独的舞蹈博士,又经常和戏剧系在一个学院中,所以学院层面会有博士点,不同程度地和剧场表演研究相关,如:UCSB的Dance and Theater Studies, NYU的Performance Studies, Cornell的Theater and Media Studies等等。 其中,Performance Studies是一个上升学科,发展没多久但是势头很足,很多学院都有从Theater Studies改名的趋势。我当时想是不是可以有机会从舞蹈跳出,做更广泛的剧场或表演研究,申请上我有了广泛撒网的倾向。
四所舞蹈学博士授予学校的专业都是很强的。虽说博士申请主要看专业排名和导师牛不牛,但是考虑到今后大概率还是要回国,学校的世界综合排名在国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是很重要也很现实的,国内某些高校引进国外博士世界排名前30和前100所给的package区别是很大的。 OSU综排比较好,UCR虽然稍靠后,但人家是加州系,是有名声和品质保障的。Temple和TW综排不够好,虽然他们舞蹈专业很强,但考虑到国内的一些政策对学校排名的要求还是决定放弃。Temple还有一个劝退点是它的面试需要在线写论文,想到我的渣渣英文写作,实在没有勇气申请。OSU有三个教授的研究方向跟我非常吻合,我过去相关的专业经历也比较充足,简直有种量身定制的感觉,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未来研究的所有幻想。而相比来说虽然UCR的专业研究力量很强,但是教授们和我的研究方向不太沾边,当然为了有学上,我必须勉强,含泪申请。UCLA其实有教授的方向也跟我很切合,但遗憾的是由于个人选校过程中的失误,一直把另一个学院的Theater and Performance Studies误认为是那个Cultur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当反应过来时完美错过申请deadline,至今都感到遗憾。因此,选校过程中信息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再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二、 标化考试
标化考试在申请的前期应该最先解决掉。我起步挺晚的,从7月放暑假开始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时段致力于英语备考,9月20号考GRE,11月2号考托福,而最早一个学校deadline是11.15号。准备GRE大概2个多月,托福一个多月,完全多余的时间给自己安排二刷,几乎就是踩着点。如果当天考试没发挥好,然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所有建议大家最好提前一年开始刷标化考试成绩,考得不理想还可以二刷三刷。在考前要确定四所一定会申请的学校,这两项考试都可以免费给四所送分,剩下的都需要自己掏钱。GRE可以当场考完填写送分学校,托福要考前在报考系统里填,过时就不免费了。能省尽量省吧,如果你大量申请,申请费加标化成绩送分的花费还是不少的。
并不是每个学校都需要GRE成绩,但当时想着既然用力申请了,不能因为区区一个GRE就放弃一片森林吧,结果证明当时放弃一片森林会轻松很多。申请博士真的是一门玄学,你争取得到百分之二百信息,付出百分之一百努力,最后可能百分之五才是重点,但你真的敢只用百分之五的力吗?用在哪呢?所以乖乖地都考了。一般来说都会先考托福在考GRE,因为GRE更难,有了托福的基础可以先解决掉一部分语言基础问题。但是对于我来说暑假有两个整月的时间用来攻克一些薄弱点,开学了就会有很多干扰,所以先考GRE。我的数学特别差,初中基础,并早已遗忘。对于大部分其他学科的申请者来说,数学就是送分的,考前刷一些难题就能拿高分。但对于舞蹈专业来说,特别是有艺校或中专经历的申请者,应该跟我的情况会很相似,相当于要重新开始学数学。推荐Magoosh的数学教学视频,涵盖所有考点,而且是从最基础讲起,很好理解。剩下的背单词、刷语文真题、练作文题库就不在这里细说了,在寄托、一亩三分地里面都有各派资料,找到最适合自己程度的扎扎实实啃完。
托福我在三年前考过一次,这次考完出分之后真的特别想给考试中心送面锦旗,他们出题太科学了,你是啥水平就得多少分。什么考试技巧啊、考前突击啊效果基本为0吧。我当年考前也是复习了三个月,这回加GRE一共三个月,分数和三年前几乎没有分别,除了听力提高一分之外,其他三门小分一模一样。我的写作和口语都报了培训班,但是一分都没有提高。所以要提高水平、提高分数还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段去从根本上提高你的英语能力。

三、套瓷
美国文科艺术类的phd一般都是有评审委员会来审材料、面试和录取,相对理工科来说某个教授的话语权不一定是有决定性作用的。那需不需要套瓷呢?我的回答是需要,而且某种程度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你没有美国舞蹈学术圈connection的前提下,套瓷或者说是跟你的意向学校进行对话,保持沟通是一个你可以主动采取的积极性策略。申请就是一个不断搜集信息,并根据信息不断调整战略的过程,教授回信的态度、提及的信息以及对你具体问题的解答都是非常好的一手信息源,从中你可以得到很重要的方向感。当你在一片黑暗中摸索时,一点点的星光也许不一定会通往光明的出口,但确是难得的线索和引导。当然并不是每个学校每个教授都会回信,不回复的可能性太多,也许他不在评审委员会,也许他已有看好的并相熟的申请者,也许马上要放学术假期或者要离开此地另有高就了,或者他压根就没看上你。给大家我的一个实践真知,可以先给graduate director写信,作为一个phd项目的负责人,他有一定的义务答疑解惑。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领导”都回信的。
套瓷信如何写呢?有料、真诚、私人定制感很重要。网上有一些模版可以参考,但千万不要只发模板,你的敷衍得到的一定也是忽视或无视。要做到有料,你要把热恋时期研究对方星座的热情拿出来,学校官网上的信息,google上能搜到的网页和视频,学术方面的文章、项目、讲座等等,极尽所能的搜集全并仔细研究,然后跟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专业兴趣建立联系,连不上也要硬连,就像自己看上的男神,不合适也要掰合适。你这样一份暂时专一的投入和投其所好一定会在你的字里行间展现出来。有了这样的态度,你的行文也要把份倾慕感具体化,比如说他的哪一项研究你也很感兴趣,你过去在这个方向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成果;他的哪篇文章你读过,哪个观点你很认同。除了展示你们很合拍之外,还要展示你的实际成果。并附上非常详尽的CV,排版简洁、专业,内容详尽。CV和简历不太一样,除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文章、获奖这些硬条件,你还可以充分展示你的艺术及社会实践,如编导的作品、表演经历、田野调查、会议、工作坊、艺术节、授课经历等等。在邮件结尾最好能提两到三个问题,给对方一个回复你的必要理由。比如,可以跨专业申请吗?想知道今年的招生名额,往年的录取比例,需不需要跟方向一致的教授写信等等。如果director明确说不用单独给教授写信了,好好准备材料就好,那你就安心准备材料吧。提出的问题只要是合理的、官网上查不到的都可以,一个原则就是你的问题也要体现出你已经很充分了解了对方学校了。当然在申请的过程中过于琐碎的程序性问题直接跟小秘沟通就好了,别什么都问教授。
套瓷的过程中你可以隐约地感到哪些学校对你有一定的兴趣,在网申的时候你也可以更加着重的完善文书。当然也不要完全依赖邮件互动的感觉。我就碰到一个名校的director特别热情,直接说哎呀你的经历、你的方向太适合我们学校了,you are a perfect match。把我兴奋坏了,做了很久的名校梦,结果第一个给我发拒新的就是它(此时还好有好酒)。当然最后发offer的学校也都是前期有稳定沟通的学校。

四、 推荐信
推荐信一般都是三封,根据你要投的学校的数量思考好麻烦的程度。如果你打算申请的学校比较多,最好找比较熟悉的推荐人。如果是应届毕业生最好有一封是你的研究生导师,有的学校也有这一点明确要求的。我毕业很长时间了,所以没麻烦之前的导师,而是找到我近几年专业上往来比较密切的推荐人,是两位国内的教授和一位美国朋友。当时很想找我美国访学的导师,但是她身体不太好,我申请又多,就没有麻烦她。我的CV和申请文书中都着重说到了这段访学经历,我的梦校在给我发面试通知的时候又让我再提交一封访学导师的推荐信, 所以她的推荐信分量应该比较重的,但我普遍撒网的策略导致我失去这样的加分点。也许只申请少量学校,并且都找她写推荐信,最后申请结果也许会更好?offer也许再多两封?Who knows? 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推荐信的内容最好能和申请文书相互对应、相互确认。如果说文书是第一人称的自夸和自卖,那推荐信就是客观角度的吹捧,你自己的卖点最好在推荐信中得到确认,并通过细节、例子、经历的等得到栩栩如生的描绘。三封推荐信最好从不同角度来写,比如说一封着重科研,一封着重艺术造诣,再涉及一定程度科研,最后一封写写综合能力,比如活动组织、资源对接,业界影响力,再提一提科研能力。总之,科研是重中之重,其他诸如艺术造诣、活动能力、性格优点、读博潜力等等都要全面的提及,塑造一个严谨、有灵性又不失活泼生动的美好形象。国内大部分是自己起草然后跟推荐人确认,国外的话推荐人可能会自己写,所以需要跟他提前沟通好着力点,并提供尽量丰富的参考材料和成果。

五、 申请文书
文书写作应该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即将结束战斗之前最费心的一个环节。GPA已固定,标化成绩已考完,也许很高、也许刚过线,但已无法再改变,也已使出了浑身解数套瓷、套推荐信,终于到了使最后一把劲的时候了。
这也是最烧脑的一步。申请文书一般指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或)目的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有的学校需要其中一项,有的学校两项都要。当你google到一些范文并仔细对比之后,会发现有时候这两样东西会有很多重叠之处,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理解。从字面意义来说,PS有更个人化的倾向,而SOP指向一种更理性的学术目标,所以前者更偏向人生和专业经历,在你的人生旅程中有哪些转折和感悟让你成为现在的你,并且是立志于走向学术道路的你,你希望如何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通向你的学术理想?而后者更着重于你的学术、科研经历,你在人生哪些重要的阶段做出了哪些研究、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你的学术方向是如何持之以恒的,亦或是如何一路嬗变的,你计划在博士阶段攻克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具体是什么?我的策略是如果两种都要,我会文艺性和学术性分开着墨。如果只需要其中一项,我会两者偏方向结合,但着重点一定是科研和学术经历以及具体研究课题的陈述。
在正式落笔前,首先头脑风暴,把人生中的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事和经历,专业和思想的转折点、自我的核心特质全部罗列出来,反复斟酌、筛选,找到一条有逻辑、有情感的叙事线,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你从哪来,你是谁,你要到哪去?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灵魂剖析,寻找你的闪光点和过人之处。具体到每个学校的个性化定制时,一定要去官网把每个项目的说明、方向特色、他们期待的学生等等反复阅读和消化,并在行文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展示自己,对Why me这个问题给出可信的证词。最后还需提到why school,给出选择他们学校的理由并提及相关具体的教授。
有少数学校还要求提交Diversity Statement, 需要阐述自己如何能够给他们增添文化多样性,可以从种族、性别、专业、特殊的经历等来展开。比如我作为来自亚洲或中国,从事舞台表演艺术的女性,体现了多方面的少数群体的话语。这里面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种族+性别的视角,国际生追逐热门专业情况下选择冷门专业等等。如果你家庭贫困、上学不易,或是遭受过不公和迫害的就更能往上写了。当然千万别入戏太深、卖惨上瘾,真实、真诚且理性是不可或缺的。
申请文书是在你的客观实力,如各种分数、成绩、文章这些已确定的事实的基础上,能凭借努力和良好的策略实现突围的重要路径。请一定早些启动,多看优秀范文,进行头脑风暴并写出初稿。先自己反复修改,再找有申请经验的朋友帮忙提意见、修改,并找更专业的人士修改语法和行文。我很幸运的是有一位美国社会学博士朋友帮我一笔一画的修改,文书结构、内容、语法都脱胎换股地改过。过来人的经验也很重要,着重着墨于研究经历这条绝对是他反复逼我认识到的,所以一定要找到靠谱的人帮忙改文书,200%的重要性再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可以按照所申请学校Deadline的时间先好好精写一份,后期再一个一个学校进行调整。过程中可能有的需要大调,但一定不会每个都需要重写,两三个学校之后基本就有大体的套路了,着重改一下Why school就行了。
简单提一下Writing Sample, 有的学校需要两篇文章,有的只需要一篇,所以还是要按照两篇来准备,每篇20页左右。发表的文章、课程论文、或者是硕士论文节选都可以,如果之前实在没有现成的,就需要提前花时间好好写。文章的主题最好跟你申请的方向相关,但也不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能体现出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能证明你具备进行博士阶段学习和研究的潜质。我的两篇都是关于我申请方向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并找到了专业人士进行语言校对。

六、 网申
当你进入网申这个阶段,意味着所有文书、writing sample, 标化成绩、推荐信全部准备就绪,箭在弦上了。每个学校的网申系统可能都不一样,我会提前注册登陆看看我的材料是否都准备齐全了,做到心里有数。托福、GRE成绩最晚提前半个月要给学校送分,当然送到的时间超过deadline一点点也没有问题,学校组织review也需要一段时间。推荐信要提前在网申系统里填写推荐人信息和邮箱,系统会立刻给推荐人的邮箱发送上传链接,你要确保三位推荐人在deadline之前都成功上传推荐信。其他所有的个人信息、文书材料按步骤填写上传就好了。
如果申请学校较多,可以把所有目标校的deadline做成一张表格,按时间顺序把学校分组,有规划的集中突破。我从11月中旬一直申请到1月下旬,直到我拿到第一个offer为止。原本2月初还有两个学校是计划申请的,但是比较一番,即使他们给我offer,我也会选择前者。于是,就此打住,也宣告申请季结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套瓷行动是一直贯穿申请季的,从准备标化考试一直到1月下旬网申结束。按deadline时间表,首先套瓷在时间线前部的学校,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我的时间太有限了。给每个学校每位教授写信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做前期调研,势必挤占用于准备标化考试和撰写申请文书的时间,而网申季又很漫长,此时大部分的材料准备也都已经结束了,我就把套瓷的工作分散到网申阶段了。这算是我自己的一个策略调整吧,最理想的情况肯定是尽量提前套瓷,也许收到回复的机率更大,获得的有效信息更多。

七、 面试
如果你收到面试通知,恭喜你,通过海选,有一半以上的机会了。最后一关了,一定要做到最完备的准备。每个学校面试要求不一样。有需要准备个人陈述,然后回答评审委员会提问,有的只有提问,国际申请者一般是在线上通过Zoom或Skype进行。12月收到第一个面试通知,给了我一个多月时间准备,在线上用Skype进行面试。要求是十分钟个人研究陈述+回答问题。我仔细准备了ppt,内容和结构由两位优秀博士帮我反复修改,准备了常见的一些面试会问的问题,跟朋友进行了好几次模拟面试,并录屏下来,反复调整语音语调、表情管理等等。面试时大概都是5-7教授,每个人会问一个问题,其中有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有很意外的问题,所以充分准备和临场发挥都很重要。
常规可以准备的问题:
1. Tell us about yourself
2. Research Plans and interests
3. Why a Ph.D.? (motivation)
4. Post-PhD plan?
5. Why do you think you are the right candidate for this Ph.D. program?
我记忆中被问到的问题:
1. Tell us about a topic in dance that you are concerned with recently?
2. When it comes to your research, how do you consider other people’s opinions or suggestions?
3. Are you interested in a historiographic approach?
自己最好也准备1-2个问题问对方,能体现出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我大概问了关于他们如何支持学生发表文章和参加会议,以及毕业学生的去向等问题。
1. What are their funding sources?
2. Will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each/present/patent/publish?
3. What is the program’s job placement record?
面试也是一门玄学,有时候我觉得我搞砸了,发挥不好,结果来了offer;而有的感觉特别好,发挥特别棒,回答问题溜溜的,结果是:“I regret to inform you...”
结果是难以预料的,我们能控制的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反复模拟练习,关注细节。穿上正装,画个淡妆,确保网络通畅,光源充足,有礼貌、有诚意、言之有物。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16
26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