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intern/new grad找工的一些想法

avatar地里匿名用户OMK75
16927
38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美本美硕,cs科班,无卡,刷题200+。大二开始找工,找过实习也找过全职,前两年面一个挂一个,直到去年第一次过了狗家hc。今年美硕第一年,目前两个实习offer,已签其中一个。

作为广大找intern群体中的一员,我也加了不少找工群,发现不少朋友也陷入了我当年的一些误区。所以想跟大家聊聊我这几年踩的坑,希望能帮到大家。

1. 如何高效海投
我本科时候觉得自己实力不够,不敢投大厂,就上学校handshake找了一堆小厂投。结果投出去几百份简历,绝大部分石沉大海,少数有回音的也在oa(全对)/一面(题做出来)之后莫名其妙拒了。最极端的一次是面一个几十人的startup,跟我约了两轮一个半小时的面试+闲聊之后还想约第三轮,前两轮面试官的表现就像临场发挥,想到什么问什么。并且既不说后面还有几轮,也不说feedback怎么样,最后我直接说不想面了。

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样以为小厂bar会低一些,其实恰恰相反,startup的bar普遍比大厂高,并且startup也不会倾向于招new grad。试想一下你是老板,你有十五万/年的quota可以招一个人,你会选择花十万招一个什么都不会的new grad,还是花十五万招一个可以从头搭一个系统的有经验的?如果大家观察一下身边上岸的人的去向,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去的还是那十几二十个公司。所以与其海投一堆中小公司,不如重点申请去的人比较多的那些公司,既省时间,拿到offer的可能性也更大。

2. 海投 vs 内推 vs ghc
内推的作用每个公司差别挺大的,这里主要讲讲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内推完全没用的公司,比如亚麻和巨硬(巨硬喜欢校招),这样的公司既可以自己海投,也可以内推。另一个极端是很喜欢内推、推了一定有oa的公司,这些一定要找内推,不然拿面试的机会很小。我的经验是在地里多看看拿面试/offer的人是海投还是内推,基本可以判断出公司的倾向。还有一些公司很喜欢在ghc招实习生,比如salesforce和intuit,所以女生也可以考虑把ghc的票买了。今年我也买了ghc,到目前为止拿了intuit, blizzard和ebay,不过没有一个做完oa有消息。地里已经有朋友用ghc拿到intuit的实习offer了。

3. 公司的bar和白嫖oa
总体而言,独角兽startup的bar是高于大厂的,更小的startup和金融公司bar就很迷了。前两天在地里看到有朋友说金融公司机会很多,想泼个冷水,小型金融公司并不是机会很多,而是oa甚至第一轮电面发的很多。这里举白嫖oa三剑客imc,gs,robinhood为例,imc据我了解每年new grad招三十人左右;robinhood据说每个职位六个人,一共也是二十来个;gs不清楚。这个数据并不是招的中国人的个数,所以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中国人。但是看地里面经,这三家的oa几乎满天飞,robinhood地里就组了一个500人的大群。白嫖对公司的好处是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投简历,坏处是认认真真做完的oa,即使全对也依然没有move forward。所以还是那句话,精力主要花在去的人多的公司,如果oa不是海发,做全对之后拿电面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4. 申请时间
一定要尽早,特别是实习。人是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准备好了的,所以边准备边投才是更高效的。很多公司的实习在十月之前就招完了,八月面试和九月面试,拿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本科时期投实习总是觉得刷题不够,害怕面试,拖到九月十月才开始投,结果就是题做出来聊的也很开心还是挂了。因为那个时候公司已经不是在招实习生,而是在fill up那几个decline offer人的位置。投简历的人不会变少,竞争对手还是一样多,但是headcount已经寥寥无几,bar自然就高了。我今年选择了七月份就开始投简历,也亲眼看到一些公司从八月快速发offer,到九月面完迟迟不出结果。

5. 刷题
我刷的题在地里肯定算少的,很佩服那些刷了几百上千道的朋友。如果时间比较紧的话,我个人推荐先看top interview的tag,每道都弄明白的话,其实已经可以cover大部分面试了。如果实在没时间,每道题也不用自己做,我大多数时候的刷题顺序是:看题->五分钟自己思考->看答案->照答案思路写一遍,这样刷题每天五道以上不是梦。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补充内容 (2020-9-18 12:15):
再补充一点学校的问题,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学校不是big name就没机会。我本科在一个cs排名很前的学校,一样没面试。研究生cs program排不上名,没有任何大厂来career fair,照样不耽误拿面试。
  • 272
38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