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Planning申请及UCLA求学经验

avatar 110929
capybara
19039
31
1. 为何出国读planning?
申请的时候很单纯,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对城市就有浓厚的兴趣。之后涉猎了一些规划的书籍,觉得规划师太酷了(后来发现其实是城市设计)。高考和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也很想读同济的规划,无奈自己完全没有手绘的天分。本科毕业也是同样的原因,加上考研英语和政治太变态,于是一条心准备出国了。
本科毕业前我在若干规划设计院实习过,非常喜欢里面的工作内容和氛围,也是促使我转专业读规划的原因。

2. 个人申请数据
申请年份:2012
G: 1390+3.5; T:没考; IELTS: 8.0
推荐信:台大地理系前系主任,本科学校规划院院长,实习单位院长
本科学校与专业:上海东北某高校环境科学
研究经历:0 publication,只有本科校内科创(计量经济方向)小奖一个,以及台大交流时的一些经历
实习:申请deadline的时候只有某三线城市规划院和本校规划院的实习经历
结果:Rej: MIT, UC Berkeley, UNC, UPenn, UT Austin
AD: UCLA, UMich, TAMU, UC Irvine, UCL, U of Manchester

由于跨专业申请+无GT高分+无研究背景,申请的时候非常被动。美国Planning Top 10的学校最终只收到了UCLA的AD(后来进校了才知道,貌似是某中国教授看中我环境科学的背景才把我招进来的,结果我一进来就转design了,自损人品……)

关于planning的申请,感觉关键在语言能力和研究经历。如果有美国教授牛推,或同济胡志强、孙施文等人的推荐信应该也有说服力,但即便北京上海大院院长的推荐信应该作用也不是很大。三封推荐信对我帮助最大的应该来自台大地理系的教授——台大的都市和文化地理研究有深厚的加州学派影响(城乡规划所更是整个所的faculty老中青三代基本都是Berkeley毕业的)。
至于作品集,个人感觉作用不大(除非是申请非常偏design的学校如Harvard、UMich等)。UCLA死线的时候,我的作品集根本来不及出来。而就读后发现这里的planning基本不侧重画图,我的Graphics能力已经算是全系数一数二的……orz 别的学校如USC, Irvine, Berkeley等也基本是重policy轻graphics。

3. 方向/研究/课程
3.1 方向
UCLA的规划系下分Community & Housi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五个方向。其余学校的方向基本类似,就是可能Housing下还包括了Real Estate Development(如USC)。UCLA最强的方向是Transportation(全美第二),顾名思义主要做的是交通方面的政策和少量的design,另外一个侧重点是parking。但我没什么兴趣,还是义无反顾地走design了。至于另外三个方向,一听就很文科的感觉,所以我基本没怎么去了解。
传统而言UCLA 规划系比较偏政策。Anastasia亲口说了,我们是policy-oriented program。但现在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规划教育剑走偏锋、忽略物质空间规划导致规划行业被建筑、景观从业者侵占。系里对urban design日渐重视,陆续开设了modelling,graphic design, urban design studio等课程(据说未来甚至要开landscape design)。2013年系里甚至开始给design方向的学生在结业的时候发urban design certificate,就是为了让受物质空间设计训练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不吃亏(讽刺的是那个宣传页面放了好多我的作品,我问他们刚毕业的学生能不能拿这个certificate他们却无情地拒绝了我ToT)。

3.2研究
UCLA是传统规划强校。即使现在由于funding削减逐渐衰落,理论研究也和Berkeley、MIT、Cornell齐名。特别是Ed Soja,地位堪称当代加州学派掌门人。洛杉矶作为20世纪独特的城市形态,也将继续是城市研究的一方沃土。中规院每年派人来UCLA交流,应该也说明了该项目享誉全球。
交通方向有自己的研究中心(Lewis Center),传说是UCLA规划系唯一一个能盈利的部门。也提供学生一定的研究机会。系里三个明星教授——Ed Soja,Brian Taylor,Donald Shoup也有两个都在交通。此方向对学生的要求也近乎变态,Brian Taylor的课一周的阅读量就一百多页,有门课的期末考就是随机抽取整个学期上千页reading里的各个知识点。他们对国际学生的writing要求也非常严格,标准和本国学生基本一致。中国学生要做transportation方向的RA难度相对更大。
Design下有Anastasia Loukaitou-Sideris(我的导师,希腊人,名字巨长)和Vinit Mukhija两个准大牛,也有一定的研究机会。但Anastasia很直白地跟我说她要首先保证PhD有活干,所以除非是要人翻译中文韩文,否则小硕国际生很难有RA机会。
Environment方向由于有个中国教授,加上我们级的大牛在他手下做过RA,所以这一方向可能相对会比较青睐中国学生一些。
我的RA是跟一个青年教授做世界各城市的聚集度和空间差异性的GIS统计分析。具体是哪个方向我也说不清。不过这一研究挺有意思,而且工作内容超出了打杂和翻译的范畴,涉及到了很多编程和其中problem-solving的技巧,所以我干得还挺开心。

3.3课程
如果有志钻研交通方向的话,Brian Taylor和Donald Shoup开的课都不错,把他们的硬课都啃下来后就会有种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感觉(我的猜测,但至少看起来很厉害啦)。
如果是Design方向的话,只要有基本的画图技巧,刷GPA会非常容易。对于非建筑规划背景的同学而言,Vinit的Site Planning Studio和外聘教师的Urban Design Studio都是非常实用的课程(Site Planning Studio上有很多中国规划院的交流学者选课貌似也成为一个传统)。如果以后有志在美国做urban design,这两门课基本上可以算入门科目。我上Urban Design Studio的时候老师就是我现在老板,可以说这门课变相给了我一份工作。
然而,对我而言规划系开设的大部分课程都太过偏文及偏理论,除非是准备攻读PhD,否则在职场上用处实在不大。我觉得对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如下:

- 规划系 -
Intro to GIS – 地理信息系统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职场应用都非常广泛了。说GIS就是建筑系学生的CAD一点都不过分。由于之前毫无GIS的经验,这门课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不仅让我收获了一份RA,在老板收留我的时候我会GIS也是他的重要考量。而以后我的职业规划也与GIS紧密相关。授课教授据说曾被五角大楼邀请去做顾问,但他只想教书,于是留了下来。
Advanced GIS – 这门课名为进阶GIS,实质上是web application入门。课程围绕如何利用谷歌地图的API做地图应用开发。如果今年过年有留意百度迁徙的话,应该会知道这是规划咨询行业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之一。也是因为这门课,我捡起了coding最基本的东西并继续跨专业申请到了HCI的项目,勉强能在火爆的CS行业里小分一杯羹。这两门GIS也是中国学生最容易拿下TA的课程(我第二年才选,追悔莫及ToT)。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Studio – 由于没考虑经济可行性,许多规划师的方案其实都是纸上谈兵。这门课中学生要把自己假想成开发商,选址并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场地分析、功能策划、可行性分析、成本/收益核算等。上此课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无聊,但工作后才发现这门课教会我的东西都是最为实用的。授课的老师在洛杉矶房地产界非常有名。许多都市更新项目都经过她的审核。

- 建筑系 –
Intro to Computers – 基本就是教大家如何用Rhino或Maya。非建筑系的学生在此课上可以学会如何进行形体表达以及平面设计的基本技法。如果准备转建筑或景观,这门课尤为重要。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这门课讲的是美国建筑行业几种最基本的建筑构造(木、钢、混凝土),也训练学生的建筑细部画图能力。工作后,我参与的几个城市设计导则和建筑项目都要求我对建筑构造有一定的了解。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 Building Climatology– 这两门课算是建筑构造的变体,教的是如何实现建筑节能。

此外,规划系有经济和数学的必修课。但我个人觉得这两门课完全是为美国纯文科生开的入门课。真正对职业有帮助的还是公共政策系的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两门课。

4. 实习/工作
4.1实习
我研一的时候美国刚刚从金融危机缓过气来,实习并不好找,加上我个人太懒,于是直接参加了系里去印度实习的项目。现在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来是个无比愚蠢的决定——毕业后的工作与毕业项目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暑期实习相关。离开美国导致我找工作时非常被动,毕业项目也没能找到client,只能做一个非常没有意义的团体项目。
对城市规划而言,设计事务所、咨询公司和各级政府的规划部门都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其中交通方向可以考虑Fehr & Peer这样全国性的交通咨询公司;另外Alta Planning是LA有名的bike planning设计公司且有UCLA有校友可以引荐。如果有建筑学背景,设计方向实习可以考虑Gensler,AECOM这类国际性的设计公司;Moule & Polyzoides是小公司,但在新城市主义和Form-Based Code方向赫赫有名。此外LA County、LA City和South 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Goverments都有许多校友和大量的实习机会(特别是GIS与transportation analysis)。

4.2 工作
总体而言建筑规划行业仍然不太景气。我同级的同学只有不到10%在毕业前找到工作,大家普遍都待业了3个月以上。甚至有同学直到今年2月才被正式雇佣的。对中国人而言岗位尤其短缺——因为规划业岗位大头在public sector,很多职缺都要求permanent resident;美国urban planning算是文科,OPT只有12个月也坑死了很多留学生。10-12级有两个中国人,OPT期满都没找到H1B Sponsorship;我们级8个留学生中1个找到棕榈沙漠public sector的工作,2个留美读博(USC,UIC),两个亚洲读博(新加坡,韩国),一个法国MM拿不到H1B sponsor后很开心地去瑞士了;我和另外一个中国人一遍实习一边申请STEM的硕士(我算是跨专业找到工业界的建筑咨询工作,老板也给办H1B和绿卡,但还在考虑要不要离职读个HCI)。

此外,据我不少朋友的反映,public sector的性骚扰和桃色交易屡禁不止。我认识的一个长相其实比较一般的MM申一份规划局工作,结果主管直接发短信问她: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 with benefit?她说no之后就把她拒掉了。(不过,如果价值观不排斥的话,其实这也是条路orz。毕竟public sector的H1B不占抽签名额;相对于工作强度而言,工资其实也非常优渥了(不像大设计公司如Gensler的薪水都是拿命在换的)。当然,通过正道进public sectors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拿到的job offer都是多重运气使然——修了Adv GIS后,毕业项目的supervisor看到我会前端开发,准备内推我去她的中心(环境系)做网页工程师(不过因为她是一个脾气很怪而且有点种族主义的人,我还是拒掉了);然后就是教studio的老师的建筑事务所刚好缺urban design的人手。但他事后跟我说他之前从来不招非architecture的学生,招我也是因为我不像学planning的orz——我才知道原来学术界和实业界对规划师的期许是有很大差异的。

5. 总结
个人感觉规划行业还是处在尴尬的状态。城市规划对社会无疑是重要的,但规划师的职能收到规划教育、意识形态、政治期许等多方面的制约。特别是美国社会对城市规划偏文科的认知和岗位分布又对国际学生形成巨大掣肘。如果是学术大牛,对规划理论研究又很有兴趣,那攻读planning学位并完成PhD未尝不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是硕士毕业直接进规划界的话,另一条路是申请建筑系或景观建筑——这些系别对于物质空间设计的训练才能更好地与就业市场对接。即便是对planning情有独钟,读建筑系也可以选秀planning的课程(反过来由于建筑系studio的空间限制,planning学生修建筑设计studio就难于登天,大多情况只能修一些theory和technology的课)。MBA、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甚至Public Polic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学位都可作为urban planning行业的敲门砖。
当然,建筑和景观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进退维谷(我的建筑理论课老师,建筑理论界的lady gaga曾说过美国建筑系毕业生只有不到10%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规划毕业生的优点是能从比较理性客观的角度审视与分析问题,并提出中庸但实用的解决方案。如果有志攻读规划学位,英语和对联邦和地方法规的了解又比不过本地人,我会建议在保持对规划公义的敏感度的同时,在编程、统计、物质空间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向加以强化,依靠技术流在就业市场找到安身之地。
规划是针对信息的决策,未来也肯定会在技术浪潮下深刻变革,在city办公室端铁饭碗闲喝咖啡的大叔大妈们可能有一天会毫无用武之地,届时未来的城市决策权将在时刻保持危机感和创新意识(这也是NYU Stern商学院对学生的要求)的技术官僚手里。这些技术官僚并不一定是规划师。而未来规划师不掌握技术,很可能把话语权交付给没有受到规划公义和伦理熏陶的他者,甚至既得利益者的簇拥。
我可能会换岗位,可能会读别的学位。但我的内心还是一个规划师,转HCI的初衷也包括看到利用IT技术打破城市的信息垄断、实现更透明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可能性。在这个行业里,其实有很多money-making ideas是传统规划教育和public sector的工作经验无法提供的。如果热爱规划、希望城市社会更美好、并愿意努力进取的话,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不一样的道路。
我写这个帖子的时候自己也很矛盾——我由衷热爱规划特别是urban design,但我不知道如果按部就班地走规划教育的道路,最终能否走到今天这一步。这篇文章其实没有打击规划申请者的自信心的意思。我只是希望诸位申请者在求学之前认真想想诸位从规划学位中想得到什么,如果规划教育和现实需求有偏差的话要如何对应。我个人最终找到了一份与理想相去不远的工作,但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我因为想得太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把经验写出来供后人引鉴。
  • 31
31条回复