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书远程实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avatar 365321
MrAllenChan
7276
17


五月的巴尔的摩磨蹭着进入了初夏,几场倒春寒却又冻得我又听话地裹上外套,蜷进被窝。进入了六、七月的盛夏,阳光灼眼,却不算过分炎热;日光漫长,往往九点才慢悠悠走入良夜;偶有暴雨,晴后却分外舒爽——这时候出去跑一圈,好像有无穷无尽的氧气,甚至还能遇上从未见过的双彩虹。来到八月,已是夏末的巴尔的摩还能在白天散些余威,而晚上只需开窗漏些许风,已能睡得很是舒爽。

黄昏时分,我会和朋友们换上跑步鞋去校园附近慢跑。山林与溪流包裹着校园的西侧,我们也沿着风景一路向西南奔跑:先会经过一大片草原,遛狗的人们尽量保持着距离,或是干脆躺在草地上任狗儿们四处追逐。若是再跑远些,有一个说不上迷你也远不算震撼的瀑布,但总归成了巴村的一个小景点,于是也算是我们的一个“里程碑”,其实也就是短暂歇足的地方。终点是一个叫“Druid Hill Park”的公园,有着附近我遇见的唯一的室外网球场和篮球场,公园倚落在湖泊旁,日落时深蓝与火红交织,跑到湖边凝望一小会,是相当沉静的一段光景。

如果不是远程实习,我未曾预料到我会陪伴巴尔的摩度过一个完整的夏季。也许这会是脸书历史上的唯一一次远程实习,或者仅仅是人类进入疫情纪元后的一个开始,但终归会是我在巴尔的摩生活和工作的唯一一个夏天了。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想让大家了解在脸书远程实习的体验,脸书如何打造它非常重视的实习项目并培养一个实习生,以及作为一个社交巨头有着怎样的公司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我对过去三个月一个必要的沉淀和自省,也许能在未来给即将开启职业生涯的朋友们带来一些普适性的启发和引导。

远程实习日常

首先回放一下我在家工作的日常一天:睡到十点半左右醒来但是意识模糊,赖床到11点起来开电脑,此时加州时间早晨8点(与东部时差3小时)。回顾一下昨天的工作,再整理一下今天的计划,有时候十二点左右会有一个短暂的会议。十二点半左右去厨房做中饭,通常为了便利会煮个面敲个鸡蛋,切几片午餐肉,再白灼一些蔬菜。午饭后,从1点多开始到6点一般是我高强度工作的时间段,如果遇到问题也能及时和同事讨论或者直接约视频会议。我会尽量争取在这段时间完成今天的计划,并提交代码供其他的工程师review,速度快的话就能在当日收到comment(来自其它工程师的评论),并继续改进。

从六点开始,也就是加州时间的3点之后是会议的高峰期——周一有我们整个团队的周会,我们会轮流汇报上周的进展和这周的计划、讨论上周的on-call(类似于每周有一个工程师值班,需要随时待命处理产品线上出现的问题)、再研究各条产品线的数据和表现。其他的工作日我的团队会有Engineer daily meeting,工程师们会一起远程探讨一天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这些会议都需要写文档记录,保证团队在同一条战线上。七点半之后我开始进入待机状态,出去跑步,然后做晚饭、拍个照发个做作ins然后一边吃饭一边看点有的没的(此处感谢老高和绵羊料理)。从晚上十点左右开始一直到两点是我的深夜加班时间,不论是写码还是写文档效率都很高,也正是因为夜晚太适合独自一人思考,导致我一度入睡有些困难,非常希望能有个关机键让脑袋停机。

双休日的生活其实也很简单,一般都在休息和加班。听起来有些矛盾,但仔细一想还就是那么回事,只不过休息的时间更多了些。双休日的效率并不算很高,因为遇到了问题也没有人帮忙解决——我们组整体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还是比较好的,平时五点之后陆续离线,周末大家也都会休息或是约着出去徒步。

整体而言,我感觉实习的强度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是想尽快做完项目并完成一些额外的工作拿到更好的评价,另一方面我项目的工程量确实相对很大,也有很多新知识要学习消化,在远程实习的背景下更对学习速度和交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细说。

和在园区实习的对比

若是想对比一下正常实习的体验,也只能根据前辈们的描述来想象啦。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公司会有极其丰富的实习活动,能够认识很多有趣而厉害的朋友,这也是我听曾经也是实习生的导师和同事们提及最多并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点。相比于远程只能视频见面、组织一些简单的线上游戏、所有的交集都浅尝辄止,若是能够直接与实习生们面对面聚在一起,我想哪怕只是单纯聊天都能真正结识很多有趣的朋友。

我思考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朋友需要细碎日常来相互了解,需要物理距离的对视和能体察的温度来深化交流;其次是公司园区的环境加成——墙上贴满的巨幅海报、处处可见的logo、海湾旁的木椅和白板,甚至公司的活力都具象化、弥漫在了空气里——我想这是一种巨大而隐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远程很难去弥补这种园区带来的物理的、实实在在的感受。总之我时不时会幻想一下在园区上班的景象——和实习生们一同吃饭、聊天,手拉手肩并肩参加各种活动——再又赶紧剥离出来,以安抚微微泛起的浮躁。然而远程也不是没有好处,一个夏季都和学校的朋友们待在一起,平日里楼上楼下约着拼一桌晚饭、一起慢跑到湖边吹会晚风、双休日聚在一块儿聊天喝酒,日子倒也颇为平稳不失趣意。

脸书如何打造实习项目?

这一部分我会根据我的理解聊一聊脸书是如何打造实习项目的,包括导师制度、项目的设计与审核(这里指project,具体的工程项目,区别于宏观上公司范围的实习项目)、导师和公司整体对实习生的支持、时间线的设置以及项目对于实习生和公司双边的价值等等。脸书的实习项目多年在Glassdoor上排名第一,我认为确实是有原因的,但在一些方面也依旧有改进的空间。

一、导师制度
不同职位的项目可能会略有差异,在这里我都以最常见的软件工程师实习生为例(Software Engineer Intern)。在实习开始前,脸书会给每个实习生分配一个mentor和两个peer,mentor是负责全程引导和培养实习生的导师,除了实习项目本身,其他各方面的非专业问题导师也是第一联系人,比如如何和团队沟通与协作,怎样写技术文档、周报,甚至是心理压力等等。peer在我的理解中是类似辅助导师的角色,他们除了参与评估你的各方面表现,或多或少都是与项目最为相关的两个同事。我的项目后一半在做前端开发,沟通最多的就是我的其中一个peer,也是我们团队的前端工程师。

二、项目的设计与审核
整个实习为期12周,在开始的时候每个实习生都会收到mentor写的一份项目计划(project plan),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最终目标、价值与影响力、几个重要阶段(milestone)、延伸目标(stretch goals)以及相关学习资源等。对于每一个milestone,会有若干阶段目标需要完成,并且一般会有相关的代码指引(code pointer),但这并不意味着依葫芦画瓢,更多是参考团队在实现类似功能时的思路、代码架构与代码规范。项目的设置也会存在差异,有的是多个小项目,相互之间可能并没有很强的关联,而有的实习生从头到尾都在做一个逻辑连贯的项目。个人经验来看,后者也许是更为理想的,不管是个人获得的技术成长还是对团队的影响往往都更多。我的前半段实习在开发后端API,后半段实习基本就是基于新的API来开发前端页面,我也得以完整经历一次工业界前后端开发的流程,最后的成果也很显著,我完成了我们团队下半年(H2)的一个主要目标的第一阶段任务,为第二阶段奠定了基础。12周的实习时长实在有限,相比于做分散的小项目而由于时间紧张每个部分都略微涉猎,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把一个方向研究到一定深度并作出高质量的成果,对个人和公司都是双赢。所以如果需要有所改进,或是要给予当下公司一些启发的话,可以在审核实习项目时加上待定项目是否具有逻辑连贯性这一考量。

为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mentor在思考并写下项目计划后需要提交并通过审核,所以一般很少出现项目实现不了的情况。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值得探讨的关于自由度的问题,交给实习生的项目,是由实习生自行探索甚至自己设计如何实现,还是提前都由工程师们规划好整体思路、架构和实现细节?在与其他公司的实习生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有得知他们的实习项目有很高的自由度,所以需要花很长时间自己设计架构,甚至于mentor自己都不确定如何实现。相比于两个极端或充满风险,或缺少挑战,我认为脸书采取了一种相对折中的策略:导师一般会提前规划好大的方向,以及每个milestone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提供相关的代码指引。而在每个milestone的引导下,实习生需要尽可能自己探索实现的细节,比如这一组排序的选项最好用什么数据结构存储,是否需要前后端同步?这里需要在循环里用异步操作,怎样实现是规范的?这一个函数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测试,如果未来出现变动我们是否期望测试报错?实习生需要逐渐学会如何在内网搜索相关的帖子、查询内部代码库或是直接在相关的组里发帖。而在大方向有些迷失的时候,务必及时和mentor和peer们探讨,保证自己在正确的航线上。

同时,关于自由度或是让实习生自行探索和设计项目这一选项,脸书也并没有选择完全割舍,而是把对这一选项的考核更多放入了延伸目标中,并将其视为衡量达标实习生(至少能获得全职offer)差异的重要指标——想取得更高的评定,实习生需要展现强有力的动力和能力来探索、发掘项目以外的具有影响力(impact)的工作,并自主实现它们。

三、对实习生的支持
脸书的导师们大多数都非常友善、耐心和专业。我想一方面是公司整体氛围融洽,员工也普遍年轻聪明、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公司会对导师提前进行规范化培训,详细介绍如何去最有力地支持自己的实习生。而更实际一些,导师和实习生是一对利益相关体——导师对实习生的支持是影响实习体验和最终结果最重要的因素,而实习生完成的工作在离职后会续接给导师,所以导师肯定也希望能指导实习生完成高质量的工作。公司整体而言,对实习生的支持和照顾也是相对细致的。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工程师审核代码的页面中,如果代码作者是实习生,页面会有专门的提示告诉工程师们“该作者是一个实习生,请保持尊重、给予支持并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反馈。”我在实习快结束时回看之前的代码,会发现有不少很初级的问题,但是工程师们都非常耐心和专业,不仅告诉我如何修正,通常还会细致阐述原因,作为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还真是有点心动。

四、时间线
十二周的实习时长中,有几个关键节点:热身期(ramp up),中期评估(mid-point review)以及最终评估(final review)。

热身期在实习的开始两周,导师先会引导实习生完成一系列的培训(training),包括各种内部工具的使用以及与项目相关的课程。之后导师一般会分配若干个热身项目,作为正式项目开始前的铺垫,同时能够让实习生熟悉团队的工作背景以及代码库。实习生从第三周正式开始做主项目,而在第五周就迎来中期评估:mentor和peer会根据实习生的各方面表现写评价(peer review),实习生也需要完成自评(self review),然后mentor会在第六周参加评审会(calibration),和其他导师们讨论各个实习生的表现,其实也是互相辩论并维护自己的实习生,之后会告知实习生结果是趋向录用(trending to offer)还是未趋向录用(not trending to offer)。从第六周开始实习进入下半程,如果中期评估不利,只能背水一战在下半程力求逆转。第十周是最终评估周,同样需要导师评估和自我评估,整个实习的工作量和表现也基本以前十周为准。导师一般在第十一周参加最终评审,各个实习生的结果也当场决定。评审会的时间和结果都是严格保密的,导师和HR会在最后一周通知实习生是否拿到了全职工作,并互相交流整个实习的评价和反馈。

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这样的时间线设置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紧迫——真正做项目的时间几乎只有八周,而中期评估更是在正式项目仅仅开始三周后。而因为第十周是最终评估截止,最后两周的工作几乎不算在表现里,大部分的实习生很自然开始划水。这样的时间线设置也是我认为脸书的实习项目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整体评估时间有些偏早,前期容错率太低,后期工作效率下降。如果能整体往后推移一周——第六周中期评估,第十一周最终评估,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节奏。但是不可否认几个阶段的设置是有价值的,实习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熟悉内部工具和项目背景,也能够在中期评估后了解自己的不足,作出及时的调整。评估时来自导师和同事的反馈也往往坦诚、详尽,不仅是对于实习,更是一些对初入职业生涯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五、双赢
为了打造一个成功的实习项目,除了以上所有,剩下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脸书如何来衡量或评估一个实习生的表现,这直接关系到脸书如何引导和培养一个实习生、最大化他们的潜力。某种程度上讲,其实也是一种隐形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输出——脸书塑造或是筛选出他们想要的实习生。听起来有些消极,但实习生总体所接受到的是对职业生涯非常有益的引导,我会在下一部分单独聊一聊这些。

总结来说,脸书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对实习项目的重视,也确实付出了相当的成本和精力来将其做成一大特色,每年也预留了相当一部分全职工作给自己培养出来的实习生。用一个词来评价脸书的实习项目的话,我想会是”双赢“。实习生们获得了宝贵的在顶级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阅历,受到规范、细致的培养并有机会获得全职工作,而脸书也为自己的付出获得了回报:业内满意度最高的实习项目不断吸引优质的人力资源,以12周的高强度项目敦促实习生作出比肩甚至超越全职工程师的有影响力的成果,再以企业文化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出符合公司理念的新一年全职员工,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让脸书始终保持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并不断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

脸书如何评估一个intern:一个优秀的intern是怎样的?

承接上一部分,在拿到全职offer的实习生中,脸书一般会用三种级别来区分:满足所有(Meet All)、超出预期(Exceed Expectation)和远超预期(Greatly Exceed Expectation),这里暂时不考虑极少存在的重新定义(Redefined)。

那么怎样去评估一个实习生的表现,从哪些角度能预见他/她能成长为一位合格的脸书工程师?归根到底,工程师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从这一个原点出发,我们能延伸出很多角度: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有价值有影响力?解决了多少问题,是否有效率?怎样解决的问题,是否高质量(稳定、可维护、可拓展、易读等),是否有和他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并吸取反馈和经验?解决了问题之后,能否进一步扩展价值(写wiki、写文档、回答他人的问题),让未来遇到类似问题的工程师得到经验?在需要尝试解决陌生领域的问题的时候,能否有勇气承担下来并快速上手?

基于此,脸书从五个维度来观察一个实习生:

一、生产力(Productivity)
这一维度主要围绕在工作的效率与影响力——是否按时完成了目标,实现了多大的影响力?虽然完全没有明确的规则,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达到一个合格实习生要求的基石条件,也就是没有此基础,其他的维度基本是空谈。整个实习期间我大概提交了70多次代码,最后的有效代码行数接近一万五千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写一些帖子和技术文档,可见工作量还是相当之大的,即使是这样,我最后仍然有一些延伸目标没有做完。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实习项目都有全栈开发这样相对较大的工程量,有些可能难度会高但是写不了这么多代码,所以代码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看目标实现了多少。

对于影响力,因为项目是提前定好的,所以实习生很难有办法来改变。所以衡量这一点更多是看实习生是否完成了主项目,实现了多少延伸目标,如果自己还能挖掘出一些本身项目以外的有价值的工作那肯定是超出预期的,这一点也和之后的“主动性”相关联。总结来说,生产力像是一条基准线,不可或缺但是难以出彩——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实习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做。

二、工作质量(Quality of Work)
对于工程师来说,这点很清晰,也就是写好代码。我回顾整理后基本上有四个方面:

1、是否有详尽的测试贯穿项目?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到黑盒测试、端到端测试,测试的详尽与否能从代码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作的质量与代码的健壮性。
2、是否能快速、有效地吸取工程师们的反馈?在代码审阅的过程中,如果审阅的工程师们始终不够满意,可能会有来回反复的修改,来回迭代的次数也是一个考量因素。
3、提交代码时,有没有足够详细的总结和测试计划?这一角度是从代码审阅者以及未来的阅读者的角度出发的,要尽量为自己的代码提供详细的信息,这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更是便利审阅者从而提高反馈质量的方式。
4、是否能够提前规划好任务,设计、拆分成一个个连贯的小任务?除了让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这一点也对审阅者的反馈质量极其重要,因为没有人想一次性看几千行代码。每一次代码提交就是一个小任务的实现,是一套逻辑关联、主题最好单一的改动,要尽量能控制在200行代码以内。同时,当新人要了解这个功能的实现过程的时候,也能够看到这一连串思路清晰的开发轨迹。

三、沟通与协作(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
在远程实习的背景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实习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同于在办公室我们几乎起身就能与同事们交流,需要讨论、演示一些想法和工作的时候也有白板、大屏幕等各种工具,远程我们几乎只剩下一台电脑作为唯一的依靠。很多也许原本不会有的问题,现在可能接踵而至:怎样和导师交流最新的进度,讨论下一步的计划?遇到了不少问题,同事回复很可能会有延迟,怎样提高问问题的效率?怎么让团队了解我在做的工作,让相关的人保持在同一进度上(on the same page)?这里我简短总结了一些经验:

1、在实习的前半段,我和导师有每日早会(daily morning sync),大概15-30分钟,汇报最新的进度并讨论遇到的问题,单纯口述难以回顾,所以我们会把一些要点记录在共享的笔记里。在实习后半段,有时候遇到长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也会约相关的工程师进行一对一的会议。在远程的背景下,脸书总体鼓励员工们“过度交流”(over communicate),所以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要Speak out loudly,不懂就要问,不要闷着头干。
2、对于大多数问题,我都会提前整理好并写在一份共享笔记中,附上一些截图或是我的草稿。我会在询问导师或者同事前先把这份笔记发过去,这样他们就能清晰认识到我的问题,并直接在笔记里回复,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会再约视频会议。其实本质上这是一个将同步转化为异步的方法,而文字形式的答疑我也能够反复回顾。
3、主动发问题帖,并学会怎样清楚表述自己的问题。有时候团队里也没有人能解决,就需要到公司范围的相关论坛去发帖,有很多同事会提供专业的反馈。表述问题的时候,说清楚问题的背景,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相关的代码链接,如果是bug需要怎样复现,自己作出的尝试以及结果等等。
4、积极参与团队的会议,阐述和记录自己的进度。我们团队会有周会和日常会议,我会在文档里提前总结一天或是一周的进度,以及我的下一步计划,而因为提前准备和练习了,在会议中就能够很流畅地和大家讨论。每周一我也会在组里发帖,配上一些视频demo,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在做什么,有了怎样的进展。
我因为比较羞涩所以口语并不算特别好,而写作相对是一个优势,所以你们可能注意到以上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多写”。不过该说的时候也一定要自信表演,只是我认为远程下“多写”是一定会很有帮助的。

四、学习速度(Learning Speed)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能否展现令人印象深刻的学习速度?除了很多领域内的通用知识需要学习,脸书还有非常多的内部工具和框架,所以能够快速学习新的技术并加以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也是从导师角度观察比较多的一个维度,开始很多不懂根本没有关系,之后学的很快导师反而会觉得你有非常好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小兄弟。

五、独立与主动性(Independence & Initiative)
我很少看到其他的经验中重点提这一点,但是想成为一个优异的实习生,拿到最高级别的评定,这一维度特别是其中的“主动性”是最关键的。先说“独立”,实习生要能够独立思考、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解决问题,而不是频繁求助同事。而在请教的时候,也最好让同事“授人以渔”——学会怎么debug而不仅仅是为什么有这个bug,学会怎么搜索代码而不是每次问相关代码在哪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要越来越能够一个人推动整个项目,展现在独立性上的明显进步。

下面重点说一说我对“主动性”的理解。其实我很难确切翻译“Initiative”这个词,我更愿意把它拆解为动力(motivation)和视野(vision),这也是对更高级别工程师的要求。如果说导师定下的项目是一条蜿蜒的小路,终点过后有不少延伸目标,而路途中可能还有许多的分叉,那么从实习生踏上这条小路开始,这条路就是自己的了——怎么走,走多远,创造多少影响,都由你来做主。除了有动力能走到终点并实现更多的延伸目标,你是否有视野注意到那些分叉,那些项目计划之外的有价值的目标,并探索它们?也许是你发现了一个比原计划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者没有人想到的功能,也许你意外注意到一些陈旧的代码影响了性能,你主动担下责任去改进以后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也正因为是对更高一级工程师的要求,这点对于实习生来说通常难度很大——在短时间内做完项目往往已经疲于应付了。然而这一维度确实是对未来职业生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一方面要有主人公意识,承担下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并做好,另一方面,有意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看见更大格局、更重要事情的能力,从而发掘成长的机会。

希望这五个维度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我也依旧在回顾和沉淀所有这些。很多人(包括刚开启职业生涯的朋友)对工程师会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他们就是单纯“做技术的”,或者就是对着显示屏一言不合就从早上敲代码到深夜。我在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工程师一起工作三个月后,得到的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代码或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迈开腿往前跑的动作,但是对于解决问题这个根本任务,有许多其他的方面要去思考,我想这也是成为一名顶级工程师必须要去训练的素养。

最近我在玩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故事背景是这个世界因为“死亡搁浅”而撕裂、濒临灭绝,我作为“送货员”山姆需要四处运送物资,重新联结这个破碎的世界。所以这个游戏也被称作《送快递的梦想》。然而随着游戏的深入,我发现完全不只是跑腿这么简单,在每次任务之前我需要提前分析路线,有多少河流、山脉,有哪些危险地区,我需要带什么徒步装备(绳索、伸缩架、武器...),怎么分配身体上各个部位装备的重量。再宏观一些,我还需要分配各个任务的先后,哪些能连贯着一起做了,而再往高级别思考,我可能需要知道我为什么或者有没有必要接这个任务,它在推动剧情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难度对我目前的能力来说就很高了。希望大家原谅我发散的这么远,但总结来说,跑腿很重要但终究只是一个环节,技术之外我们需要去学习和训练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视野等等方面。

企业文化

脸书的企业文化浓缩在著名的“五个核心价值观”中(Five Core Values):敢于冒险(Be Bold)、专注于影响力(Focus on Impact)、快速行动(Move Fast)、保持开放(Be Open)、创造社会价值(Build Social Value)。在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其中的两点,“专注于影响”和“保持开放”。虽然只有三个月不到的实习时间,甚至连园区都没能看上一眼,这两点依旧给我留下了难以挥去的印象。

相信大家也从之前的文字中感受到脸书有多注重“影响力”,其实这也是脸书对于“做什么”这个核心使命的回答:专注于解决影响力最大、最重要的问题。而“怎么去实现“这个使命,就要“敢于冒险”、“快速行动”和“保持开放”。我在三个月不到的实习期间,几乎每天都能听到”Impact“这个词,不论是安排任务的优先顺序、探索额外的工作、衡量员工的表现甚至是最后离职时收到的告别语,”Impact“无处不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非常以目的为导向的观念,所以在脸书工作需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这和很多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保持开放”,脸书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坚信更加开放的世界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因为人们拥有更多信息,就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尽全力确保脸书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取到关于公司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最佳决策,产生最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社交公司,保持信息的流动和开放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之一,而价值观的传播是要从高层往下渗透的,所以扎克伯格是如何践行这一点的?

扎克伯格基本每周都会开一场面向全公司的问答(Q&A),最初我以为Mark可能只会挑一些问题提前准备一下然后回答,但是我逐渐发现并不是这样。在每次Q&A之前,会有问答池的投票,基本代表了全公司最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而Mark也会在一小时的Q&A时间和提问者当面“交锋”,一一回答呼声最高的几个问题。在弗洛伊德事件的高峰期,有一个问题大致是关于公司有哪些行动在确保黑人员工能够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初一看这个问题不算很尖锐,Mark也列举了公司最近的一系列举措。接着提问者问Mark决定这些举措的管理层有哪些人,并让Mark列出,Mark也很坦诚一个一个报了名字,提问者停顿了几秒思考,然后说“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些决策者里面应该只有一个黑人吧。”当时气氛一下子就剑拔弩张了起来,评论区也开始沸腾。之后Mark的解释我也记不清了,不过没过几周就提拔了一位黑人女性进入决策层,主管多元化与包容性(Diversity & Inclusion)。

这次Q&A对初入职场的我是十分震撼的。我很难想象国内能有公司会有这样定期的大范围高层Q&A,更不用说当面、坦诚、毫不避讳的讨论甚至对峙。我想这种开放的文化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独特的,脸书的员工能够不受困于信息差,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开放也有不少的前提,一个是不能损害公司的利益,否则可能会被处理的非常“不开放”,另一个是不能损害用户的利益,在剑桥分析事件过后脸书极其注重用户的隐私,有各种严格的审核、规定和定期的内部培训。

除此之外,脸书的反馈文化也令人印象深刻。脸书有一句口号,叫做“反馈是一份礼物”(Feedback is a gift),即使有时候收到的反馈是负面、毫无粉饰、甚至有些刺耳的,但这正是脸书鼓励员工间坦诚交流、从反馈中学习的方式,即使是上下级关系也不例外,而员工也不必担心被报复或歧视,如果感觉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有专门的投诉渠道,而脸书也会有非常严厉的措施。除了中期和最终评估中的文字反馈,实习期间我和导师每周都有1v1会议,互相评价过去一周我们认为对方做的好的地方,而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其他的同事我也约了几次专门的会议征求他们对我的反馈,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的一个peer还专门约了和我的告别会议,和我非常诚恳和坦然地交换了互相的反馈,我说他当时教我的方式让我充满压力,可能怎样会更好,虽然很直接,但是反而有一种坦诚中的愉悦。

三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短,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够在工作三年后,再和大家聊一聊那时我新的体会。

个人的成长

好了,到了我(羞涩)的自言自语环节了。也许更多是我私人的体验,但我还是选择记录下来,就好像它们一直漂浮着,直至成文才变得踏实。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成长。这是我第一次开发工业级的大型web项目,除了各种前后端的框架和语言,我对开发大型项目时如何更好地维护代码质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于视野(Vision),这是导师和同事们给予我最多的反馈,也是对我最大的期望。最后与团队告别的时候,我的一位peer手写了一段话给我,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As long as you choose to see beyond the basic, you'll often discover growth opportunities.” 我想这将会是我在未来路途长期关注的能力之一。
最后,是实习过程中的心态。因为实习的表现和最后的结果挂钩,焦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时常会回想过去的经历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放下对短期目标的过分执着,放下当下似乎要笼罩我的那些执念。真正在影响人生的,是这三个月的经历,而不是最后一个;结果。在这之上,我逐渐学着去把压力和打击当作成长的机会,去拥抱这些;难熬的时刻,因为我明白这是这三个月真正的意义。;

一些更多的话

谢谢你们看到这里。网络上也有不少介绍各种实习体验的文章,角度大多数有些类似,或重于细节——做的项目、用的技术栈、如何取得好的表现或是最后的包裹大小,或流于时间线——每周的进度详细写一遍,没开始实习之前我就能获得一个12周实习的进度条。它们当中有些很有价值,但我总是觉得在浩瀚的经验分享中缺少了些什么。

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更多是想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面向的是更为广阔的群体,而不局限于将在脸书实习的同学们。我尝试记录下我在脸书实习后对公司和自我的思考,以及我获得的各方面的成长,再进一步给予一些启发:在疫情纪元的开启导致远程实习可能常态化的大环境下,公司和实习生们应当预期哪些变化?未来的公司们,可以如何更好的打造自己的实习项目,让公司和实习生们双赢?未来的实习生们,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公司,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学习和成长,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压力和心态?

写到这里,大概要真正和过去三个月告别了。这是怎样一段旅程?原谅我实在难以找到言语去描绘——如果我想通了,可能就不会在入睡时思绪飘飞了吧。但它就在那里,融进了我的身体内,紧黏在脑海里,从目光中流露出来而又无踪无影。若是这样想,也许这不是一个告别,而是一次启程呢?

共勉,所有我想念的朋友们。

---
PS:可以来公众号找我:天吾君
最后祝地里的朋友们在这糟糕的一年能有好运气!!
  • 132
17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