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一战 327经验分享,适合想【速成】【底子好一些】的朋友【新人贴】

avatar 535678
lambt
3944
7
背景:
基础:高中英语:140+;高中数学:140+;英语四级:542;英语六级:489;托福:104
目标:152+168+3.5
最终:159+168+3.5
不同人适合不同方法,如果基础相近的话,我觉得下面的一些心得会帮助减少一些弯路;
因为申请季也是毕业季,事情很多,复习时间比较散,故每一科我列出了复习总量,而不是多少天,个人觉得总量达到了,就可以去考了。
(注:里面的书、资料、软件请自行百度查找)

单词:
我的V只追求152,在看了一些经验贴后大致明白,这样的要求只需要背好 镇考1400 就够了,1400我按照墨墨单词复习列表背了一遍(云词库中可以找到1400,每天200新单词(记得早上背完后,晚上再看一次,不然不够扎实),一周就可以了),然后在考前找了三个时间点快速浏览1400单词。

1. 个人觉得背单词的技巧在于音标和例句来帮自己建立该单词的语境,建立更多的记忆锚定。对于传统的excel表,只有光秃秃的单词和中文含义,比较干巴,背起来有些痛苦,且常常发生到了填空题里即使认识这个单词,但不能抽象地理解该词的英文含义。
具体:我在墨墨中设置一个新单词自动发音三遍,用发音来刺激自己记住音节继而记住单词;在这三遍发音后去看例句,带入一些感情和生活经验形成更稳固的锚定。(该过程尽量时间不要太久,能背下来单词更重要的是后一个观点)
2. 个人觉得背单词的精髓在于多见多忘。
具体:在考前第一天、考前第三天、考前第五天,我进行了 镇考1400 的快速浏览,每次用时2h,由于手机上操作墨墨比较累手,我下载了 雷电模拟器 安装了墨墨,并设置了快捷键 (切换下一个单词,上一个单词,发音,截图),截图的功能是为了能够把自己模糊的单词保存下来,然后统一整理到便签上贴在墙上,没事的时候看一下。

上述过程完毕后,填空里遇到的大部分单词都认识了,但还有一些不认识,这些需要边做题边整理。

阅读:
我使用的是《解密GRE阅读逻辑线》,一共做了100篇中短阅读(一天做10-20篇,10天左右做完),放弃了长阅读,最开始的时候为了形成能力,不需要掐时间,到后期的20-30篇可以掐时间做。

个人觉得阅读最重要是三点:
1. 模式
每一篇阅读都包含了某种模式,比如 怪事+解释, 错误理论+错误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正确理论,A理论、B理论、C理论但就是没有作者表态的理论…… 这些模式是阅读的骨架,熟悉总结了这些模式,阅读时就像是按图索骥,拼图游戏。
2. 长难句
熟悉了模式后,大方向不会错,但是阅读长难句能力差的话,就会导致局部情感细节把握偏,进而带偏大方向,一个小小的短语结构的错误理解也会导致原本就不是母语者的人的理解的跑偏。对于一些自己脑子转不过弯的长难句一定要吃透,形成某种肌肉反应,这样自己的脑回路会更适合这些长难句,下次看到时会更快速地理解。
3. 语料熟悉
黑人运动、女权运动、文学评论……这些即使翻译成汉语让以前丝毫没接触过的我答题也不一定能全对,更何况英语。粗略地讲,是我不熟悉这些语料,往深了讲,是我缺少了这些语料中的隐含逻辑/基本情感倾向。实际上,即使缺少一些暗含逻辑/基本情感倾向,题也是能做出来的,但如果拥有足够的隐含逻辑/基本情感倾向,即使有些词、有些长难句读不懂,也可以做对题,简而言之就是:背景不够,阅读能力来凑。

为了在这三点做好,我需要做的是每做完一篇阅读都要稍稍想想:
这篇阅读的模式是怎么样的?
我在看到哪些地方判断出了他的模式,预判了他下面要讲的?
这道题我为什么错?是因为这句话我理解错了还是这个单词我判断错了语义?即便我不确定这句话/这个词,是否有位置相近的句子/大体结构来帮助我反推这句话/这个词的作用/含义?
这篇阅读是否存在某些隐含逻辑/基本情感倾向是我不具备的?如果知道了这些隐含逻辑/基本情感倾向,我是否能够略过一些地方/反推一些地方?

填空:
我使用的是 皇冠美研 的 填空1300题套题版,一共做了40套(400题)(一天做50题,7-8天做完),最开始的时候为了形成能力,不需要掐时间,到后期的10-20套可以掐时间做。

个人觉得填空的easy、median就是在考基本的逻辑和单词量,这些题做一些熟悉模式就好,不需要做太多,最关键的还是单词熟悉度(能否秒反应,能否深刻理解该词含义(英英含义),该词的近义词)
填空的hard是比较难的,个人觉得难在两个地方:
1. 长难句
与阅读同理,长难句的结构如果不能快速反应过来,时间就要花很久,而且很可能理解偏了。
2. 语料熟悉
与阅读类似,但不一样的是,填空的内容很短,hard题需要你对它讨论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理解,如果你有基本理解,那么刚看第一句话很可能就猜到了有哪几个方向发展(一般可能性是两种,正向 反向 例如:转基因食品好/不好)各成分是如何联系的(例如:导演、制片人、编剧、投资商、演员的矛盾会出现在哪里)否则你只能通过严谨的语法分析才能判断出各成分的关系。
可以说的是,长难句和语料熟悉是可以互补的,即使一些长难句我不理解,我也可以通过我熟悉的语料来反推这些长难句的情感倾向,反之,即使一些语料我不熟悉,我也可以通过我长难句分析能力来推出这些语料的关系。

对于一些我觉得很刁钻的hard题,我会去网上搜各种讨论来看,看别人的思路/敏感点是如何的,如果合理,可以把这种思路/敏感点内化为自己的,毕竟即使我做对了这道题,也可能仅仅是靠了题目中一个敏感点+运气,但如果通过内化他人的想法,下次见到类似的题,我便可以依靠更多的敏感点来做对了。
不仅内化他人的想法,对于一些刁钻的hard题,我也会不断在脑子里重复它逻辑的走向、联动,形成一种固定的肌肉记忆模式,类似于阅读,这样便可以在做填空时快速进行模式识别,按图索骥了。

数学:
我做了200简单题+170难题。
个人觉得数学题并不是很好拿满分,有一两道题会很活,能不能做出来比较看天意,故我并没有为了拿满分刷很多题。
做200简单题是为了理解数学考察的基本内容,重温一些知识,把一些易错点与常见公式整理出来,防止阴沟翻船。
做170难题一是为了理解数学考察的最难内容,防止考场上把题目想的过难,反而自己给自己挖了坑,二是把自己的思路调整到ets这一边,形成一个较活的思路,而不是像大学数学那样严格公式推导。建议做完每道难题后,与答案对比一下,即使你做对了,但用的方法可能也不是最巧的,到考场时兴许时间不够了反而紧张做不出来了。

写作:
我使用的是微臣黑皮书,考试之前练过一篇issue,一篇ag。
个人觉得写作需要注意的点在于三点:
1. direction
不同的direction要求会使你的行为结构有所不同,不按照direction写,写作可能不会太高,具体黑皮书有写。
2. 基本句法
就像是背模板一样,注重逻辑的issue和ag需要一些基本句子来表达你脑子里各概念的逻辑关系,如因果,递进,转折,对比,谈到这些逻辑关系时,需要能够立马反映出对应的基本句子来帮你组织各个概念。
3. 发散能力
看到一个话题,是否能举出一些详实的例子来扯?这需要看一些总结的常见issue与答案,尽量把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看个1-2篇。
这些详实的例子是否能扯到点上?这需要看几篇范文去学习:如何将一个例子和一个论证的issue相连起来,一个例子是否可从多个角度被多个issue使用。
  • 66
7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