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1-101的托福经验,一点点小经验

avatar 640068
哭笑
11116
57
这次是我第5次考托福了,把历次成绩变化做了个表格,最终考到了101,也在网上查了一些经验分享,到这里写个分享,回报贴。自认不是大神,只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蜗牛,最后一次突破100自我感觉运气也占了很大成分。
时间 总分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考点
2018.10.28 61         北京
2019.12.20 87 21 24 21 21 美国
2020.2.28 85 21 19 24 21 美国
2020.4.2 87 22 22 21 22 美国居家
2020.6.10 101 29 26 21 25 美国居家 一、考托经历篇
2018年10月28日,第一次考托福,几乎裸考,大学毕业9年后不使用英语的状态下,61的成绩也展示了我的实际水平,小分记不住了。
2019年12月20日,第二次考托福,这时我已人在美国1年,我是F2陪读签证,这1年主要精力在适应美国生活,英语日常交流没啥问题了。真正认真备考始于12月3日报名,然后开始刷TPO。过程很痛苦,阅读几乎读不懂文章在说什么,云里雾里,经常15-18的水平吧,听力conversation 部分还好,lecture就完全看topic了,简单的听得懂,科学类的就很懵,阅读和写作也就练了不足5套题,了解题型之后就开始考试了,时间实在不够用。考试的时候第一个进入考场开始考试,全程都是我影响别人,没受别人干扰,运气也很好,听力是很熟悉的话题,当时觉得自己也就是80的水平,结果考出来87分很惊喜。兴冲冲地开始研究学校和专业,申请了一个还OK的学校,然后不久收到offer。但考察多了总觉得学校不够好,看上了一所要求托福总分96,小分不低于22的学校,又开始继续备考。
2020年2月28日,第三次考托福,2月8日报名后开始再次认真备考,期间赶上国内疫情严重,我又跟着着急上火啥的,这次备考依然刷TPO,没啥新的方法,成绩出来85,比第二次还低2分,有些沮丧。我老公说托福大家都是反复考,别拖太久,于是又报名了3月14日的考试,但因为COVID-19的关系考点被关闭,考试可以免费改期。最终改为4月2日居家考试。
2020年4月2日,第四次考托福,也是第一次居家考试,考前异常紧张,按照要求把卧室布置成了考场,还找朋友提前进行考前测试之类的,约的时间是下午4点,倒计时到4点之后一个监考员出现,很nice,考前检测很顺利,不过听力的时候由于我低头做笔记,她看不到我的头,一直疯狂在我电脑下角的对话框圈红圈红提示我打开对话框,可是我在听听力,没办法分心啊,但又很紧张不知道她到底要干啥,导致我最后一个lecture都不知道在听啥,开始答题点开对话框发现她让我调整屏幕好看到我的头。考完当即出分reading和listening都22,我就很失望了,抱着后两科26的奢望等总成绩,最后成绩出来87.这个时候已经非常沮丧了,我明明感觉自己各个部分有进步,但是成绩体现不出来,很闹心。没办法还得再战,又报名4月12日。但是临近觉得水平不够很慌,又一再推迟,居家考试推迟不收取费用,经过几次推迟终于推到了6月10日,我老公警告我说一推再推你会恐惧考试本身的,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我也心疼每次205刀的报名费,所以希望自己的水平差不多再考。
2020年6月10日,第五次考托福,由于是第二次居家考试,对考试过程已经心里有数,没那么紧张了,而且自我感觉准备的比较充分了,考前特意和监考员测试了在我低头写字又能保证他看得到我的状态,全程没有被打扰到,考试感觉也还不错,当场看到reading29和listening26的时候真正开心坏了,默默祈祷后两科22就够用了。等了8天终于等到了成绩,总分101真是惊喜中夹杂着一丝沮丧,speaking21依然不够小分22的最低要求,目前在复议,再战以及就这样申请的纠结中,有可能就这样申请了,考的太累了。
以上就是我目前为止的考托经历,下面将分享下我的备考经验,尤其是如何从90-提高到100+的一点小心得。
二、学习方法篇
reading: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对于阅读真的有用,这也是一个阅读不下28分的朋友给我的经验,我之前一直有点排斥疯狂背单词,但阅读卡在21那个位置之后非常痛苦,于是开始刷单词,用了墨墨背单词的手机app,从3月2日开始背单词,每天设定计划200个,目前已经连刷108天。因为app会智能匹配复习模式,所以平均每天差不多要背350-400个,起初新词较多,用时也比较长,差不多每天花2个小时左右时间背单词,早起刷200个,晚上睡前再刷150-200个,刷了1个月之后发现阅读的文章能读个大概意思了,因而4月初的考试成绩出来22是有点沮丧的,那时候平时练习已经可以达到23左右了,就是明明觉得水平有提升但是成绩体现不出来,感觉非常沮丧。到了5月份的时候单词已经背了2个多月了,6个词汇题差不多可以对4-5个了,每个阅读最后一道3选题也时而可以做对了。我开始研究各类题型,比如词汇题认识单词一下就选出来了,不认识单词花很长时间也不一定猜对,比如同义转换题找了一些长难句来看,运用高中的语法基础开始找句子主干,找出句子主干后就比较容易了,比如插入题找上下文关键词,比如解释说明题找段落主干句或者考点前一个观点句,比如except题看完选项就对应着段落一个个排除,比如细节题就是对应段落具体位置,很多时候也是同义词替换,文章能读明白后最后主旨题基本上可以确定2个正确,排除2个错误,剩下2个再纠结一下就看运气了。基础是背单词,有了基础词汇后阅读文章变的没那么痛苦,再去针对各类题型运用答题技巧和方法。没有单词作为基础很多技巧方法用不明白,甚至看完答案解析也不明白。

Listening:我listening的分数比较跳跃,最高26,最低19,很不稳定,对于lecture和学术类的conversation都有点怕,因为自己的基础知识实在是太薄弱,我是本科中文专业+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对于天文地理生物各个学科都很崩溃,听不明白词汇,也没有基础知识做支撑,非常痛苦。于是我把八大行星的单词和基础天文知识恶补了一下,又把七大洲四大洋的基础知识恶补了下,因为在国外,上网没有限制,看YouTube上的英文小视频恶补基础知识点。然而成绩提升依然不明显,于是从5月末我再次推迟考试时间后恶补听力。尝试了听写训练,花费时间非常长,通常1个小时左右才能听写完一个lecture,效率低又痛苦。于是我就换为听关键词的方法,lecture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授和学生互动,一类是教授自己讲。教授和学生互动类比较简单,整个lecture大致分为5部分,第1部分教授做背景介绍,引出topic,有的教授比较直接直奔主题,有的会说点别的引入主题,这部分一般对应文章主旨题。第2部分-第4部分都是学生问问题,然后教授解释,这部分一般对应第2-5题,包括关键点+细节/例子。
做笔记的时候也可以分类为Q1…Q2…Q3…第5部分一般为教授总结/态度,有时候为第6题,有时候没有考点。第二类教授自己讲相对难一点,但基本结构就是介绍一个topic,然后讲一二三特点,然后得出结论。或者是介绍topic,然后讲假说,再介绍合理性或者驳斥…其实听lecture,主要就是听出教授的PPT的纲要。全程要特别注意1.but, because, so, however之类连词,2.for example 和for instance例子细节,3.提高音量转换口气的地方。这种结构划分对我来说很有用,脑子从浆糊到清晰,笔记也不再是乱写一通,有结构了。conversation一般也分两类,一类是跟学校各种工作人员沟通,这个比较简单,注意听detail记下来就行了,第二类是学生和教授沟通,以讨论paper为多,这类难一点,类似于一个简短的lecture,需要列出讨论的点。我突击练习听力的主要方法是先限时做题,而且一般是做一个阅读+一个听力,做完一个阅读已经有点累了,但考试就是这样的状态。听完第1次后看成绩不看解析开始听第2次,然后努力把笔记写出结构来,再做题看看有没有修正,这次看答案解析,然后听第3次,补充笔记和考点。然后读原文,找出考点在原文的位置和笔记对应,过程中把生词解决点。最后听第4次,1.25倍速听。这样练习了一个多星期,听力达到了26.因为平时1.25倍速听,考试的时候常速就觉得又清晰又慢。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补充内容 (2020-8-6 08:56):
收到了一些问题,想说毕竟是应试考试,背单词+刷题+坚持住,像备战高考那样拼命努力,慢慢就会有成效的。至于方法真是因人而异的,假想成这是语文考试,也得是先认字再理解不是?有了基础方法才更有效的。
  • 80
57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